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文物典藏之瓷器篇(宋、辽金)3

 芝润斋 2015-08-26
青白釉瓜棱执壶 宋
高24.5厘米 口径6.2厘米 足径8.6厘米
壶口微敞,外口沿下与肩部连一曲柄,另一侧为一细长微曲的壶流,流下部有一划花纹饰,长直颈。腹部为八瓣瓜棱形,圈足,足微外撇,素底无釉。通体施青白釉,釉色青中泛黄,釉质光亮,透明度好。肩部有一圈明显的上下合范模印。壶带盖,盖为盘形,凹处有一钮。
此壶为北宋早期烧制的一件作品。


[转载]中华文物典藏之瓷器篇(宋、辽金)

青白釉划花瓶 宋
高31.7厘米 口径4.6厘米 足径9.6厘米
清宫旧藏
瓶直口,短颈,溜肩,肩以下渐收,圈足素底。瓶外口凸起弦纹一道,瓶身刻花,花叶用旋涡纹表现,肩及足上各刻弦纹两道。里外施青白釉,积釉处呈水绿色,釉不至底,釉面开碎片纹。此瓶器型大而完整,为景德镇青白瓷中罕见的器物。


[转载]中华文物典藏之瓷器篇(宋、辽金)

青白釉印花盘 宋
高3.8厘米 口径16厘米 足径5厘米
清宫旧藏
口微敞,錾铜边,浅弧壁,圈足。内口下印一圈回纹边饰,盘壁凸起六直线将其分成六格,每格分别印有牡丹、菊花、梅花等四季花卉,底印一折枝牡丹。胎体轻薄,里外施青白釉。
盘里凸起直线纹装饰,为仿金属器具造型。景德镇窑烧制的青白瓷印花盘、碗,其印花纹饰均为阳纹,绝大多数印于盘、碗的里部及盒盖上面。此盘采用覆烧方法,为仿定窑之作。这种装烧方法,大大增加了产品的产量,曾一度使景德镇窑装烧青白瓷形成风尚,并影响到江南地区的很多瓷窑。由于其在原料选择、制作工艺及装饰纹样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水平,因而也被宫中收藏。



[转载]中华文物典藏之瓷器篇(宋、辽金)

青白釉注壶、注碗 宋
通高24厘米 碗口径17厘米 碗足径9.8厘米
壶直口,溜肩,肩腹之间有明显的棱角。圆腹,圈足。配有狮形钮盖,造型挺秀,棱角分明。通体施青白釉,釉面有明显的片纹。肩部饰划花缠枝牡丹。注碗呈六瓣花口,腹部与花口相对应饰六条凹线,圈足。注壶置于碗内,碗口刚好与壶的肩部相齐。此套器物为宋代温酒器具,温酒器最早见于唐代,称执壶,根据唐代文献记载,称之为“注子”。五代、宋代注壶、注碗为盛酒和温酒的配套酒具,饮酒前先将酒壶置于注碗中,碗中盛热水用于温酒。这种注壶、注碗南北方都有烧制。陕西耀州窑、江西景德镇窑、安徽繁昌窑都有产品传世。其中以景德镇窑所烧造型丰富,数量居多。


[转载]中华文物典藏之瓷器篇(宋、辽金)

龙泉窑杯 宋
高5.1厘米 口径8.3厘米 足径2.6厘米
杯花口,杯身呈鸡心状,腹部较深,底心有鸡心状突起,高足小巧,足心有乳突状物。器壁满刻菊瓣纹。青灰色釉,柔和雅淡。此杯形体小巧,玲珑别致,制作精细。


[转载]中华文物典藏之瓷器篇(宋、辽金)

龙泉窑“河滨遗范”盘 宋
高4.1厘米 口径16厘米 足径5.1厘米
清宫旧藏
盘口呈五花瓣形,盘底坦平,小圈足。胎体厚重。里外施满釉,足内无釉。内心印阴文“河滨遗范”四字,这在龙泉窑制品中较为常见。盘内壁划有五道白色花瓣纹为饰。此盘造型精巧,为龙泉窑代表性之作。




[转载]中华文物典藏之瓷器篇(宋、辽金)

龙泉窑三联洗 宋
高1.8厘米 口距7.5厘米 足距5.4厘米
三只小洗口部以茨菇叶联为一体。洗敞口,腹较深,平底,小高足,足底露胎。釉色浅灰,釉面有网状开片纹。三只小洗无论造型、尺寸、釉色均相同,构成一个整体。造型奇巧,匠心独具。

