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区主题特色
以应用融合为核心,推动教育信息化“整体深度应用”
二、基本情况介绍
四川是教育大省,全省有各级各类学校2.4万所,在校学生1512万人,教职工99.7万人,规模位居全国第四。四川教育信息化在按照国家、省《教育规划纲要》和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结合四川实际,制定和印发了《四川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行动计划(2011-2020年)》,明确了四川教育信息化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地位得以确立,顶层设计日趋科学。四川教育信息化在推动“三通两平台”建设的同时,以应用融合为核心,超前谋划,创新应用推动机制,坚持应用驱动,构筑并探索“两线互动、三级互为、多极互通”的整体深度应用推动模式。“两线互动”,就是促进教学应用一线和管理应用一线的互动,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广泛应用,促进并服务于教师信息化的教育教学深度应用和师生的学习空间广泛应用;“三级互为”,就是促进省、市(州)、县(市区)三级之间,在应用推广上搭建顺畅的交流平台、在应用方式上分级分类整合、在整体资源应用上互通互享、在应用机制上互帮互推,避免重复建设、通道“堵塞”、“孤岛”局限等等;“多极互通”,就是通过逐步培育打造“一区域一高地”、“一县区一示范”、“一校一团队”“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一点一能手”等,聚集一大批优势资源,建立有效共享机制,逐步形成高地辐射、示范引领、团队指导、优课直播、名师传教、能手帮带的区域之间、学校之间、学科之间、师生之间、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等多点多极互通的“传、帮、带”的整体“链动”应用格局。
四川在推动教育信息化整体深度应用的路径上,正尝试“多元”试点示范,坚持分区、分层、分类指导,形成了不同区域有“榜样”、不同层次有“标杆”、不同类别有“特色”的“多元”试点示范格局。培育了一大批试点示范典型。在推动教育信息化整体深度应用的方式上,着力推进三个转变:一是从目标评价为主转到效果评价为主上,注重应用效果的评价;二是从软硬件建设为主转到教研推动和师生应用为主上,把教研系统推到教育信息化应用的第一线;三是从教学方式改革为主转到教育全面改革上,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的全面深化改革。
三、展览重点内容
主题是“探索、创新、实践”,主要内容:有四川省中小学教学信息化应用成果概况;四川省中小学图书管理信息化应用成果;成都市创新“六动”工作机制;绵阳市普通高中选修课网络课程和教师网上学习平台;甘孜州“智慧甘孜教育”以及部分学校教学信息化应用实践成果,包括成都七中创建的“四个同时”、“四位一体”、“四项服务”信息化教学模式,成都市泡桐树小学的“网站建设4+1”,“课堂变革4+1”、“学生评价4+1”经验等。(四川省教育厅技术物资装备处 王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