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勤都抛弃绩效评估了,你还折腾啥?

 CLib 2015-08-23


评估

2015-08-21 14:25

德勤都抛弃绩效评估了,你还折腾啥?

德勤与埃森哲对传统绩效管理发出质疑

德勤58%的高管认为,他们目前的绩效管理方式既无法激发员工积极性,也无法提高员工的业绩。

埃森哲的掌门人南泰姆这样说:“我们不确定花在绩效管理上的那么多时间是否产生了那么大的效果。(我)一年一次告诉你我对你的看法,这毫无意义。人们想知道我现在做得怎样?没人想等到一年以后再得到反馈。”因此,他准备将手下33万名员工从年度工作考核的形式主义中解放出来。

德勤和埃森哲,都可谓是世界级的公司,一个是世界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一个是全球最大的管理咨询公司和技术服务供应商。如果在他们企业内部,绩效管理都出现如此这般的问题,那么可以想见,在你的企业,也许问题更加严重。

绩效管理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绩效管理究竟出了什么问题?难道绩效管理真的过时了吗?

我们先来看看企业为什么要实施绩效管理。简单来说,绩效管理有两个目的,一是衡量员工的表现,以便于公平公正的发奖金,第二呢,则是激励作用,强化员工的好的行为,提升员工业绩。

那究竟绩效管理出了什么问题呢?

简单而言,问题有几个:

第一是耗时巨大。比如说,德勤每年要花200万工时在6.5万多名员工的绩效评分上。有人计算得出,德勤每年至少浪费了2亿英镑在这一评价体系上。

第二是评分偏差。不管怎么努力,绩效评分总是会有偏差,很难保证公正客观。因为打分者的个人偏好和思维习惯、评分宽严度不一样,所以,即使是员工的表现差异并不大,但分数差异却会很大。为了消除偏差,目前传统绩效管理采取的办法是不断的增加评分人,不断的增加考评指标,但无奈的是,这使得绩效管理的耗时又加剧了,评分偏差却并没有因此减少。

第三是关注过去。很多企业的绩效管理是这样做的:每年年初,员工拟定年度个人目标,每月或者是每个项目结束后,主管根据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一次考评,这些评分最终纳入到员工的年终考评里,然后进入到一年一度的绩效面谈中去。但这种频度,已经远远不适应现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了。相比起这种年终打分,更有价值的是给员工做出实时评价,但因为评分的复杂度,使得如果企业想在传统绩效管理下做出实时评价,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工作。

德勤如何革绩效管理的命?

一、改变评分方式

改变以前很多人打分的方式,现在只要直接管理者打分,而且问的问题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绩效评估之所以会出现评分偏差,原因是当人们去评价别人的技能的时候,不同的人标准肯定会不一致。但如果我们的问题,是让管理者就自己的感觉和意愿来打分,就不太容易出现大的偏差。

在德勤新的绩效评估体系下,每个项目结束时,或者一个长期项目完成四分之一的时候,组长需要对组员做出评估,回答以下四个问题:

1、根据对此人的了解,如果用我自己的钱为他支付奖金,我会给予其最高额的奖励(衡量所有表现,以及对组织的特殊贡献,选项从1分“强烈不同意”到5分“强烈同意”

2、根据对此人的了解,我希望他能永远留在自己团队工作(衡量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以同样的5分制选项打分)

3、此人濒临表现不佳的境地(判断可能有损客户或团队的问题,选择“是”或“否”)

4、此人如今已具备晋升条件(衡量潜力,选择“是”或者“否)

这四个问题,关注的不是组长怎么看待组员,而是怎么对待组员,因此,回答这些问题不容易出现偏差,而且这些问题的操作和收集非常简便,大大简化了原来复杂的绩效评分环节。

二、绩效快照

将这四个问题的数据长期累积起来,就形成评判薪酬的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做员工后续的发展路径规划等等。

在这里,德勤采取了一种他们称之为“绩效快照”的工具,用来快速查看员工的表现。在绩效快照中,横轴体现“我会尽可能多的给该组员奖励”,而纵轴体现“我总是希望此人作为我的组员”,而所有员工则分布在整个象限内。决策者可以点击绩效快照中的每一个点,查阅到对应员工的细节信息。在德勤,绩效快照又分为季度绩效快照和项目绩效快照。