[转载]中华文物典藏之瓷器篇(宋、辽金)
龙泉窑鼓钉三足洗 宋
高6.8厘米 口径17.8厘米 足距14.5厘米
洗口内敛,圆腹,洗心较为坦平,腹下承以三兽头足,底心为一小圈足,圈足不落地,显露胎骨。里心施釉,釉色润泽明亮。洗身上下各凸起鼓钉纹一周,上层鼓钉十五个,下层十四个,鼓钉处有带状凸起弦纹为饰。此器造型别致,古色古香,是龙泉青瓷的名贵之作。

[转载]中华文物典藏之瓷器篇(宋、辽金)

 

龙泉窑三足炉 宋
高9.6厘米 口径12.1厘米 足距8.2厘米
清宫旧藏
此炉的造型是仿照周代青铜器鬲的形式烧制,敞口,折沿,短颈,圆腹,下承以三足,其绝妙之处在于炉之颈、腹通过曲直的线形对比,突出了器物饱满圆润的特点。炉的腹部至足部凸起的三条棱线,逼真地模仿了铜器的出筋的装饰效果。此炉为柔润如玉的梅子青色,深浅适度;其釉的色泽和质地美代表了中国历史上青釉烧制的最高水平。


[转载]中华文物典藏之瓷器篇(宋、辽金)

龙泉窑青釉鸟食罐 宋
高3.9—1.5厘米 口径5.3—2.4厘米 足径3.2—2.1厘米
鸟食罐是用来喂鸟的器具。汉代始就有烧造。宋代龙泉窑也曾生产过,器型丰富多样,有小罐形,椭圆形,浅碟形等,造型秀美灵巧,生动有趣。纹饰刻划精细,器身有菊瓣纹,莲瓣纹、线纹,也有在器身印金玉满堂、长命富贵等吉祥语的,还有鼓钉式等。釉色柔和滋润,深浅有别。器底一般为平底,露胎骨。

[转载]中华文物典藏之瓷器篇(宋、辽金)

 

龙泉窑刻花塔式瓶 宋
通高20.4厘米 口径9.3厘米 足径9.3厘米
瓶为塔形,直口,圈足,沙底。器身有五层装饰,第一、三层各刻莲瓣纹一周,第二层刻坚道纹一圈,腹部则刻有兽穿花纹饰,近底处刻上仰莲瓣纹一周。肩部堆贴七个青蛙形装饰。瓶盖直口,平沿,顶部莲花形,沿上堆贴六个带座佛像,形象小巧生动。通体青釉,有开片纹。整个器物造型古朴稳重,雕塑精美,融雕塑、刻划等技法为一体,体现出龙泉制瓷匠师们的高超技艺。


[转载]中华文物典藏之瓷器篇(宋、辽金)

龙泉窑七弦瓶 宋
高31厘米 口径10.4厘米 足径11.3厘米
瓶盘口,细长颈,溜肩,扁圆腹,圈足。有凸起弦纹七道。通体施粉青色釉,釉色柔和淡雅,温润如玉,釉面开金丝片纹。此器瓶身修长,造型古朴,美观大方,是龙泉窑瓷器中的精品。

[转载]中华文物典藏之瓷器篇(宋、辽金)

 

龙泉窑双凤耳瓶 宋
高17.5厘米 口径5.7厘米 足径6.3厘米
清宫旧藏
瓶平口,细长颈,折肩,颈部两侧各凸起一凤形耳,瓶身为直筒形,圈足,足部露胎。釉色为莹润明亮的梅子青色,通体开碎纹片。双耳瓶是在颈部两侧附贴双耳,创烧于隋代,宋代南北瓷窑普遍烧制。有贯耳、环耳、戟耳、兽耳等多种式样。凤耳瓶、鱼耳瓶是龙泉窑特有的作品,流行于南宋。这种瓶可用以盛水或插花,亦可作为陈设用瓷。传世或出土器甚多。


[转载]中华文物典藏之瓷器篇(宋、辽金)

哥窑盘 宋
高2.7厘米 口径15.6厘米 足径5.7厘米
清宫旧藏
盘直口,口部微内敛,盘心凹进弦纹一道,圈足。通体施米色釉,底足一周露黑胎铁足。釉面满布开片,较大的黑色开片内间细小的黄色纹片,黑、黄纹线纵横交错,变化万千,雅趣天成。以高倍放大镜观察,釉质内多微小气泡,如珠隐现,宝光内蕴,形成一种温润如玉的视觉效果

