分享

哪些乡野美食里,藏着家乡的灵魂?

 真友书屋 2015-08-04

油不用太厚重,辣椒随意放,盐味本身就有,也不需要过多的酱油来上色。在偏爱“重口味”的湖南,卜豆角虽下饭,其本质却是“小清新”。

文/夜叶子

腊八豆

说起乡野美食,尤其是家乡的美食,腊八豆必不可少。

在我的老家,腊八豆还有一个名字:霉豆子。

腊八豆的原材料是黄豆,又叫五月黄。每年一到冬至前后,母亲就开始为一年的佐菜腊八豆操心起来。

挑选自家种植的、颗粒饱满的黄豆,清水浸泡一两天,直到圆溜溜的黄豆吸满了水便成扁平,恢复原先的模样,再用一口大铁锅将黄豆倒进去加水煮。煮黄豆是一个费时间的活,差不多要两个小时的时间,都得在旁边看着,防止水干。煮到黄豆一个个软烂如泥又颗颗完整。一大铁锅的黄豆差不多又二三十斤,煮到最后满满的水只剩下几碗,煮过黄豆的水甘甜醇香,母亲舍不得倒掉,都奖励给我们姐弟三个,当做饮料来喝。

煮熟的黄豆

煮好的黄豆摊开、晾凉,表面的水分控干。便用薄膜套住而后加棉被捂住,放进阴暗温暖的地方。母亲一般都是放在我们家的粮仓里。

几天之后,豆子表面开始生长出益生菌,看起来毛茸茸的,很吓人,母亲却是一脸喜悦,二十来天之后,绒毛布满黄豆,颜色也由白色变得有一些青绿的颜色,母亲就高兴地说:“今年的腊八豆一定好吃。”

发霉的样子很丑,却是美味的保证。其中发酵的多为人体有益菌。

发霉后的豆子拿出来,在太阳下还需要晒两天,吸收充足的阳光,表面的绒毛黏合在豆子上,然后母亲已经剁好了大量的新鲜的小尖红辣椒、生姜、大蒜,洗净晾干的子姜、桂皮、八角、白酒、盐。

先加入大量的盐,然后陆续加入辣椒碎、生姜碎、大蒜末、子姜块、桂皮、八角,倒入较多量的白酒。母亲在这个过程的时候,总是对我说:“一定要记得盐不能少,宁可咸了,否则在坛子里很快会酸掉,还会化水。”母亲认为加入白酒之后的腊八豆香味格外厚重,让我一定记得。

拌好之后的腊八豆用坛子封存,坛子的边沿则放一圈茶油,母亲说:“只要有一圈山茶油,什么虫子之类的东西都来不了,腊八豆就不担心做不好了。”

腊八豆是时间的产物,封坛之后,大约还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能开始食用,此后将一直在一碗白米饭的某一个位置出现,伴随我们一年,其香味也随着时间,越发醇香。

腊八豆一开坛,全家人都喜气洋洋。

饿了,一碗米饭,只有有一筷子腊八豆,一切好说,三两下就能把米饭吃完。

做米饭的时候,拿一个小碟子,装一碟腊八豆,加一点茶油,米饭快熟未熟的时候,放入,开锅,奇香扑鼻。

腊八豆做主角,我们不排斥,做配角,则可以让每一道菜都有了湘菜的灵魂。

一把蒜苗,加腊八豆炒,瞬间,蒜苗有了特殊的风味,香辣、爽冲,刺激你的每一个味蕾。

两个鸡蛋,打入锅中,热油下翻滚,用锅铲翻动,随后,加入腊八豆,瞬间,鸡蛋赋予了肉的味道,绝对是一道无可挑剔的下饭菜。

腊八豆百搭。

小时候,妈妈爱买肥肉,炼油,满足一家人油脂的摄入。炼油过后的油渣加点蒜苗,加点腊八豆爆炒,哇,香掉舌头。

腊八豆炒茄子。

腊八豆蒸鱼。

腊八豆抱蛋。

腊八豆炒藠头。

腊八豆炒腊肉。

腊八豆炒五花肉。

……

它作为配角,但却可以让每一道主菜创造出完全有别于之前风味的菜。

小时候母亲常常说我:“你呀,给你一碗腊八豆,你都可以做腊八豆的女儿了,顿顿离不开呢!”

