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张恩昌|裕瑞的爱犬茉莉和红学悬案

 金品之文集 2015-09-09
第164期 | 裕瑞的爱犬茉莉和红学悬案(上) 
原创 2015-08-30 张恩昌 武英书画  
作 者:张恩昌

最近,对清代裕瑞的《萋香轩文稿》和《枣窗闲笔》又起争论,说是其真伪关乎红学大厦的安危云云。
裕瑞的《枣窗闲笔》收有多篇评论《红楼梦》续书的文章,他也因此被称为研究《红楼梦》续书第一人,书中“闻诸前辈姻戚言”,留下有关曹雪芹的珍贵史料。
今年5月,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重印《萋香轩文稿》(此稿为台湾潘重规旧藏,1966年香港中文大学影印出版,2010年出现在嘉德春拍),孔夫子网商家对这本新书的宣传语为“颠覆红学的关键物证”;7月29日,中华读书报发表韦力先生访谈《〈萋香轩文稿〉Vs.〈枣窗闲笔〉:红学史一大悬案再检讨》;8月5日,高树伟先生再发表回应文章《与韦力商榷:红学史大悬案》。这两篇文章也都发表在中华读书报微信平台。
去年,保利上拍了一幅与裕瑞相关的绘画,上有裕瑞亲题长诗,这一资料未见争论双方提及。笔者略作研究,撰成此文,请方家指教。
据笔者看到的资料,《萋香轩文稿》与裕瑞各个时期各种面貌的可靠笔迹皆明显不同,《枣窗闲笔》与裕瑞较晚期的行草书风格基本一致;另外,争论双方都引用也都疏忽的一个问题是,有裕瑞题诗的畲嘉惠《鬼趣图》上张问陶题诗,是李玉棻所书,而非张问陶。

1保利拍卖佚名《梅石犬戏》与裕瑞

2014年8月,保利27期上拍了一件佚名《梅石犬戏》。画面主体是一条白底黑花小狗,以梅花、湖石为配景,品相较差,题诗、钤印皆有残损,诗上钤印三方,分别为“江南春”、“思元主人”和“莺思蝶梦”。图右下一印,曰“怡于所遇”。无画家款,左下角二印,一印曰“臣■贞”,另一印不辨,“■贞”或即画家之名。
保利拍卖佚名《梅石犬戏》,纸本设色,109×54cm。
裕瑞(1771-1838),宗室,号思元主人,豫亲王多铎五世孙,和硕豫良亲王修龄次子,母嫡福晋富察氏。乾隆六十年(1795)封不入八分辅国公,历镶白旗蒙古副都统、镶红旗满洲副都统、正白旗护军统领等。嘉庆十四年(1809),因故革职,两年后起用,嘉庆十八年(1813)第二次革职,发往盛京,“永不叙用”,次年被永久圈禁。裕瑞学识渊博,工诗善画,曾绘制西洋地球图,通西蕃语,能用唐古特字译校佛经。有《思元斋全集》,收入《萋香轩吟草》、《樊学斋诗集》、《清艳堂近稿》、《眺松堂赋钞》、《草檐即山集》、《枣窗文稿》、《东行吟稿》等。
在《梅石犬戏》上,裕瑞署:“戊辰四月上澣,思元主人题于萋香轩之南窗。”戊辰即嘉庆十三年(1808),对照裕瑞经历,正是其得意时。

2裕瑞对爱犬茉莉一咏再咏

裕瑞在《梅石犬戏》上的题诗,见载于《清艳堂近稿》,而在《清艳堂近稿》中又多出一条诗引,云:“余畜一小狗,驯甚。前卷已有与紫骝同咏之什,马齿久衰,狗则犹是也。兹复制长歌以志夙爱云。效梅村体二十二韵。”

因画上题诗残损,姑对照诗集,录长诗如下:

骥不称力称其德,小畜驯良尤难得。
我有尨儿剧可怜,浑身白质花章黑。
黑毳连钱缀墨毬,美人发泽争漆髹。
白氄垂丝耀金线,西戎天马压狐裘。
虎吻方圭顶圆璧,双瞳媚湛凝金珀。
丹舌微渲鹦鹉腮,肪腴平负河鲀脊。
品高性慧默不哗,嗤秦一骨競相牙。
会心远胜卖杏虎,可意何输解语花。
好洁时防毛渍垢,露坂泥阶未轻蹂。
连阴镇日不出门,氍毺恐印梅花禸。
青鹯白雀多狼贪,乞馀不足犹眈眈。
斯犬从来愧饕餮,腥秽染指舌先舑。
偶曝朝暾傍林篠,翠阴瞥看於菟小。
待人如疏意更亲,有事琴书曾不扰。
神情容与太饶姿,穿花卧月尽相宜。
未肯随声輙追吠,足际髟髟生长氂。
八载得时方乳穉,轻拾照乘疑天赐。
纸帐围衾每抱眠,鸾刀缕脍恒亲饲。
短喙诗称是歇骄,波斯赤虎隔洋潮。
此非仙客携云路,定係星精禀斗杓。
何事宁馨爱如子,人物同缘良有以!
不歌西旅贡金獒,且学东坡赋乌嘴。