 

[转载]中华文物典藏之瓷器篇(宋、辽金)

哥窑八方杯 宋
高4.5厘米 口径8.6厘米 足径3厘米
杯口为八方形,圈足,腹较深。里外施灰青色釉,釉面布满黑、黄两色大小纹片,口沿釉薄处隐露褐黄胎色,足边无釉,呈铁黑色,即文献中所谓的“紫口铁足”。



[转载]中华文物典藏之瓷器篇(宋、辽金)

哥窑八方小碗 宋
高4.2厘米 口径7.8厘米 足径2.8厘米
清宫旧藏
碗八方形,口微外撇,弧壁,瘦底,八方形圈足,足微外撇。里外施满釉,仅底足露胎呈黑色。通体开纹片,外壁开片较大,内壁开片细碎。此碗造型新颖雅致,折角棱线分明,线条宛转自然,为哥窑器物中的珍品。


[转载]中华文物典藏之瓷器篇(宋、辽金)

哥窑戟耳炉 宋
高5.3厘米 口径7.5厘米 足径5.7厘米
清宫旧藏


[转载]中华文物典藏之瓷器篇(宋、辽金)

哥窑胆瓶 宋
高13.8厘米 口径2.5厘米 足径4.5厘米
清宫旧藏
直口,长颈,溜肩,鼓腹,圈足。釉色为灰青,足边无釉,涂有铁锈红色汁,釉色温润清雅,釉面布满大小纹片。大纹路多呈黑色,犹如铁线,小纹路细浅,呈黄色,恰似金丝,纹片大小交织,深浅相间,犹如金丝铁线附于瓶体之上。胎泥细腻,为典型的传世哥窑佳品。


[转载]中华文物典藏之瓷器篇(宋、辽金)

官窑葵瓣口盘 宋
高3厘米 口径15.6厘米 足径5.7厘米
清宫旧藏
盘六花瓣口,盘心坦平,圈足上宽下窄。里、外及底心满釉,开赭色纹片,体现了官窑器的另一种造型特征。


[转载]中华文物典藏之瓷器篇(宋、辽金)

官窑盘 宋
高3厘米 口径14.6厘米 足径9.4厘米
盘口稍外撇,里心坦平,浅圆腹,折底,圈足浅而宽。通体青釉,釉质厚润光洁,开细碎片纹。底有六支钉痕,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底部刻有一个清晰的“古”字。其意义何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此盘造型端正、稳重,线条流利,简朴、平淡而又清逸、典雅,不失为官窑的一件上乘之作

[转载]中华文物典藏之瓷器篇(宋、辽金)
官窑八方委角洗 宋
高4.8厘米 口径18.7厘米 足径11.2厘米
清宫旧藏
洗敞口,为八瓣形花口,浅腹,腹壁斜向内敛,近底处微微折收,浅圆足。器身以凸凹的曲折线条作修饰,器里、外及底部满施青釉,釉面平滑,釉质细润光泽,自然开裂的纹片向四面八方交织成网络。官窑片纹比哥窑片纹开得大,并更为稀疏一些,比汝窑器的片纹则更清晰,尤其是层层叠叠的冰裂纹,更是特色独具。此洗造型优美别致,片纹特征突出,是官窑中的珍品。


[转载]中华文物典藏之瓷器篇(宋、辽金)
官窑大瓶 宋
高34.5厘米 口径9.9厘米 足径14厘米
清宫旧藏
瓶直口,长颈,口以下渐广,硕腹,圈足。口部凸起弦纹一道,其余部位没有装饰。通体施釉,器身开大片纹,底部纹片较细碎。这件大瓶形体硕磊,器型端正典雅,庄重古朴,釉面光滑润泽,在以碗、盘、洗等造型为主的官窑瓷器中实为精品。
[转载]中华文物典藏之瓷器篇(宋、辽金)
官窑弦纹瓶 宋
高33.6厘米 口径9.9厘米 足径14.2厘米
清宫旧藏
瓶洗口,颈细长,扁腹,圈足高窄,两边各有一长方形扁孔可供穿带用,颈部及腹部各凸起弦纹三道。里、外及足内满釉,天青色釉,釉面开有大纹片,黑胎厚重。此种大瓶在宋代官窑中极为罕见,釉质莹润,造型古朴,是难得的精品。此瓶和所有的官窑器物一样,利用釉的流动,口边只挂极稀薄的釉,薄釉处透出略带紫色的胎骨,足部无釉则呈铁色,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官窑“紫口铁足”的典型特征。是一通体为天青色的弦纹瓶,配上紫口铁足,既可避免色彩上的单调感,富有古朴、稳重的情趣。

