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战国130余个国家之074--080【鄟国、祝其国、姒国、蓐国、佟国、泉国、过国】

 龘龘清欢 2015-09-03

鄟国鄟国,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位于今山东省郯城县沭河以东部分、临沭县石门乡部分和江苏省东海县温泉镇的部分村庄

 


过国

鄟国,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位于今山东省郯城县沭河以东部分、临沭县石门乡部分和江苏省东海县温泉镇的部分村庄。


历史沿革 折叠 编辑本段

鄟国非常弱小,所以现在很少有史料提及这个国家。但《谷梁传》记载,鲁成公于在位的第六年(前585年)灭掉了鄟国:"成公六年...二月辛巳,立武宫。立者,不宜立也。取鄟。鄟,国也。卫孙良夫帅师侵宋。"

祝其国祝其国,春秋时的一个诸侯国,疆域包括今天江苏省赣榆部分和东海、新浦部分村镇。  国都位于今江苏省赣榆县西部班庄镇古城村,春秋末期灭于鲁,为鲁国祝其大夫封邑。汉代于其旧址设祝其县。

    祝其国名源于祝其山,祝其为人名抑或地名无考。莒灭祝其,楚灭莒。秦置祝其县,属东海郡。“祝其”二字,东海尹湾西汉师饶墓出土之竹简为“况其”,一般认为祝其为误传,实际上“况”古时应读“Zhu”,“三打祝家庄”古版图书也为三打“况”家庄。由于民间口耳相传,为避免误读,后世才把“况”改“祝”。祝其国都和祝其县城就是今天的班庄镇古城村。祝其山海拔225米,发源于祝其山的祝其河东流入海,即为现在的老朱稽河。

姒国资料缺

蓐国

蓐(rù)国,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国君为姜姓,位于今山西省闻喜县一带,被晋国所灭。


历史起源 折叠 编辑本段

蓐国源自夏代的骀国,骀国后裔自周武王时封于蓐,建立蓐国。

说起蓐国不得不谈及骀国。炎帝姜姓,其分衍的支国有十三:怡国、伊国、纪国、淳国、甘国、州国、舟国、骀国、戏国、向国、薄国、列国、赖国。《左传·昭公九年》有载:"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 即周景王十二年(公元前533年),周天子派詹柏伯遣责晋国说:"我们在夏代由于社稷的功劳,魏国、骀国、芮国、歧国、毕国是我们的西部领土。"骀国为姜姓国君,但至后期有人以封国为姓,是为台姓。历史学家田昌五先生认为:"邰骀就是古之有邰氏。也可解为台姓之骀国,在今山西省闻喜县一带。"而骀国的后人,以"沈、姒、蓐、黄为封国",均在闻喜境内。今横水,就是昔日的蓐国的发源地。

因蓐国国小地狭,未得发展,便于春秋早期被邻近强国晋国所灭。


佟国资料缺

泉国  资料缺

过国

关于过国兴衰传说,民间流传甚盛。据传,禹将王位传给儿子启,启死后又传给儿子太康。太康一味享乐,田猎无度,过着淫湎康乐的生活,使夏王朝陷入分崩离析之中。东夷人首领后羿(传说曾弯弓射九日)迅速西进,并采取"因夏民以代夏政"的政策,夺取了政权。

后羿执政后,自恃善射,四出游猎,"不修民事"委政于寒浞,寒浞"行媚于内而施赂于外"骗取信任。终于有一次趁后羿外出打猎,将其谋杀,夺其王位,占其妻妾。后又派儿子浇追杀了帝相,将浇封于过国,史称"过浇"。

后来,太康的侄孙子、帝相的遗腹子少康长大成人后,联合原夏朝贵族靡,将寒浞攻灭,并准备灭浇。但浇力大无比,勇猛过人,硬攻较难。少康先派大臣女艾到过国,作为内应,然后设计智取。

浇尚不知寒浞已死,仍带着人马出外游猎。他自恃奇能,常常故意只将野兽射伤,然后穷追,直到追的野兽力竭而死。这次他又故技重演,将一只花鹿射伤后急起穷追,追出几十里路后,花鹿窜进了海边丛林中。但这次在林中等待他的不是垂死的花鹿,而是少康派来的"猎人"和几十条猎犬,这些猎人、猎犬一拥而上,将浇团团围住。此时浇经过几十里路的狂跑,身边又无一随从,勇力大减。一番搏斗后,终寡不敌众,被"猎人"杀死,并割去首级。浇的人马赶到,只好收拾起无头尸一具。随之少康的夏军也赶到,浇兵见势,不战而降。寒浞、过浇篡夏四十年,到此结束。

现在莱州市有的地名或村名仍存有浞、浇的遗迹,如"过西","浞河","浞里","浇冢"等。

如今过氏分布于安徽巢湖含山县城附近。


《左传》记载 折叠 编辑本段

《左传·哀公元年》记载:昔有过浇杀斟灌以伐斟鄩,灭夏后相,后缗方娠,逃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为仍牧正。惎浇,能戒之。浇使椒求之,逃奔有虞,为之庖正,以除其害。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诸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使女艾谍浇,使季杼诱豷。遂灭过、戈,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