笔者注:‘容与’刻本误为‘客与’,据画上诗改。

上诗诗引中所谓的“前卷”,是指编于《清艳堂近稿》之前的《樊学斋诗集》。所谓“与紫骝同咏之什”指载于《樊学斋诗集》中的《余得一枣骝马,雄骏健步,又有一黑白花狗,名茉莉,花纹甚圆,且解人意,因赋二诗》,诗云:

大宛龙媒异,良朋自远将。
雄姿矜凤耸,骏步逐云翔。
最耻遭群策,时思效寸长。
九方如睠顾,八尺细平量。 
珍爱金铃系,花阴昼卧时。
草行疑玉兔,毬搏似猱狮。
顾盼生新趣,憨戏骋俊姿。
蒙茸翻雪墨,圆壁样偏奇。

从两诗可知,这条小狗名叫“茉莉”,它懂事、爱洁,裕瑞“爱如子”。诗中“黑白花狗”、“花纹甚圆”、“浑身白质花章黑”等对小狗特征的描述与画中一致,可知画中所绘,就是“茉莉”。

裕瑞《清艳堂近稿》刻于嘉庆戊辰(1808),根据题诗在《清艳堂近稿》中的位置——此诗前一首诗题中称“二月二十六日”,后面几首有称“清明前一日”和“戊辰夏日”者,可推断此诗大约作于三月到四月初之间,与画上所署的“戊辰四月上澣”正好相合。

3图上题诗与《近稿》“自录”笔迹接近

裕瑞书法稀见,而《清艳堂近稿》是写刻本,并且明确标注“此卷自录”。
裕瑞在写刻本《清艳堂近稿》中明确写明“此卷自录”(见红圈内)
《近稿》有刘墉所写序文,对照刘墉的存世真迹,可见写刻本《近稿》的字体虽有失真,但整体上忠实于书写者的真迹。另外值得庆幸的是,画上年款与《近稿》同年,都是1808年,正可参考。
《清艳堂近稿》中刘墉所书序言
下面几图,是裕瑞在《梅石犬戏》和《近稿》中为“茉莉”的同一首书诗,都书于1808年,有些字几乎完全一致,如“良”、“傍”、“双”、“携”、“称”、“学”、“顶”等,两证不诬。
《梅石戏犬》上的裕瑞书诗,1808年
写刻本《清艳堂近稿》中的裕瑞书诗,1808年


第165期 | 裕瑞的爱犬茉莉和红学悬案(下) 

原创 2015-09-08 张恩昌 武英书画  
作 者:张恩昌 

4《萋香轩文稿》与裕瑞写刻亲笔不同

关于《萋香轩文稿》与《枣窗闲笔》孰真孰伪,争论双方都提到《清代诗文集汇编》所收裕瑞的几种集子,还对比了其中裕瑞自录自序的亲笔,但却得出相反的结论——《萋香轩文稿》的证真方认为其笔迹与《萋香轩文稿》一致,《枣窗闲笔》的证真方则认为其笔迹与《枣窗闲笔》一致。
《清代诗文集汇编》共收裕瑞诗文集九种:《萋香轩吟草》(1802)、《樊学斋诗集》(1805)、《清艳堂近稿》(1808)、《眺松亭赋钞》(1810)、《草檐即山集》(1811)、《枣窗文稿》(1812)、《沈居集咏》(1828)、《东行吟钞》(1829)、《枣窗文续稿》(1830)。
其中《萋香轩吟草》、《樊学斋诗集》、《眺松亭赋钞》三种没有明确为自录或自序的文字,其它六种胪列如下:《清艳堂近稿》已见上期。以下分别是《草檐即山集》、《枣窗文稿》、《沈居集咏》、《东行吟钞》和《枣窗文续稿》的书影。