[转载]中华文物典藏之瓷器篇(宋、辽金)
黑釉剔划花梅瓶 西夏
高38厘米 口径5厘米 足径10厘米
瓶小口,短颈,折肩,硕腹,瘦足。通体施酱黑釉至近足部,浅圈足。胎釉较粗糙,纹饰布局不对称,并有重叠,一面为花形开光,里饰剔花折枝牡丹一组,开光外海水纹为地子。另一组一半为剔花折枝牡丹,另一半开光划缠枝花纹与前一组剔花折枝牡丹纹相重叠,可见是制瓷工匠未经设计随意而画的。此瓶从造型,制作方法和纹饰上看,是宁夏灵武窑的产品。灵武窑属北方窑系,是一个综合性瓷窑,烧瓷品种丰富。从装饰风格来看,与河北磁州窑接近,其中划花,剔花中以折枝,缠枝牡丹最多,其次为卷枝纹,荷花纹,几何花纹和梵文。折枝花多在器物开光内出现,以海水纹地衬托花纹是该窑装饰的一个特点。

[转载]中华文物典藏之瓷器篇(宋、辽金)
三彩小碟 辽
高3.1厘米 口径12.2厘米 足径7.5厘米
碟撇口,浅腹,浅圈足。外部显露红色胎体,里部施有绿釉,内壁两道弦纹内施带状黄釉一周,十分醒目,碟心刻划肥硕兔子一只,正在回首跳跃,双目点以褐彩,尤为传神,间饰土坡,草丛,美丽生动。

[转载]中华文物典藏之瓷器篇(宋、辽金)

三彩印花菱花盘 辽
高2.5厘米 口径25.5×14.5厘米 底径21×10厘米
盘呈四瓣菱花式,口沿外折,浅式,平底。底素胎无釉,盘里施黄,绿,白三彩。口沿印有一周卷枝纹,施绿釉,盘内壁施黄釉,盘里心为白釉,釉下有印纹装饰,在白釉上又施黄绿彩。造型独特。设色淡雅,为辽瓷中有代表性的器物。

[转载]中华文物典藏之瓷器篇(宋、辽金)
白釉黑彩罐 辽
高38.5厘米 口径19.7厘米 足径15.8厘米
罐口沿外卷成唇状,短颈,丰肩,鼓腹,平底,造型古朴端庄,胎体粗糙而坚硬,施有一层白色化妆土,外罩白釉,釉色白中闪黄,肩部两道弦纹间刻划水波纹一周,腹部为主题纹饰,刻划缠枝牡丹纹,三朵盛开的大牡丹花繁叶茂,充满生机,花纹中划有篦划纹,纹饰间涂以黑色釉彩,形成黑地白花,更加突出了主题纹饰。

[转载]中华文物典藏之瓷器篇(宋、辽金)

钧窑紫釉盘 宋
高3.6厘米 口径17.6厘米 足径6.4厘米
清宫旧藏
盘口外撇,折腰,圈足。里外满釉,里为月白色釉,口沿及器外为玫瑰紫色釉,足边无釉,釉面有“蚯蚓走泥纹”。


[转载]中华文物典藏之瓷器篇(宋、辽金)

钧窑蓝釉紫斑盘 宋
高3.2厘米 口径18.1厘米 足径7.8厘米
清宫旧藏
敞口,折沿,圈足。口沿,足边釉薄处呈酱色,盘面为天蓝色底釉,上面点缀着几块玫瑰紫色釉斑块,仿佛湛蓝的天空一轮明月,一片孤云飘来,欲遮未掩,虽然画面仅寥寥数笔,却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转载]中华文物典藏之瓷器篇(宋、辽金)
钧窑蓝釉钵 宋
高14.6厘米 口径17.9厘米 足径7.9厘米
清宫旧藏
敛口,鼓腹,圈足。天蓝釉,口沿及足边釉薄处为酱黄釉。
 
[转载]中华文物典藏之瓷器篇(宋、辽金)
钧窑月白釉瓶 宋
高27.5厘米 口径4.9厘米 足径7厘米
清宫旧藏
瓶口微撇,长颈,颈部上宽下窄如喇叭,圆腹,腹部下垂,圈足。通体为月白釉,足边无釉。

[转载]中华文物典藏之瓷器篇(宋、辽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