绩效快照能够对管理者讨论以下问题的时候提供充分的依据:

  • 如何决定薪酬?(在德勤,每年做一次薪酬调整决策)

  • 晋升哪些员工?对于那些横轴,竖轴分数都很高,同时也被管理者评定为“已做好晋升准备”的员工可以重点关注,考察他的在职时间、绩效历史、业务要求、领导支持和其他标准确定是否可以晋升。

  • 如何解决绩效不佳的问题?即使那些横轴,竖轴分数都很高的“好员工”也有可能“濒临表现不佳的境地”,对于这些员工,可能需要更多的培训和沟通,帮助他找回“感觉”、恢复绩效;而对于那些横轴,竖轴分数都很低的员工,他们的绩效不佳,对于整个团队而言,则是“破窗”,会逐步影响团队,企业应该果断处理,以免贻害更多。

德勤新的绩效系统将重心放在发挥员工的优势特长,保证员工清晰理解团队目标,因此,德勤要求每名组长每周至少与组员沟通一次,通过沟通明确组员的优先事项,明确优质工作的标准是什么,帮助组员发挥出最佳的工作表现。

为了让沟通频率得以保证,以及增加沟通的有效性,德勤发展了员工的自我测评工具,员工通过测评进一步发现自己的优势强项,然后将结果跟组长以及其他人进行沟通交流。

革命背后的本质

绩效管理的重点究竟是“绩效”还是“管理”?

如果我们把着眼点放在“绩效”上,那么就如同传统绩效管理一样,我们将不得不把许多精力投入到“保证公平”里去:一切为了准确的衡量、奖励员工的现有工作表现,而这样做,我们就势必产生上文所说的种种问题。

但如果我们更加侧重“管理”,也就是说把绩效管理的重点放在帮助员工持续改善业绩,那么一切将变得完全不一样了。

对于企业而言,任何管理工具都是有成本的,绩效管理也不例外。德勤和埃森哲之所以选择革传统绩效管理的命,其原因就在于传统绩效管理的成本太高了,而产出却在下滑。成本高在为了“保证公平”投入的评估时间巨大,而产出下滑则是因为世界变化越来越快。

因此,德勤选择了新的做法,缩短在“保证公平”上的时间和精力,而加大在帮助员工改善业绩上的投入。

给我们的启发

企业究竟要不要做绩效管理?答案是肯定的,绩效管理作为企业价值分配的基础,战略落地的载体,其积极意义是非常明显的,对于员工而言,绩效管理能帮助员工明确企业战略,了解企业对自身的期望,获得绩效辅导与反馈的机会。

因此,不管是什么规模的企业,绩效管理都是有用的,杰克韦尔奇就曾说过,对于企业经营来说,最有效的管理手段就是绩效管理。他认为:“我的经营理论是要让每个人都能感觉到自己的贡献,这种贡献看得见,摸得着,还能数得清。”

绩效管理本身没有问题,但绩效管理的实施却已经到了拖累企业的地步了。在目前的绩效管理实施中,企业越来越走入了一个“重考核,轻管理”的误区,在考核上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各种繁文缛节,但在绩效面谈、改善提升等环节却敷衍了事匆匆应付,从而导致绩效管理走偏了。

就如同德勤和埃森哲们所意识到的,绩效管理方式应该更加实时,更加个性化,应该把重点放在促进今后表现上,而非评估过去。

所以,绩效管理应该从年度考评逐步走向实时考评。

在德勤的改革中,有两个是特别值得我们成长型企业借鉴的,一是化繁为简,把考评的权力还给直接管理者;二是要求管理者每周跟员工面谈一次,随时告诉员工他的表现如何,他应该怎么做。

当然,这意味着我们在管理者的选择和提升上需要更加慎重,真正以领导能力为标准来提拔干部,而不是仅仅只看他的个人能力和业绩。

管理做对了的时候,一切其实就很简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