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寒邪客胃:主症:胃痛暴作,恶寒喜温,脘腹得温则痛减,遇寒则痛增,口和不渴,喜热饮,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散寒止痛。 方药:轻症可局部温熨,或服生姜红糖汤即可止痛,重者用香苏散合良附丸加味。(高良姜 香附 紫苏茎叶 陈皮 甘草) 2、饮食停滞:主症:胃痛,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吐不消化食物,吐食或矢气后痛减,或大便不爽,苔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保和丸加减。(山楂 神曲 莱菔子 法夏 陈皮 茯苓 连翘 枳实 砂仁 甘草) 证候分析:暴食多饮,饮食停滞,致胃中气机阻塞,故胃痛脘腹胀满。健运失司,腐熟无权,谷浊之气不得下行而上逆,所以嗳腐吞酸,吐不消化食物,吐则宿食上越,矢气则腐浊下排,故吐食或矢气痛减。胃中饮食停滞,导致肠道传导受阻,故大便不爽,苔厚腻为食滞之象,脉滑为宿食之征。 3、肝气犯胃:主症:胃脘胀闷,攻冲作痛,脘痛连胁,嗳气频繁,大便不畅,每因情志因素而作痛,苔薄白,脉沉弦。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0克 白芍15克 川穹10克 香附10克 陈皮10克 枳壳10克 法夏10克 甘草5克 玄胡10克 郁金10克) 4、肝胃郁热:主症: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烦燥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方药:化肝煎加减。(青皮 陈皮 芍药 丹皮 栀子 泽泻 贝母) 5、瘀血停滞:主症:胃脘疼痛,痛有定处而拒按,或痛有针剌感,食后痛甚,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暗,脉涩。 方药:实证用失笑散和丹参饮(五灵脂 蒲黄 丹参 檀香 砂仁)加大黄、甘草;虚证可用调营敛肝饮。 6、胃阴亏虚:主症:胃痛隐隐,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 方药: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沙参15克 麦冬15克 生地12克 枸杞12克 当归12克 川栏子15克 白芍15克 甘草6克) 7、脾胃虚寒:主症: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泛吐清水,纳差,神疲乏力。甚则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 治法:温中健脾。 方药:黄芪健中汤为主方。(黄芪 桂枝 白芍 甘草 生姜 大枣 饴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