我就一边贪婪地吃着腊八豆,辣得吐舌头,然后,还一边傻笑。

蒜苗腊八豆炒腊肉

腊八豆炒鸡蛋

腊八豆炒油渣

萝卜干

桃花村人,冬天必定要种一茬萝卜。

冬天萝卜生长慢,低温生长也让萝卜的品质格外好,一个个肥肥胖胖,白白净净,水分充足。

到了萝卜采收的时节,田间地头都是拔萝卜的身影。萝卜缨子和萝卜头分开处理,叶子拿来喂猪,萝卜则大部分用来晒萝卜干。不多久,清澈的小溪旁、水塘边、清水河里,都是洗萝卜的人。

经历过较大昼夜温差的白萝卜是上好的材料

村子里,村人自分地盘,哪块是哪家的,清清楚楚。家家户户拿出竹篾床或者薄膜垫着,大白萝卜挑到了晾晒场,两张板凳,一块案板,一把好使的快刀,一个人细心切萝卜,另一个人则乐颠颠地端去晾晒。萝卜到底切成什么样,并没有标准。圆片、方片、扇形、条形,你喜欢就好,但是定好一个形状,就不要换,要保证所有的萝卜都同时晒软、晒干。

往往到了下午,萝卜的水分就去了大半,收萝卜的时候,主妇用尽全身的力气,揉萝卜,这样是防止萝卜过干过硬,失去了韧脆的口感。

大好日头,晒到第三天,萝卜基本已经很干了,干到变成浅黄色,闻一闻,散发着太阳和萝卜混合的特有香甜诱人的气息。

萝卜干的吃法很多。

晒干的萝卜干加上剁辣椒、生姜、大蒜、干豆豉、盐、生茶油,拌好,密封,一个月后一开坛,就是一年可以吃到头的好下饭菜。

腌好的萝卜干,颜色红艳、润泽、微酸重辣,咬一口,又爽脆,又有嚼劲,真是白粥的绝配。小时候,大多数的早餐甚至中餐,都用几根萝卜干拌着吃下去了。

腌制的萝卜干

当然,桃花村人不会将萝卜干全部腌成咸菜。除了送给亲戚朋友,大部分的萝卜干像一把把绳子一样挂在屋檐上。想要吃的时候,清水泡发,没多久就可以作为配菜隆重登场。

萝卜干炒蒜苗。

萝卜干炒辣椒。

萝卜干炒腊八豆加油渣。

萝卜干煎蛋……

这些都是桃花村人顺手拈来的家常菜。

而最经典的则是萝卜干腊肉。它让普通无常的萝卜干颇有攀上高枝的感觉,因为桃花村人只有贵客到来的时候才舍得将腊肉拿出来。

萝卜干腊肉是一道超级下饭菜,腊肉和萝卜干炒在一起也算是一个绝配,萝卜干吸收了腊肉的油脂更加香脆可口,加上腊肉咸香柔软的口感,真是让人胃口大开、欲罢不能。

萝卜干用清水浸泡片刻,捞出后切成小段,青红椒洗净去蒂切小段;大蒜切碎、青蒜洗净斜切成段。腊肉刷洗掉表面杂质,入锅加水煮5分钟,刮去皮上的污渍,清洗干净,再隔水蒸10分钟,降温后切成薄片。

锅中烧热油,放入切好的腊肉片煸炒,待腊肉的肥肉部分炒成透明色后盛出。炒锅留底油,下蒜末、萝卜干、青红椒爆香,放入腊肉、料酒、酱油、白糖翻炒,最后放入青蒜炒匀即可出锅。

