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出吃的误区 享受健康生活

 云中公子 2015-08-18

  有人曾形象地比喻说:“10个人围着吃饭,其中就有一个是糖尿病。”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吃”。
  为了通过健康教育控制糖尿病的蔓延,大同现代医院专门设立糖尿病健康教育中心,通过20年临床防治糖尿病的经验总结和100多万糖尿病受众的教育经验,教授广大市民如何预防糖尿病、避免并发症,成为我市糖尿病防治历史上的又一里程碑。【古装及旗袍素材篇】漂亮的花旗袍 - 浪漫人生 - .
 
【古装及旗袍素材篇】漂亮的花旗袍 - 浪漫人生 - .
 
  误区一:能吃能喝就是好事
  【病例】老李患糖尿病5年,并发高血压、高脂血症、脂肪肝,由于身体肥胖,常出现胸憋、头晕等症状。医生提醒他,在坚持吃药的同时一定要进行饮食控制。老李却认为“能吃能喝,身体才能强壮”;因而他一直坚持不控制饮食,血压、血糖、体重也一直不能达标。后来老李上厕所时突发昏迷,幸亏抢救及时没出意外,但已经到了晚期,只能勉强维持生命了。
  【专家解读】能吃≠健康
  糖尿病本来就是“吃”出来的。近20年来,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几乎所有人都存在一个问题:吃得好,吃得多,尤其北方人的饮食结构习惯以主食为主,这是导致肥胖,进而发生糖尿病的一个主要因素。很多人在糖尿病早期没有任何症状(这是糖尿病的一个特点),不痛不痒,能吃能喝,因此认为没有什么大病;还有的人即使进入中期也认为“能吃能喝是好事情”,或者习惯成自然,难以改变,导致病情难
  以控制。
  控制糖尿病需“五驾马车”同行,即糖尿病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病情监测。饮食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糖尿病的饮食控制,是通过减少每天食物总热量的摄入与吸收而达到减肥的作用。多吃,特别是多吃主食,必然引起摄入热量过多,导致血糖、血压、血脂、体重居高不降,影响治疗。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依照自己的身高、体重、病情等,计算出每天的热量摄入,以此制定菜单,并长期执行。
  误区二:稀饭不是主食,多喝无所谓
  【病例】谢某患糖尿病多年,一直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吃药、注射胰岛素、控制饮食,但血糖依然难以达标。后来,医生在与她的交流中发现,谢某每餐在按量吃完主食后,还要喝两大碗稀饭。原来症结出在这里,让谢某血糖居高不降的元凶居然是几碗稀饭。
  【专家解读】稀饭也是主食
  很多人饮食控制效果差,不是因为不重视饮食控制,而是因为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北方人,一口锅里往往是上面馒头下面稀饭,每顿饭后都要喝1~2碗小米稀饭,认为稀饭含糖少,“稀饭不是饭,稠粥才是饭”,把喝稀饭等同于喝水。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稀饭的主要成分小米和大米,含糖量高达60%~80%,即使熬成汤粥,摄入后转化的葡萄糖量也跟馒头差不多。所以糖尿病病友们一定要牢记,稀饭也是主食,如果要喝稀饭,一定要减掉其他主食的摄入量。一般认为每顿饭吃一种主食为好,不能相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