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 痛

 寂寞在繁衍 2015-09-11

一、概述

(一)定义:以头部经脉绌急或失养,致清窍不利所引起的以头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可以发生在多种急慢性疾病中,有时亦是某种相关疾病加重或恶化的先兆。  

(二)源流

1、病名

“头痛”、“首风”、“脑风” ——《内经》

● 《素问·风论》云:“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新沐中风,则为首风。” 病位

● 《素问·奇病论》云:“帝曰:人有病头痛以岁数不已,此安得之?名曰何病?岐伯曰:当有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

2、病因病机

● 《素问·五脏生成篇 》“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

● 《素问·举痛论》“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则气不通,故猝然而痛。”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分别太阳、阳明、少阳、厥阴篇中对头痛进行了论述,并明确指出治法、方药。

●李杲首先将头痛分为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并补充了太阴头痛和少阴头痛,为分经用药奠定了基础。

●李杲·《兰室秘藏·头痛门》“太阳头痛,恶风而脉浮紧,川芎、羌活、独活、麻黄之类为主;少阳经头痛,脉弦细,往来寒热,柴胡为主;阳明头痛,自汗发热恶寒,脉浮缓长实者,升麻、葛根、石膏、白芷为主;太阴头痛,必有痰,……苍术、半夏、南星为主;少阴头痛,三阴三阳经不流行而足寒气逆为寒厥,其脉沉细,麻黄附子细辛为主;厥阴头顶痛者,或吐痰沫厥冷,其脉浮缓,吴茱萸汤主之。”

●朱震亨 ·《丹溪心法·头痛》“头痛多主于痰,痛甚者火多。”——“痰与火”

● 《普济方》“气血俱虚,风邪伤于阳经,入于脑中则令人头痛。

● 《证治要决·头痛》“诸头痛,有因气、因痰、因虚及外感四气,或酒食所伤,或作劳勤……”。

(三)范围   涉及西医学内、外、神经、精神、五官等各科疾病。如

偏头痛、血管性头痛、紧张性头痛、三叉神经痛、外伤后性头痛、青光眼等以头痛为主时均可参考本证辨证论治。

二、病因病机

病位      在脑,与肝、脾、肾关系最为密切。

病因      外感与内伤。

病性      有虚有实,或虚实夹杂。

基本病机  外感——邪壅经脉,经脉绌急 。

内伤——清空被扰或脑脉失养 。

三、诊断

1、主要依据:以头痛为主或前额、额顶、巅顶、顶枕或全头部疼痛。

2、疼痛性质:跳痛、刺痛、胀痛、昏痛、隐痛。

3、外感头痛者当兼有外感证候,且起病较急,病程较短暂,内伤头痛者有内伤证候,且起病缓慢,呈反复发作。

四、相关检查

血常规,脑脊液检查,测血压及脑电图、头颅CT或MRI等检查有助于病因诊断。

五、鉴别诊断

1、头痛与眩晕   二者可单独或同时出现。

头痛——病因有外感和内伤,临床以头痛为主,实证较多。

眩晕——病因以内伤为主,临床以昏眩为主,虚证较多。

2、真头痛与一般头痛

真头痛呈突发性剧烈头痛,或呈进行性加剧头痛。常伴喷射性呕吐,或颈项强直,或偏瘫、偏盲、神昏,甚至肢厥、抽搐。(颅内感染性头痛、颅内占位性病变头痛等)

六、辨证论治

(一)   辨证要点

1.辨外感与内伤 

外感头痛——起病较急,病程短,头痛较剧烈,常伴外邪犯肺卫之征,应区别风、寒、湿、热之不同;

内伤头痛——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常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并当分辨气虚、血虚、肾虚、肝阳、痰浊、瘀血之异。

2.辨头痛部位 

太阳——多在头后部,下连于项;

阳明——多在前额及眉棱等处;

少阳——多在头两侧,并连及耳部;

厥阴——则在巅顶部位,或连于目系。

3.辨疼痛性质与病因 

风寒——头痛剧烈而连项背;

风热——头胀痛如裂;

风湿——头痛如裹;

痰湿——头重坠或胀;

肝火——头痛呈跳痛;

肝阳——头痛而胀;

瘀血——头痛剧烈而部位固定;

虚者——头隐痛绵绵,或空痛。

4. 辨其影响因素

       气虚——与过劳有关

       寒湿——随天气变化而变化

       肝火——因情志波动而加重

       阳亢——因饮酒或暴怒而加重

       肝肾阴虚——每因失眠而痛作或加重

(二)   治疗原则     调神利窍,缓急止痛

           外感       祛邪活络

           内伤       虚者补之——滋阴养血补气

                      实者泻之——化痰祛瘀清火

(三)   分证论治

1、外感头痛

(1)风寒头痛

主症:全头痛,痛势较剧烈,痛连项背,常喜裹头。

兼次症:恶风寒,口淡不渴。

舌象:舌质淡红,苔薄白。

脉象:浮紧。

病机分析:  

