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清彩料特征分析及与五彩的区别

 天好文化 2021-04-24

明清彩料特征分析及与五彩的区别

据历史文献记载,斗彩始于明宣德,但实物罕见。其中最受推崇的莫过于成化时期的斗彩。明清斗彩瓷器文献中也称之为成“窑彩”或 '青花间装五色'。传世成化斗彩瓷器图案绘画简练,内容主要是花鸟、人物。它的做法是先用青花在白色瓷胎上勾勒出所绘图案的轮廓线,罩釉高温烧成后,再在釉上按图案的不同部位,根据所需填人不同的彩色,一般是3至5种,最后入彩炉低温烧成。点彩、覆彩、染彩、填彩是成华斗彩的主要类型。

斗彩”是指以釉下青花为轮廓,釉上填以彩色,烧成后遂有釉下彩与釉上彩斗妍斗美之态势。因为釉下与釉上彩似在争奇斗艳,所以也有人将其称为“逗彩”。“成、正、嘉、万都有斗彩、五彩、填彩三种。先于坯上用青料画花鸟半体,复入彩料,凑其全体,名日斗彩。填(彩)者,青料双钩花鸟、人物之类于坯胎,成后复入彩炉,填入五色,名曰填彩。五彩,则素瓷纯用彩料画填出者是也。”他的分类逻辑实际是依据两大要素。一是从色料构成角度,以有否青料(即青花)将五彩与斗彩、填彩区分开。二是从技术方法角度,以是否“双钩”法将斗彩与填彩区分开。

成化斗彩除了填彩,“斗”(即凑其全体)彩之外,还有点彩、覆彩、染彩和青花加彩。而且,成化斗彩瓷器大多是一件器物上兼用几种施彩方法,单一的施彩器极为罕见。胎釉方面胎质洁白细腻,薄轻透体,小杯胎体之薄几同蝉翼,可映见手指。白釉柔和莹润,表里如一。这种胎、釉特质的形成是由于胎土淘洗过细,瓷中的铁、钙含量下降所致,标志着成化官窑对胎釉原料的选择与控制比明朝前期更为严格,彩色方面。色彩丰富,颜色华丽。成化以前釉上彩色很少,即使著名的“景泰蓝”所用颜色也远较成化斗彩为少。“运用不同的选料和配比,做出这么多的彩色,是成化时期制瓷工人的巨大创造”。

已故的陶瓷鉴定专家孙瀛洲先生,将成华的色彩特征总结如下:“鲜红艳如血,杏黄闪微红。水绿、叶子绿、山子绿等皆透明。差(姹)紫色浓而无光;孔雀蓝色沉,孔雀绿浅翠透明。赭紫色暗,葡萄紫色如熟葡萄而透明。油红色重艳而有光;姜黄色浓光弱”。美妙的话语无不透露着成华美妙的色彩。其中的“姹紫”是成化彩色中的独特品种;孔雀蓝与孔雀绿不用于斗彩器。成化斗彩的色彩运用灵活,按照器物及纹饰风格,或者选用一两种,或者选用三四种,或者选用五六种。其中当以三四种彩绘的较多,用一两种或五六种彩绘的,少之又少。然而无论选用几种,都设色精当,素雅与鲜丽兼而有之,明丽悦目,充满清新。成化丰富的颜色,被尔后嘉万五彩、康熙五彩、雍正粉彩等所借鉴与发展。

近人认为斗彩可分为以下五种:

1.点彩即全器图案主要是釉下青花画成,只以釉上彩稍加点缀;

2.覆彩即在釉下青花图案上覆盖釉上彩色;

3.染彩即在青花图案轮廓边沿用釉上彩烘托相衬;

4.填彩即青料双勾轮廓线,釉上填入彩色;

5.青花加彩即全部图案主要以青花构成,只是部分使用釉上填彩。

“斗彩”这一名字,直到清中期才有一本《南窑笔记》对其作出论述。此书将明代彩瓷概括为斗彩、五彩和填彩三个品种。据《南窑笔记》所述,“凑其全体”即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显然这是根据瓷器的装饰方法而定名的,对后世影响较大。许多陶瓷书籍中有关斗彩的文章,一般都讲是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组成优美的画面,于是凡以此方法绘制出来的彩瓷皆称为斗彩。

青花红彩、青花红绿彩、青花金彩、青花五彩等多种青花加彩器,其青花纹饰与斗彩画法不同,它们没有用青花勾纹饰轮廓线,而用青花作平涂或渲染。纵观陶瓷发展史,青花金彩、青花红彩及青花五彩,已在明代永乐、宣德时期出现,因此成化斗彩应是在青花加彩工艺的基础上逐渐繁衍出来的一种新的装饰方法,这也是陶瓷装饰工艺从简单到繁复的客观历史规律。清代斗彩瓷器又有了长足的发展,在瓷画的绘制技艺上又有了新的提高,但每件清代斗彩瓷器仍有青花描绘纹饰的轮廓线。因此这种青花纹饰轮廓线就成了判断斗彩的关键。

五彩是有别于斗彩的另一种彩绘瓷器,分为两大类,即“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釉上五彩的彩色纹饰均在釉上,在已经烧成的白釉瓷器上施彩绘画,并在700—800℃炉火烧制,最终得到精致的五彩。

五彩一般以红、黄、绿、紫、蓝五种色彩描绘。但也会因颜色搭配需求,使得五彩不一定五彩皆备,红、绿、黄三色,或者用五种以上颜色的,只要色彩搭配得当亦可。值得一体的是,清康熙五彩瓷器有的一件使用了红、绿、黄、蓝、赭、黑、金等七种色彩绘画纹饰。由此可见五彩既有多彩又有靓美的含意,“五”字在这里不是数词而泛指多种。釉上五彩与斗彩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釉上五彩器没有青花轮廓线及青花纹饰。

从传世品看,几乎每件成化斗彩器都用青花勾绘整体纹饰的轮廓线,然后在双钩线内施多种釉上彩,构成一种独具特色的彩瓷。这种装饰工艺既保持了青花幽靓雅致的特色,又增加了浓艳华丽的釉上彩效果。

成化斗彩瓷器在外流散的非常少,大部分收藏在台北故宫和北京故宫,约有250多件,40多个品种,是专为宫廷御用烧制的一种精美细瓷。在型体上玲珑隽秀,色彩上清雅富丽,施彩方法洗练多变,同时每件器物都附遒劲有力的朝代款识,为官窑之上品。当时产量即非常小,十分珍贵,如明代有关史料记载:“神宗时尚食,御前有成化鸡缸杯一双,值钱十万,”足见其贵重。直到今天,它仍然显示出永恒的艺术魅力。

  在我国历来就有珐琅第一,斗彩第二的说法。从客观上说,虽然斗彩在胎土方面优于珐琅彩,但是制瓷工艺已经经过了三百年的历史演进,无论是制作技艺,还是彩料丰富方面珐琅彩均高于斗彩,珐琅彩雄踞瓷器之首也已名副其实。即便如此,斗彩依然在我国瓷器中,地位依然举足轻重。

【合作共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