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肺痈四法

 寂寞在繁衍 2015-08-23

肺痈是肺脏生痈之证候。其起因很多,外感风热,内蕴日久;饮食厚味,消化不佳;素嗜饮酒等,都能导致热蕴于肺久则生痈化脓。肺痈的症状,主要是咳嗽,胸痛,吐脓血痰,味腥臭。兹按三个阶段分述于后。

(一)辛凉清解,肃降化痰

外感风热,内迫于肺,肺热不清,身热头晕,微有寒热,咳嗽咽干,胸膺作痛,痰多黄稠,舌红苔腻,脉象滑数。用辛凉清解,肃降化痰法,仿桑菊饮、银翘散方意化裁。

薄荷3(后下)、前胡6、浙贝母12、杏仁10(后下)、苏子10、黄芩10、生石膏12(先煎)、鲜茅芦根各30

加减法:

若上焦风热较重时,去生石膏,加白蒺藜10、桑叶10、菊花12

若由痰浊肝火上冲,痰黄黏稠,头眩时,加晚蚕砂10、冬瓜子20、黛蛤散10(布包)

若内热较重,舌红口干,咽红且痛时,加银花10、连翘10、大青叶10

若舌苔黄厚,肠胃滞热者,加焦三僊各10、花槟榔10

(二)泄热化湿,清肃消痰

肺热痰湿互阻不化,咳喘不平,胸胀且痛,咳嗽吐痰黄黏。舌红苔腻根厚,脉象滑数有力,两寸尤盛。必须清泄肺热,化其痰湿。仿葶苈大枣泻肺汤及皂角丸意化裁之。

甜葶苈6、前胡6、黄芩10、桑白皮12、皂角6、苦桔梗10、生甘草6、银花15、川贝母粉3()、醒消丸6(分服)

加减法:

若表气未宣时,仍宜加疏解表邪之品,如苏叶、豆卷,甚则荆、防皆可用之。

热郁已成,必须以清化痰浊爲主。若胃肠有滞热者,当先清泄。可于方中加银花15、连翘10、大青叶10

胃肠湿滞,舌苔黄垢根厚时,必以苦泄清化爲主。方中加黄连6、栀子10、焦三僊各10

热渐入营,舌绛口干脣红心烦者,当加凉血泄热之品。药如鲜茅根30、赤芍10、白头翁10、炒地榆10

若大便干结者,可加大黄3(后下)

(三)清化痰热,活血化痰

肺热蕴久,咳嗽痰吐黄稠,其状如脓,臭秽难闻,身热烦躁,胸痛,夜寐不安,溲黄,大便不畅,甚则皮肤近似甲错,舌红口干,脉象弦滑而数。必以清化痰热,活血化瘀方法。

鲜苇茎80、冬瓜子30、桃仁6、薏苡米30、鱼腥草30、甜葶苈3、黄芩10、皂刺3、银花30

犀黄丸6(分服)

加减法:

若病人湿邪较重时,可于方中加些风药,以风能祛湿。但量不宜多,防其助热。

热毒较重者,加蚤休10、连翘10、赤芍10、花粉10

热郁在气分不解时,加杏仁10、防风6、板蓝根10等。

若湿热较重,舌苔老黄糙厚时,仍议通泄折热方法,尤其注意饮食,忌荤、腥、蛋之类。

(四)甘寒育阴,活血通络

肺痈俟脓血吐净之后,痰已无味,咳嗽未止,形气瘦弱,低热不退,脉小弦细而数。热郁渐除,正气已衰,治疗改用甘寒育阴,活血通络方法。

南北沙蔘各30、麦冬10、川贝母粉3()、苦桔梗10、生草6、生黄芪12、薏苡米30、赤芍10、地骨皮10、桑白皮10、丹皮10

加减法:

肺痈溃后,余热不清,不可专用苦寒或解毒之品,必当调和气血。药如:银花10、白芍6、茜草6

若病人热郁已除而阴血不足,可于方中加四物:当归10、生地10、川芎6、白芍10

若正气不足,长期不能痊愈,可加黄芪至30、当归10

若有湿邪留恋时,加茯苓10、扁豆20、生白朮10、冬瓜皮30

肺痈溃后,气血皆衰,旣不可过用寒凉,也须注意过补,恐其死灰复燃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