△裕瑞《草檐即山集》(1811)书影

△裕瑞《枣窗文稿》(1812)书影

△裕瑞《沈居集咏》(1828)书影

△裕瑞《东行吟钞》(1829)书影

△裕瑞《枣窗文续稿》(1830)书影

以上的裕瑞亲笔有楷书和行草,但无论何种字体、年代早晚,与《萋香轩文稿》都不相同。但是,裕瑞的晚期行草书与《枣窗闲笔》大体接近。

△《萋香轩文稿》书影,选自嘉德图片及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的《萋香轩文稿》

△裕瑞《枣窗闲笔》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出版

另外,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藏有裕瑞《参经臆说》稿本,是裕瑞“居沈”后的著作,为裕瑞亲笔,非抄胥代者,书法风格也与《枣窗闲笔》一致。

△裕瑞《参经臆说》稿本,国家图书馆古籍部藏

5《萋稿》字体不同于《蝶仙图》题跋

一个人会有多种书法面貌,早中晚期往往有较大区别。《萋香轩文稿》上有“嘉庆八年”(1803)的明确年款,时年癸亥,裕瑞三十三岁,而《枣窗闲笔》一般认为是裕瑞较晚期的作品,访谈把二者拿来对立比较,下了一个“此真彼必假、彼真此亦必假”的绝对判断,似乎并不恰当。只有把年代相近的笔迹拿来比较,才会更有说服力。
裕瑞传世作品中,还有一件《蝶仙图》题跋,写于“癸亥孟秋”,和《萋香轩文稿》的署年相同。比较二者,风格差别明显。如此一来,如确定一者为真,另者即可判假。

△裕瑞《蝶仙图》题跋,嘉德2012秋拍

6《萋稿》字体不同于《临鬼趣图》题诗

无独有偶,裕瑞还有一件书法存世,即题畲嘉惠《临罗两峰鬼趣图》,书时甲子(1804)二月,晚于《蝶仙图》题跋不过半年,二者的用笔和结体非常近似。但却与《萋香轩文稿》明显不同。

△畲嘉惠《临罗两峰鬼趣图》之裕瑞题诗,著录于铃木敬《中国绘画总合图录》第四册,嘉德2009年春拍,纽约苏富比2012年秋拍

7《鬼趣图》后张问陶诗实李玉棻所录

论证《萋香轩文稿》和《枣窗闲笔》真伪的正反双方都提到畲嘉惠《临鬼趣图》上的张问陶题诗。
《枣窗闲笔》的证真方(黄一农和高树伟先生)根据《鬼趣图》册之张问陶题诗后的跋文:“乙亥曾观两峰原本,丙子得此,追忆创作之时,未免阅世过深而伤时太甚。然托意精雅,用笔高旷,又使人看不忍释,宜其笔墨弥增声价矣”,认为张问陶诗题于嘉庆丙子,即嘉庆二十一年。

△《临鬼趣图》册之“张问陶题诗”后跋文

《萋香轩文稿》证真方(韦力先生)针对这一点认为:“考证派有一个疏忽,那就是张问陶这段题诗和跋语的落款是嘉庆二十一年,遗憾的是,根据历史记载,张问陶在写这段跋语之前的两年,也就是嘉庆十九年就去世了。如此,把张问陶的跋语作为佘嘉惠所临《鬼趣图》为真的证据,自然不能成立。由此也连累了佘嘉惠所临《鬼趣图》是真迹的判断。”(笔者按:张问陶题诗并无年款)

△《临鬼趣图》后的“张问陶题诗”

实际上,两方都疏忽了《鬼趣图》册上的一个最基本信息,那就是张问陶题诗上所钤三方印章“棻”、“韵湖长寿”、“湖山风韵”及其位置,起首印“湖山风韵”钤在第一页右上,另两方名号印钤在署款处,表明这八首诗是李玉棻抄录,而非张问陶亲笔。

李玉棻,字真木,一作贞蕤,号均湖、韵湖、畇瓠、蕴壶,自称虹月传师。颜所居曰传鉴堂,又曰褪袀馆,尝辑《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始于同治四年,至光绪二十三年成书。既然“张问陶题诗”根本不是张问陶所书,再引申真假,无疑是找错了靶子。

另外,李玉棻抄录“张问陶题诗”后的那则无款印题跋,可能也是李玉棻所书。那么,题跋中提到的“丙子”应是光绪二年(1876),而非嘉庆二十一年。

又,《临鬼趣图》上裕瑞所钤“思元主人”、“莺思蝶梦”、“江南春”印,与《梅石犬戏图》上所钤(皆残)非常接近,“莺思蝶梦”印与《枣窗闲笔》中所钤也是近似。

△《临鬼趣图》上裕瑞“江南春”印与“莺思蝶梦”印

△《梅石犬戏》中的“江南春”、“莺思蝶梦”残印(左一、左二)、写刻本《枣窗文续稿》中“莺思蝶梦”印(左三)、影印本《枣窗闲笔》中“莺思蝶梦”印(左四)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