头痛而连项背——太阳主一身之表,其经脉循项背上行巅顶,风寒外袭,阻遏太阳经气,痛势较剧烈,且喜裹,口淡不渴——寒为阴邪,主收引、

                                        凝滞

恶风寒——风寒束于肌表,卫阳被遏

苔薄白,脉浮紧——风寒在表之证。

治则:疏风散寒止痛

方药:川芎茶调散

      川芎——散少阳之风。

      荆芥——内行肝胆,外散风寒,辛香走窜。

      薄荷——辛香,清利头目。

      羌活、防风——散太阳风邪。

      白芷——散阳明风。

      细辛——宣邪达窍。

      甘草——和药缓急。

      细茶——清上降下。 

临床应用:

寒邪侵犯厥阴经——巅顶疼痛,干呕、吐涎沫,甚则四肢厥冷,苔白,脉弦;吴茱萸汤去人参、大枣,加藁本、川芎、细辛以祛风散寒。

寒邪客于少阴经——头痛,背寒、足寒气逆,苔白,脉沉细;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白芷、川芎以温经止痛。

(2)风热头痛

主症:头痛而胀,甚则如裂。

兼次症:发热恶风,面红赤,口渴喜饮,大便秘结,小便黄赤。

舌象:舌边尖红,苔薄黄。

脉象:浮数。

病机分析:

风热外袭,上扰清窍,风热属火热——头痛而胀,甚则如裂,面红赤

风热郁于肌表——发热恶风

热盛伤津——口渴欲饮,便秘尿黄

风热袭表——苔黄,舌质红,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和络

方药:芎芷石膏汤           

石膏——清热泻火,

菊花——散风清热,

川芎、白芷——祛风止痛,寓火郁发之之意。

羌活、藁本——性辛温,热盛者宜祛之。

加金银花、连翘、黄芩、薄荷等——辛凉清解;

临床应用:

热盛伤津口渴欲饮——知母、花粉、石斛以生津止渴;

腑气不通,便秘——加大黄、芒硝以通腑泄热。 

(3)风湿头痛

主症:头痛如裹。

兼次症:肢体困重,身热不扬,胸闷纳呆,小便不利,大便溏薄。

舌象:舌质淡红,苔白腻。

脉象:濡或滑。

病机分析:

湿为阴邪,其性重浊风湿外袭,外束肌表上蒙清窍,清阳不升——头痛如裹身热不扬

脾司运化主四肢,脾为湿困——胸闷纳呆,肢体困重小便不利,大便溏薄

湿邪偏胜——苔白腻,脉濡或滑

治法:祛风胜湿通窍

方药:羌活胜湿汤

            羌活、独活、防风——祛风胜湿

            藁本、川芎、蔓荆子——清窍止痛

            甘草——助诸药辛甘发散

临床应用 :

胸闷不舒——苍术、厚朴、陈皮行气燥湿宽胸 。

     恶心呕吐——生姜、半夏、藿香降逆止呕 。

     头痛而胀,身热汗出,心烦口渴,胸闷欲呕——黄连香薷饮加藿香、佩兰、蔓荆子、荷叶、扁豆花等清暑化湿。

     纳呆——神曲、麦芽消食健胃。

     小便不利——薏苡仁、淡竹叶淡渗利湿。 

2、内伤头痛

(1)肝阳头痛

主症:头胀痛,或抽掣而痛,头痛多为两侧。

兼次症:头晕目眩,心烦易怒,面红目赤,口苦胁痛,失眠多梦。

舌象:舌质红,苔薄黄,或少苔。

脉象:弦或弦细数。

病机分析:

头痛、头胀、抽掣而痛且眩晕,心烦易怒,面红目赤、失眠多梦——肝体阴用阳,内藏魂,为将军之官,肝阳偏亢,上扰清窍

头痛多在两侧——头两侧属少阳

口苦胁痛——胁为肝之分野

苔薄黄、舌红、脉弦——肝阳偏亢之征

苔少,舌质红,脉弦细数——肾阴亏虚,水不涵木之征

治法:平肝潜阳熄风

方药:天麻钩藤饮

                天麻、钩藤、石决明——平肝潜阳

                黄芩、山栀——清肝火

                牛膝、杜仲、桑寄生——补肝肾

                夜交藤、茯神——养心安神

临床应用:

腰膝竣软,少苔或无苔,舌质红,脉弦细数——生地黄、白芍、女贞子、旱莲草、枸杞子——滋补肝肾平肝潜阳

 

头痛剧烈,口苦目赤,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脉弦数——龙胆草、大黄——清肝泻火

头痛目眩,肢体麻痹,震颤——牡蛎、珍珠母、龟板、鳖甲、地龙——镇肝潜阳熄风

(2)气虚头痛

主症:头痛隐隐,时发时止,遇劳加重。

兼次症:头晕,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自汗,面色苍白。

舌象:舌质淡红或淡胖,舌边有齿痕,苔薄白;

脉象:脉细弱或脉大无力。

病机分析

 

治法:益气升清

方药:顺气和中汤

 

临床应用:

