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昵称2040955 2015-08-16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当前受功利主义的影响,有不少的语文教学“重语言,轻文学”,“重智商,轻情商”。他们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注意过程的引领,方法的指导,但是往往忽略了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渐渐地,感觉到“语文味”淡了。其实,在当前新课改如火如荼的形势下,切不可忽略第三维目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积极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新课程改革倡导“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三维目标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所不可或缺的因素。
    语文学科一向被作为德育教育的工具,而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早已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新课标指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而且应把重点放在培养与提升学生的能力上面,强化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培养,追求完美人格的塑造等。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语文与学会做人。从道德养成来看,中学时期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而目前我国青年学生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使人们认识到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利用教材,研习文本,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语文学科在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方面比其他学科更具得天独厚的条件。原因有二:首先,语文学科具有文道合一的特点,正如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所说的:“语文教育就是教文育人。”这“育人”自然包括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其次,语文是中学课程中的基础学科,课时多,教学时间长,容量大,学生天天接触,日日训练,耳濡目染,利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语文教师应抓住课改和青少年成长的有利时机,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使课堂不仅成为传授知识的地方,更应成为德育渗透、塑造学生思想品质的阵地。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资源,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陈情表》的主题和“忠孝”有关。抓住这个机会,让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文中哪些语句写了李密的孝情?自古有言“忠孝不能两全”,面对进退两难的处境,李密是如何解决这个矛盾的?拓展思考,当代中学生的如何去孝敬父母,报效祖国?最后大家讨论达成了共识:当代中学生还未走上社会,只有先尽孝后尽忠。先了解父母的忧伤和难处,并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由此推而广之,为家里的其他成员献出爱心,付出爱行。在学生时代,爱国首先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练好本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爱国主义教育不是教条的灌输,而是由近到远,由浅入深,做潜移默化的工作。他提出爱国首先要从教育学生爱自己的母亲开始。只有在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中,学生的情商才能提高。同时,爱国与尽孝,看起来是大道理,却渗透在每一件小事中。我们应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

语文教材丰富的人文资源,为第三维目标的达成提供了载体。只要我们重视第三维目标,素材俯拾皆是。在项脊轩志中感悟亲情,体察作者埋头苦读,要实现理想的期望,体悟对祖母、母亲及亡妻的思念之情。在《道士塔》中,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让他们意识到:愚昧无知有多么可怕,无视民族尊严有多么可悲。 
    二、利用多媒体,多种教学形式,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现在不少学校的教室都安装了电脑,除了播放教学课件,有时候根据教学的需要,可以穿插一些录音或视频短片。
    研讨《我与地坛》第二部分内容(我与母亲)时,笔者引导学生从文本中体会母亲对作者的关爱,以及母亲去世后,笔者对母亲的深深思念。在课堂研讨的高潮时播放满文军的歌曲《懂你》,文本——学生——歌曲,三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不少学生潸然泪下。
    三、关注时事,引进活水,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尽管教材在选文上大量增加了与社会生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篇章,但是与瞬息万变的现实生活相比,还是很苍白。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不断关注时事引进活水,用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时代性的素材,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提供很好的切入点。
    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大多喜欢写古代的人,写古代的事。动不动就提到屈原、司马迁等,素材单一,过于老化。我们可以在编写每周一期的阅读材料时,首先选用近几年央视的《感动中国》素材,印发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事迹,印发他们的颁奖词,并且播放视频影片。一方面获得了鲜活的素材,另一方面又使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同时,发动学生把自己一周来在报刊上看到的好文章,先复印后剪贴,编印每周一期的《时文选读》小报,师生同参与,其乐融融。适时的地布置一些小作文,写写读后感,提高他们对文化现象的认识,提升写作水平。        

在情感价值观的渗透时,还要注意从现实入手、以时代精神为切点,选准德育要求与语文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尽力使学生成为教书育人的受益者。
    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处处有这样的契机,只要利用得当,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就很容易做到。语文教师应抓住课改和学生成长的有利时机,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使课堂不仅成为传授知识的地方,更应成为进行德育渗透、塑造学生思想品质的阵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