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玩分级时需要注意这些投资风险

 独钓寒江雪ly 2015-08-19


我们购买分级b的主要目的就是它的杠杆收益性,然而我们却常常忽视了它同时具有的杠杆风险。为防止各位因一时疏忽而造成利益损失,小鑫来为大家总结下。

 

一、折算风险

       分级基金的上下折众所周知,上一篇中小鑫也大致介绍过。一般当母基金净值达到1.5元或分级B净值亏损至0.25元时,就会发生上下折。理论上,正常的上下折是不会让我们的持仓市值发生变化的,只是资产的存在形式产生一些变化:上折是把分级A、B中多于它们初始净值的部分转化为母基持有;下折是把A多于B的那部分资产转化为母基持有。这就好像我把钱从银行卡转出一部分到我自己另一张银行卡一样,总资产并没有变。

       但分级的两个子基金A、B是参与二级市场交易的,我们只能买,不能申赎。而交易就受供求关系影响,使得它们的价格围绕着净值上下波动。但净值却是受母基跟随的指数浮动影响,与它们的价格波动并没有关系。这就会导致一种风险的存在:价格会因为市场或供求的影响偏离自身净值。如果此时净值恰好触发了折算,那么价格与净值之间的差额,将会是我们买入的一个潜在风险。

       比如,当发生上折时,通常来讲是对子基A不利的。因为上折前B的杠杆已经很小,基本上就是再靠自己本身的资金赚钱,A资金对于他的帮助已经很小。所以人们对于B的购买欲开始减弱,导致B的溢价率降低,从而影响A的折价率降低。上折后,由于B恢复了原有的杠杆,如果同时母基跟踪的指数继续看涨的话,B的溢价率会激增,起码会超出折前的溢价率。由于B的溢价率升高,致使折后A的折价率会明显低于折前A的折价率,使得持有A的人因折算而产生亏损。

       有点绕,我们来具体算一下。

       今年4月24日军工分级(161024)发生上折,军工A折算前后价格对比:

       若折算前将分级A卖出的话,市值为:

       0.9*10000=9000元;

       若持有至折算后,价值变为:

       0.853*10000+0.989*200=8727.8元。

      

       因此通常情况下,上折对分级A是不利的。于是有人就会在确定上折后的基准日抛出分级A,造成分级A跌停。同样,下折通常会对持有分级B的人不利,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支基金算一下。

 

       二、套利风险

      

       我们上面讲过基金的价格会出现偏离净值的现象,然而套利机制的存在就可以保证价格与净值不会偏得太离谱。当A、B两支子基金整体折溢价较高时,就会有套利者进入套利,使得价格最终又趋近于净值。

       详细的套利操作我们就不在赘述,网上一搜一大把,我们主要看下套利会给我们带来哪些风险。

       当子基金A、B在二级市场存在较高溢价时,套利者就会大量申购母基金,拆成A和B卖出,造成子基金抛压增大,子基金就有价格回落风险,甚至可能会跌停。

       相反,当子基金整体呈现较高折价时,套利者就会分别买入A和B,合成母基金赎回。如果赎回量比较大时,还可能存在母基无法赎回的风险。因此在进行套利前,要首先确认母基的申赎通道是否畅通,至于确认的方法,打电话到基金公司问喽~

 

       总结

       分级A的风险主要来源杠杆B的折溢价,套利会使得原本稳定的分级A价格波动频繁。而折算+杠杆+市场预期是分级B风险的主要来源。另外提醒一下,下折日当天早上停牌一小时后又恢复交易,这个时间一般都是给持有分级B逃跑用的,只有当分级B的净值与价格差值很小并且后市强势看涨的话才敢进入。并且,基金在确定折算时并没有明显的提示标志,这点也使得很多人在并不知情的情况下进入,致使第二天持仓市值折算亏损,各位还需在交易时多留意折算公告。

       祝各位投资愉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