气血两虚,头痛绵绵不休,心悸怔忡,失眠——熟地、阿胶、何首乌或人参养营汤加减。

(3)血虚头痛

主症:头痛隐隐,缠绵不休。

兼次症:面色少华,头晕,心悸怔忡, 失眠多梦。

舌象:舌质淡,苔薄白。

脉象:细或细弱

病机分析

 

 

治法:滋阴养血,和络止痛。

方药:加味四物汤。

生地黄、当归、白芍——滋阴养血

蔓荆子、川芎、菊花、黄芩——清头目以止痛

甘草——调和诸药

临床应用:

神疲乏力,气短懒言(气虚)——人参、黄芪、白术,或用人参养营汤

心烦不寐,多梦(肝血不足)——酸枣仁、珍珠母。

(4)肾虚头痛

主症:头痛而空。

兼次症:腰膝竣软,眩晕耳鸣,健忘,遗精带下,神疲乏力;偏肾阳虚则见畏寒肢冷;偏肾阴虚则见面色潮红,五心烦热,盗汗。

舌象:舌质淡,体胖,或舌质红,苔薄白,或少苔、剥苔。

脉象:沉细无力或细数。

病机分析:

 

治法:养阴补肾,填精生髓。

方药:大补元煎。

熟地、枸杞子、山萸肉——补肾填精;

人参、当归、炙甘草——益气养血;

杜仲——益肾壮腰。

临床应用:

偏于肾阳虚——加鹿茸或鹿角胶、熟附子、肉桂等;

偏于肾阴虚——加女贞子、旱莲草、何首乌、知母、黄柏等。

兼外感寒邪——麻黄附子细辛汤。

(5)、痰浊头痛

主症:头痛昏蒙重坠。

兼次症:胸脘痞闷,纳呆呕恶,眩晕,倦怠无力。

舌象:舌质淡红,苔白腻。

脉象:滑或弦滑。

病机分析:

                         脾失健运痰浊中阻浊阴上蒙

饮食不节劳逸失度七情所伤-------------------------头痛而昏重坠眩晕,多寐

痰阻胸膈胃气上逆——胸脘痞闷纳呆呕恶

脾阳不运肢体失养——倦怠乏力

痰浊内盛——舌苔白腻,脉滑或弦滑

治法:燥湿化痰,降逆止痛。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

半夏、茯苓、陈皮、白术、生姜——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天麻——平肝熄风,为治头痛、眩晕之要药。

临床应用:

头痛盛——川芎、蔓荆子祛风止痛。

胸脘痞闷,纳呆——厚朴、枳实、石菖蒲宽胸和中降逆。

口苦,便秘,苔黄腻,舌质红,脉滑数——黄连、竹茹、枳实、胆南星等,或用黄连温胆汤,清热化痰,降逆止痛。

(6)瘀血头痛

主症:头痛剧烈,或刺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

兼次症:日轻夜重,头部有外伤史,或长期头痛史。

舌象:舌暗红,或舌尖夹有瘀斑、瘀点,或舌下静脉充盈,苔薄白。

脉象:弦细或细涩。

病机分析:

瘀血内阻脑脉

头部外伤久痛入络——————头痛剧烈,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

气血运行不畅

入夜阴气盛——————头痛日轻夜重

瘀血阻络——舌质暗红,或舌边尖有瘀斑、瘀点,或舌下静脉充盈,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窍止痛

方药:通窍活血汤

麝香、生姜、葱白、酒——温通窍络

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活血化瘀

红枣——健脾益气

临床应用:

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脉细弱无力——黄芪、党参益气活血化瘀;

头痛剧烈——僵蚕、蜈蚣、地龙等虫类搜风通络之品。

“雷头风”——清震汤合普济消毒饮祛风除湿、清热解毒。

偏头痛(偏头风)——天麻钩藤饮加菊花、川芎、全蝎、蜈蚣等平肝熄风。

胸脘痞闷,恶心呕吐,舌苔厚腻——半夏、胆南星、枳实、陈皮等清热涤痰

头痛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桃仁、红花、丹皮、赤芍等活血通络。

七、转归预后

外感头痛——表、实;病因以风邪为主,一般病程短,治疗较易,预后较好。

内伤头痛——起病较缓,病程较长,病性复杂,虚:气血阴阳亏虚;实:肝阳、痰浊、瘀血。二者可互相转化。反复不愈,治疗较难。

八、临证要点

1、引经药

太阳头痛——羌活、蔓荆子、川芎;

阳明头痛——葛根、白芷、知母;

少阳头痛——柴胡、黄芩、川芎;

厥阴头痛——藁本、吴茱萸;

太阴头痛——苍术;

少阴头痛——细辛。

2、久痛不愈,头痛较剧烈——搜风通络之虫类药物 ,如全蝎、蜈蚣、僵蚕、地龙、

3、偏头痛的特点与治疗——疼痛暴作,痛势剧烈,呈反复发作,与肝阳偏亢相关,治疗则以平肝清热,熄风通络为主。选菊花、天麻、黄芩、白芍、川芎白芷等。

4、真头痛——起病急,病情危重,预后不佳,可见于颅高压者。临证应辨别病情,明确诊断,积极救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