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体质学说到方病演变(一)

 魔力晏 2015-08-24

从体质学说到方病演变(一)

精彩内容                            

作者简介:

苏强,黄煌教授博士,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中医科主任,江苏省333工程人才,世中联量效委员会委员,江苏省青年中医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活血化瘀委员会委员。

一、享饕餮聊心得

我今天选的题目是——“从体质学说到方病演变”选这个题目的原因是,黄煌老师学说的基础是体质学说,其中“方病人”的三角研究,貌似是个有固定套路的死三角,但实际因为人在变、体在变、病在变实际则灵活多变,千变万化。

二、结缘经方之路

(一)初出茅庐,信心受挫

故事要从08~09年说起,那个时候我刚离开校园,当时天真的想,看病就用方剂学书上的方子呗,方剂学把中药君臣佐使的配伍都说透了嘛。比如有的时候你用了热药,就要设计寒药把热药的热性抵消一些,起到平衡和减轻偏性的作用。方说吧小青龙汤用来治咳嗽书上说了,你不是怕姜辛味夏过燥过热吗没事有了这个芍药敛阴的性质使得热药不会引起进一步伤阴的症状,对于初出茅庐的我,除了觉得这种解释太完美完全不会多想在安全得到保障的基础上我就拿了这些教科书上的东西上临床了。

回头想想当时有几个典型的理念:发热喉咙痛用银翘散,乏力用补中益气汤,肺炎用鱼腥草金荞麦,失眠就夜交藤合欢花酸枣仁,腰酸肾气丸,怕冷右归丸。我真的很想说一声中医,用你so easy

后来我踏进医院住院部开始管床的那一刻起,我满怀着运用中医这把神器,帮助我所主管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完胜单纯西医治疗组的憧憬。运用中药,我一定能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提高病人的恢复速度!在呼吸科管床时我用上了清热解毒法、宣表透热法等等复方组合,按照自己脑子里想象的病机,开始治病。而令我伤心绝望的是,我诊治病人的住院时间并没有比别人缩短......

(二)博采众家,崭露头角

我下定决心从基础理论开始从头学起并开始看很多名老中医之路,各家名医经验,治病经验,包括方药的经验,按照自己的想象挂钩病机,总结间接经验

拿着这些经验,和学到的一些诊断方法,我重新披挂开方果不其然,功夫在于积累,当我上临床两三年后,居然能治疗些非常疑难的病例涤痰汤联合龙胆泻肝汤治疗重症带状疱疹、下气汤治疗帕金森证颤抖,把人家千年便秘解决了、潜阳封髓丹治疗成功了一例当时是一个舌癌的晚期,得到了正常控制而且一直到现在都非常好、还有阳和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升阳益胃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血府逐瘀汤治疗顽固性失眠等等。

(三)混沌迷茫,经方召唤

虽然小有成就但是自己总感觉不通透为什么有的时候中,有的时候不中有的时候这个方法有效了,有的时候又没有效了而有人说了这个要积累,这个要经验,对这个药的把握要沉淀那我想,可能就是这样子吧,中医十年不出门直到我接触到黄煌老师的体质学说一切变得不同起来。

    (四)拜师跟诊,惊艳膜拜

考了黄老师的博士之后,发现黄老师很多时候是一眼定方的患者的神态语气情绪动作都是黄师可以拿捏的诊断点,再配合补充式提问和舌、腹、脉诊,方子往往很快就出来了。黄师这个望诊的水平给了我很大的冲击。有的时候他从病人的口气,从他的身体肌肉骨骼皮肤的特点,和他所患的这个疾病,能够提炼出很多东西。此外,诊断快,处方果断,加减绝少鉴别点明确都是黄师门诊的鲜明特色。我当时就想,这些个精练的处方,一定是对病机抓住的很准换做我用了五苓散还在想要不要再加个车前子啊,要不要再加个牛膝啊,腰有点酸要不要再加个菟丝子啥的。这个给我启发很大,坚定了我跟着黄老师学习经方的信心

三、实例立体展现 

    桂枝体质,顶层剖析黄老师十大类方里面特别喜欢用林黛玉这个人来说明一个体质,叫桂枝体质。桂枝体质一些特点:“体型偏瘦,皮肤细腻,肌表湿润,腹平肌紧,唇淡或暗”,这几个字虽然好像和教科书差不多,但是临床使用起来会有明显的区别简便易行。

第一个这个人是胖还是瘦比如说前几天游泳的冠军,肌肉就很紧实,但是骨架是小的,腿是细的,那样的病人我们一看,用桂枝的几率就非常的高,如果触诊肌肉很紧张,最终可能合并用柴胡。第二个肤是白的还是黄的,也是客观能看到的。第三个肌表是否湿润,这个靠摸了,出不出汗的诊断在黄老师简单方便,把脉之前手一摸,手臂是不是像滑石粉覆盖一样的光滑,还是粗糙的,粘滞的。粗糙的皮肤桂枝剂你可能就不会考虑了,可能麻黄剂,葛根剂,如果是干燥的,它就可能是其它的方证,比如是当归,那当归的药证就出来了,很方便。当然还要继续往下摸,摸到肚子,第四个看腹部是否平坦,一压这个肌肉表面是不是有点紧,内里肌力不足的,这样你对腹部的一个把握,从上到下,一个很规律的状况。这是标准化的一个流程,舌诊:患者舌头一伸,舌体的动作是不是柔软,舌面是淡的还是暗的,有没有湿润的,苔是怎么样的,就出来了。那么这个时候再把手一伸,一摸这个脉,轻轻一按是不是有的,那么桂枝脉的特点,就是“柔弱”两个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