湖南菜做法大同小异,无非就是大火爆炒,够辣够香。萝卜干炒腊肉也不例外,火候老到,方可成就一番经典美味。

萝卜干炒腊肉

萝卜干煎蛋

外婆菜

卜豆角和白辣椒

桃花村的人喜欢说这样一句话:吃不穷,穿不起,不懂计划一世穷。

也许是因为贫困和饥饿的记忆太令人刻骨铭心,桃花村人乃至整个湖南的人们,都有强烈的存储观念。这种未雨绸缪的习惯,也强烈地反映在对新鲜蔬菜的保存上。

勤劳的桃花村人在所有能够耕种和劳作的季节匍匐与大地,但受制于自然因素的影响,仍然会有几个月的时间青黄不接,这个时候就需要蔬菜干们隆重登场了。

萝卜干只是这一类蔬菜的代表而已。

在桃花村的主妇眼里,所有的菜都有独特的保存方法,而作为干菜,在加工时她们就已经有了明确的烹饪手段了。

主妇们晒菜干是不分时令与季节的,只要有多余的蔬菜就会想办法让其保存的时间更多一些。晒得最多得,无非是常见得蔬菜,而晒制的方法也有区别。

一般来说,要经过开水焯制的蔬菜再晒干,成品后都要加个“卜”字,典型的就是卜豆角。

干豆角不需要“卜”,即不需要放入坛子中腌制,少了那股淡淡的坛子酸味;酸豆角又过于下饭,浸在酸水里的豆角味道虽美,却无法储存过长时间,当酸味泛滥的时候,这一坛豆角也就只能舍弃了。唯有卜豆角,既有干豆角易于保存的好处,又带着一点点与酸豆角类似的味觉,不太酸,也不太干,放在坛子或冰箱里,一年、两年都可以继续食用。

选择一个大太阳的天气,把新鲜的豆角择好,有虫眼的部分掐掉,两头掐掉,洗净。烧一大锅开水,把豆角放进去过一下,待豆角变色,质地也变成软软的时候即可出锅。拿出一个大筛子,或者直接在阳台、家门口的空地上,把豆角均匀铺开,晒上一整天基本就可以了。晚上收回家,把豆角切碎并抹少量食盐,用手搓匀、入味。第二天,再把已经抹盐的豆角放在太阳下接着晒,待豆角晒到七八成干即可,千万不要干得太透。

这时候,到了卜豆角最关键的部分——卜。拿一个干净的坛子,必须是坛口有倒置的那种“瓮”坛子,把豆角放进干爽的坛子内部,再用清水封住坛口。依个人口味,腌上5至7天,然后取出用保鲜袋密封好放入冰箱,或直接在坛子里保存一年,都是常用的方法。

肥肉入锅榨油,放入卜豆角翻炒,再放上瘦肉末、干辣椒、大蒜,加少量盐,只需3分钟,卜豆角炒肉就能上桌。如果家中的冰箱凑巧没有肉类,一碗白米饭就着辣椒炒卜豆角,省心省力。油不用太厚重,辣椒随意放,盐味本身就有,也不需要过多的酱油来上色。在偏爱“重口味”的湖南,卜豆角虽下饭,其本质却是“小清新”。

爆炒卜豆角

卜豆角炒腊肉

除了卜豆角,还有白辣椒也很有特色。白辣椒也是先焯水再晒制,原本翠绿的青辣椒,晒成白色或者白透明状,再腌制或者直接炒菜都已经是赋予了独特的风味了。

白辣椒

白辣椒在湘菜里是百搭,在桃花村人的眼里就是下饭的神物。白辣椒是湘菜系中主要的配料之一。其实白辣椒并不神秘,也许大家并没有怎么听说过,但在中国饮食大省湖南,它就是家喻户晓的食品。中国大多数人都知道这样一句话:“四川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这三句话生动地描述了三省地方的饮食特色。白辣椒的形状尖尖的呈黄白色,最为普遍的烹制方法是干煎,煎好的辣椒都是一整条的,不大吃辣的人若一口下去,差点就出人命。湖南的辣椒大多是作为干货,都是用辣椒的尖头制作。通常都是在七八月份辣椒大量上市时,将新鲜辣椒切碎,放在坛子里腌制,而且还往往放上刀豆,蔬菜等一同腌制。制成的辣椒或当作料,或直接食用,长期食用的话,再吃其它的菜就索然无味了。搭配白辣椒的食谱主要有白椒炒鸡胗、白椒炒腊肉、白椒炒鸡杂、剁白椒鱼头、白椒干豆角烧肉等等。

小时候我们吃白辣椒,没有条件吃肉,母亲就用两粒蒜,一点豆豉,白辣椒泡发一下,油锅烧热,蒜和豆豉爆下油,加入白辣椒,再加一点酱油。就已经是十分下饭的美味。只有贵宾驾到,才有条件让白辣椒大显身手,成为几乎所有主菜的配角。

就算现在到了海口,我依然会仿照母亲小时候的做法制作白辣椒。虽然菜市场买来的辣椒水分大,晒出来的白辣椒品质并不好,但是,这退而求其次的美味,依然是我回望家乡的念想。

白辣椒藕丁

白辣椒炒肚丝

白辣椒炒鸡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