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佳 艾格吃饱了
本来宣传声势浩大的餐厅我一般不碰,尤其是那种宣传调性我不太喜欢的。 直到上次问两位巴黎回来的好厨师(分别都在数间米其林餐厅工作过),上海如今有没有值得一去的新法国餐厅——他俩陷入深深的沉思,最后跟我说,不如你去试试Oreno吧,反正离你近。 于是带着各种将信将疑的偏见,我走进这间餐厅,本着试菜的原则三个人点了10个菜。结果……咦? 前菜建议试试乡村肉酱泥也就是pate。这是很传统的法式乡村菜,高级餐厅会做,巴黎街头大大小小的熟食铺子也都会做。 内馅是猪肉鸭肝泥和开心果之类,外面以猪网油封边,风味和巴黎街头的肉铺子差不多,蛮好。 鲍鱼浓味烩,打过泡沫的白蘑菇汁颇为鲜美。 从这里开始,我们将会见到各种标准如法国菜教科书般的酱汁,真是佩服日本人,能把sauce做到这么符合规矩。要说有什么一望即知的好处,倒也不一定,大概就是「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的」,厨师们说。 鲍鱼是小的鲜鲍鱼,不大贵,但用上两枚也算有诚意。 其实我很喜欢浸在蘑菇汁里的茄子。 另外一个很推荐的菜是猪肉卷。 整块五花肉,裹上以香料腌过的肉芯,一起卷起来调味腌制。上桌时外圈有一层薄薄的焦脆油皮,像我们的化皮烧腩。猪肉则入味而香,并不油腻。 边上配的是煎土豆丝饼,不错。 切开来看看: 以上三道是各方面都不错的。尤其是猪肉卷,颇好吃,在上海很少能吃到这么正统又圆熟的乡村肉菜。 接下来这些呢,因为价格一定要走平价路线,所以食材有限制。 鸭片,鸭肉分量很大一整条,其实我觉得可以减少一半,把鸭肉用得再好些。酸橘调的酱汁很不错呢: 另一个亮点是配菜。我起初以为是朝鲜蓟,被纠正说,是小莴苣,法国菜常见。「亲切」,这位巴黎回来的姑娘说。 红酒炖牛脸肉,很经典的法国传统菜。酱汁仍然好,口味也不是太重。配的土豆泥相当棒,上面洒的小香葱,是法国菜的常用原料,特别香,并不是我们的本地葱: 主厨本日鲜鱼,食材嘛就那样,但调味还蛮见功夫的。酱汁有一种很妙的酸味,提鲜。托服务生问了厨房是不是柠檬,回复说是水瓜柳: 贻贝,就不建议点了。68元一份,食材限制太大,不会有什么好吃的贻贝给你。但是仍然,这个白葡萄酒与奶油炒制的汁做得很不错: 问餐厅要了筷子,我们吃得挺欢快的: 另外还有两个可以试试的菜。一个是松露鹅肝烩饭,利梭多饭不错,不过只能趁热吃: 另一个是梭子蟹蕃茄面。服务生号称卖点是面里有整只梭子蟹。我建议各位放弃对这个卖点的期待,因为梭子蟹貌似冻过,肉质软托托的,对东海边长大的人民来说可不是这个期待。 面条煮得相当好,而酱汁……好吧再说一次,蛮不错的。 翌日又去试过一次,菜品质量稳定,昨天什么样,今天也什么样。 总结一下就是,如果这间餐厅的人均能往上翻一倍就好了。 虽然很欠揍,但我的确就是这么希望的。因为这样就可以吃到好食材+好厨师团队的作品,目测在上海会很一流。 补充一点背景信息:
最近会常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