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教育回归本真

 真如书屋如如 2015-08-05

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

陈玉琨:让教育回归本真

一、每个孩子都是有价值的

每个孩子都是有价值的,是讲作为“人”的价值,生命存在的价值,这是最基本的。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不一样的。创新拔尖人才是一种价值,高级专门人才是另一种价值,高素质劳动者也有他特殊的价值。社会对人才的多样性需求决定了价值的多样性,这是社会的客观需要。对个体来说,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与特长也各不一样。教育能够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要,实现每个孩子各不一样的理想,这就是教育的终极价值。

同时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这是所有学校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尊重是人的基本需要,更是孩子成长的需要。学校要成为孩子的精神乐园,成为最值得孩子留恋的地方。不管是在求学期间还是毕业以后,孩子都有到学校看看的冲动,这个学校就是成功的学校!

二、让教育回归人的生活

不同的教育最终造就的人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的教育过于功利,教育目标过于指向我们今天所想得到的功利,导致我们的教育存在着三个“过度”:学生过度学习、教师过度竞争、校长过度焦虑。所以需要在这个意义上还教育一个本色人生,还我们学生、还我们教师、还我们校长以生活的本真。

办教育要以平和之心,用平静之态,做平常之事。从孩子的天性出发,遵循他们自身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点、尊重孩子的兴趣和愿望、保护他们的好奇,在享受我们今天学校生活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增加自己的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我们的学校教育既是孩子未来生活的准备,更是孩子当下生活本身。

三、让生命幸福成长

校长是学校教育的践行者,首先要搞清楚“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什么?”,以及“教育的使命在哪里?”等问题。只有明白了这些,校长才能更加明确自己工作的价值、意义和目标。糊涂的校长办糊涂的教育,自觉的校长办自觉的教育。

如果我们的校长对教育的本质有更深刻一点的认识,在我们努力下,学生的幸福就会比昨天多一点,明天比今天多一点。幸福的教育是相同的,一定是学校能坚守教育理想,正确把握教育价值的选择,遵循教育的规律,正因为有这些相同的东西,我们才有相同的幸福感。

要让孩子的生命在学校幸福发展和成长首先需要校长努力构建学校的文化,依靠文化来加以引领。文化如水,滋润万物,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每一个环节。其次,聚焦课堂,以课堂为本。课堂是实现教育目标,落实教育理想的根本途径,学生的变化绝大部分都是发生在课堂之中,学生幸福还是不幸也是在课堂之中得到感受的。

让教师成为最幸福的人!研究结果表明,期望与期望的达成是影响教师职业成就感的主要因素之一,人们的工作达到了期望或者进一步超过期望,他们就会有成就感,或者成就感很高,反之就没有成就感。成就感是教师幸福感最核心的内容,没有成就感就不会有幸福感。学校可以通过提升教师的职业成就感来提升教师的幸福感,满足教师精神需要、尊重教师、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强调价值引领和教师精神的提升,把部分教师只关注物质需要改变为更关注精神需要的层次。同时注重纠正和矫正我们部分教师的病态需要,纠正病态的期望,改变教师的期望,改变教师的错误期望,让教师的期望回到一个正常的水平,这对于成就大多数教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萧伯纳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苹果,我们互相交换每个人仍然有一个苹果。但是,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互相交换,每个人就会有两种思想。套用这句话,你有一份幸福,我有一份幸福,我们分享彼此的幸福,我们每人都有两份幸福。营造一个创造幸福、分享幸福的这样一个校园,学校教师会越来越幸福、我们的学生也越来越幸福,我们所在的学校也会变得更加幸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对教育心存敬畏,我们还不懂或者不完全懂得教育,我们对教育的理解还非常肤浅;我们还不懂孩子,我们对孩子的理解还远远没有达到孩子心灵的深处。

作者简介:陈玉琨,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华东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及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专家委员会、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研究会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研究会理事长等职务。1998年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1999年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学者”称号,2000年获上海市“我最喜爱的好老师”金奖等。著有《教育评估的理论和技术》、《现代教育管理技术》、《教育评价学》等著作及论文一百五十余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