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创作的蒙太奇思维

 解连环 2015-08-15


书法创作的蒙太奇思维


李玉和


  自20世纪初,美国导演格利菲斯在电影拍摄、制作时第一次用“蒙太奇手法”开始,到前苏联导演爱森斯坦在《战舰波将金号》上实践自己的“蒙太奇”理论以来,“蒙太奇”就不断地被人们复制利用在各个领域,对整个人类艺术史的进程具有重大的影响。当然,中国书法也不例外。杰作不可复制,但我们可以通过蒙太奇的手法,从中可以得到创新的思维与创意的启迪。这不仅延伸了书法创作的领域,而且提升了书法美学的高度。


  一、书法艺术之于蒙太奇

  蒙太奇(Montage),源于法语Monter,是剪接的意思,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后被延伸到电影艺术中,发展成一种电影中镜头组合的理论。后来,逐渐在视觉艺术等领域被广为运用。

  蒙太奇手法在电影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至于我们内心产生了“只有影视才可用蒙太奇”的主观思想,其实不然,笔者以为,一切艺术的创作皆可通过“蒙太奇”思维来完成。诸如,王维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而借用诗句则可表现出幽静恬淡的自然山水。他的这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将诗与画蒙太奇思维转换的空间,表现得淋漓尽致。张大千的泼墨泼彩作品,将西方的抽象艺术与中国的写意融合在一起,墨中有色,色中有墨,运用墨色相融的蒙太奇手法,创造了更为绚烂媚人、博大恢弘的新境界。而超现实的蒙太奇思维对城市的道路和桥梁,进行了重新的配置、构成、组装,从而创造出路上有路、路上有桥、桥上有桥、纵横交叉的交通道路,即城市立交桥。可见,蒙太奇思维不只艺术中处处应用,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能得以应用。

  在书法中,蒙太奇手法的出现也不是偶然的。它不仅在当代非常盛行,其实,早在唐代,大书法家张旭就使用五色笺书写《古诗四帖》。可见,书法虽不似诗歌通过语言直抒胸臆,但是它表现的内容、形式、手法的多样化,及其艺术化的线条组合和笔墨情趣,为蒙太奇在书法艺术中的运用提供了广阔的展示平台。这种独特的创作思维方式,囊括了书法艺术的空间再现性,从而丰富了书法线条的灵动意境,赋予书法艺术存在的生命意义。


  二、书法创作的元素

  作为书家,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字是无法与中国汉字媲美的。中国汉字的线条,首先要通过书家的思想、学识、技巧、锤炼,使其千变万化;其次通过独特的书写工具毛笔,在书写过程中产生中锋、侧锋、偏锋等运笔的艺术效果;再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墨的枯、湿、浓、淡的韵味。故此,中国书法是在创作中,将这些特定的元素分解出来,通过线条的变化使各种元素能够得以重建,组合成新的审美空间,使其相互渗透融合,不再具有具象的痕迹,而是形成一种抽象审美的意向事物。

  书法的创作首先要确立一个清晰的主题,要求书法家要有自己的思想内涵,从而定性作品的尺幅形式,乃至笔墨技巧的运用等。因此,书家在创作时,必须调动一切可能的书法创作元素,如纸、墨、色彩、形式、内容、落款、印章等,通过一定的方法手段,来充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

中国书法的各种组成元素,是以线条的组合、变化来表现文字之美的艺术形式,通过用笔、用墨、结字、章法、线条组合等方式进行造型和表现,其审美趣味就会为之一变,形成一种截然不同的意象感觉。


  三、书法创作的蒙太奇审美特性

  鲁迅先生说过,中国的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可见,汉字意境深远,内涵丰富。书法艺术除具有实用艺术性的审美特征外,还具有自身独有的抽象性和表现性审美特征。唐代大书家虞世南在《笔髓论》中说:“字虽有质,迹本无为,禀阴阳而动静,体万物以成形,达性通变,其常不主。故知书道玄妙,必资神遇,不可以力求也。”由此便知,书法通过点线面的组合变化,散发出使人喜怒哀乐、达情抒性的审美境界,陶冶着书家的心灵,彰显了书法艺术的生命灵魂。这种境界不仅具有哲学的高度,而且合乎自然的审美规律。

  书法在有形的平面空间中,构成一种形而上的审美氛围。这种蒙太奇的思维转换,使其在虚实隐现中,呈现自由多样的线条运动和空间构造,把线条有限的形质,上升到无限的审美境界之中,达到意趣天成、妙造自然,使人们寄情于斯、钟情于斯、忘情于斯。书法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挑、钩等,并不是客观实物的直接摹写,而是在蒙太奇的空间里形成粗与细、浓与淡、轻与重、长与短、大与小等千姿百态、形状各异的线条笔画,传达出书家的思想、情感、学识的艺术画面。英国诗人威廉·华兹华斯将诗定义为:“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毫无疑问,思想情感是诗歌的“意”之所在,它是主观的感觉和想象,展示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怀。然而,这种内在的主观意识,需要外在的具体形象来诠释。这种通过人的感官可见的具体形象,即是“境”,这种解读也是表现“意”的媒介,二者有机地结合,便形成了“意境”。王羲之赏白鹅游荡而悟之意境,怀素察夏云变幻得之气势,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而得书意,颜真卿看屋檐雨水领会“屋漏痕”,黄庭坚见艄公荡桨悟笔法。或许,我们会产生疑惑,一个是审美艺术,一个是自然现象,怎么能有如此大的关系呢?我们不要忘记,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当我们要把生活中的现象应用到艺术创作之中,就一定要涉及蒙太奇审美思维的嫁接与转换。由此可见,这些书法家通过自然现象而得到的心灵体会,借助蒙太奇的思维反映在语言符号的线条之中,诉说的正是“道法自然”的哲学境界,也是“无声之音,无形之象”的书法艺术之大美境界。

  笔者以为,一幅精美的书作,犹如一首优美的诗词。诗词的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产生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情怀。而书法亦是如此。书法笔墨线条与人类心灵情感的融合交汇,蕴藏着书家的灵感境界。这不仅是人类对书法艺术的解读,更是对审美意识的挖掘。


  四、书法创作的蒙太奇思维表现

  蒙太奇思维是电影艺术家为塑造银幕形象,对现实生活观察、分析、概括并进行艺术构思所采取的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以动作、设计、造型、色彩、音乐、声音、摄影、剪辑等各种表现元素为基础,进行构思、设计和组合。主要有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理性蒙太奇三种思维方式。那么,书法创作中的蒙太奇思维是如何表现的呢?

  1、书法的叙事蒙太奇

  众所周知,单一画面或者单一镜头难以独立承担叙事表意的任务,意义的产生是通过上下文关系由若干镜头组成的镜头段落来实现。因此,书法艺术在呈现于世之际,它既能揭示现实生活的种种现象,又能将历史岁月的风貌回溯再现。这种时代生活的场面印象,通过时间与空间的结合转换,表现人类丰富的思想境界与情感,从而构建成视觉灵性的线条世界。由此可见,书法艺术作为平面媒介时,借助蒙太奇时空切换手法,伴随产生出立体的思维空间,具有高度的集中概括能力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抒发自我情感,倾诉时代生活。

  2、书法的表现蒙太奇

  任何艺术的表现,在创作前都有构思行为,书法也不例外。唐韩方明在《授笔要说》中云:“夫欲书先当想,看所书一纸之中是何词句,言语多少,及纸色目,相称以何等书令与书体相合,或真或行或草,与纸相当。”这强调了在进行书法创作时书家要慎重思考书法表现的内容、纸张、形式、书体等空间的有效组合。因为,所书其字,要有长有扁,有大有小,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应映带左右、气脉相通;气势要跌宕起伏,开张恢宏;布局要疏密相接,虚实相生。例如,书写简帛风格的隶书,在追求简帛书法用笔、结字的同时,可以采用刷底色、用色纸、拼接、做旧等手法追求竹简、帛书的形式效果。这就如同在文学创作中,运用排比、比喻、拟人、对比、引用等手法,产生感染读者的视觉美感,从而给人留下身临其境的深刻印象。

  3、书法的理性蒙太奇

  艺术鉴赏的目标是接受者再创造的完成。然而,接受者的再创造,体现在对艺术作品本身的形象体系之中,意蕴着审美体验、审美想象、审美理解等心理要素。所谓审美理解,是接受者对艺术作品意蕴、特色、意义、价值等的理性认知。

  书法主要是以线条点画为艺术语言,往往凝聚着书家的精神灵魂,反映出书家的思想情感。其性情的感知,只有建立在审美理解的基础上,才能使观赏者通过书家之作,在蕴藉着思想情感和精神灵魂的笔墨世界的蒙太奇复合空间中,领略其独特的魅力和情趣,使书法艺术与书家和观众之间,拥有精神世界的交流渠道与平台。托尔斯泰“艺术起源于一个人为了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即是此意。

  扬雄曰:“言,心声也;书,心画也。”总而言之,在感受书法艺术时,要学会利用理性的蒙太奇思维方式,去接近自然,观察生活,运用自己内心的独特感受和情感体验去解读书法艺术的奇特魅力。


  五、书法拼接的蒙太奇手法

  书法不是日常的写字,更不是简单地一挥而就,而是包含着主题思想、文字内容、书体风格、章法布局、结构形式,以及局部的纸张、色彩、笔墨、印章等元素。由于书法呈现的是一种平面视觉效果,要使作品极具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在书法创作中必须把握好墨色的变化、纸张的颜色、运笔的徐疾、空间的变化,使之有效地组合在一起,给人们产生美的感受。书家通过线条符号,表达自己的思想、学识与情感,其审美价值不仅来自书家的笔墨技巧,还包括笔墨线条和书体内容完美统一地组合成有效的空间。其空间格式有:竖向多条、横向多条、多方块、多条块拼贴组合的现象,甚至多色拼、多空间、多字体、多印章和多题跋的局面,乃至纸张的做旧与设色等蒙太奇的手法。其中最直观的莫过于纸张颜色的拼接、真草隶篆字体的转换、字体大小的变化。不过,大道至简的黑白艺术,在纸张色彩的拼接空间中,若将蒙太奇的手法运用得好,可以构成视觉上的交响,为作品增色不少。但要是盲目地借助蒙太奇的手法去拼接,力求大色块,大空间,大转换,使书法布局的整体结构遭到破坏,会失去其生命纯朴之美,有悖于书法的审美价值观,从而形成画蛇添足的病态。


  结论

  书法是中国独有的汉字艺术,也有着独特的审美对象,有着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活的造型之美和想象之美。它穿越千年的尘埃,生生不息地走到今天,其发展的轨迹犹如电影镜头一幕幕地放映出来,传承、创新,思辨、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书法艺术的创造与审美,是我们人类共同认识的精神效果和思维交往。当然,这种最合时代生活、反映事物本质规律的汉字艺术,既要坚守书法的传统本质特点,同时也要借鉴蒙太奇视觉艺术的表现方法。因为,这是书法艺术发展的又一思维空间,它将书法的笔墨线条搁置于视觉变幻中,来表现自然、反映生活。使书法艺术在浩瀚的历史记忆里,呈现出多元化的审美特性,表现出自然的黑白线条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