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澧州名胜:澧州古城墙知多少

 文山书院 2015-09-18

 

打开澧阳平原史前遗址分布图,文化遗存星罗棋布,已发现发掘300余处,堪称全省之最,且时序连贯,50万年间文化链接无多缺环,虎爪山、鸡公垱、乌鸦山、十里岗、彭头山等遗址为文化时代序列的典型代表,更有目前已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城头山古城址以及把稻作农业大大提前的“八十垱古稻”。经五帝历夏商周跨春秋战国越秦汉两晋,各个时期均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或史志记载,它们是澧县有史以来之所以屡为路、府、州、郡治所重要的丰厚历史铺垫。


南北朝时期南朝梁敬帝绍泰元年(公元555年)始置澧州,纳今安乡、石门、临澧、津市、澧县、张家界市及桑植和湖北鹤峰、公安、松滋三县部分地。《直隶澧州志·城池》载:“州城自隋以前无考。隋改澧州为松州,筑城州河南,唐宋迁徙无常。”唐宋以前,澧阳平原除众多小山岗台地外多为泽国湿地,地势远比现在低洼,即使到明朝也比现在普遍低1.5米以上,明蕃华阳王府坻墙体及后花园最底层甬道路基没入地下近一人深,这还是筑城后,为数不太多的溃城泥沙淤积所至。所以隋文帝开皇九年(589)选址虽地势同样低洼,但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澧水南岸太和村一带(今澧南乡广福村太平庄周遭,遗址尚存,笔者前不久考察,曾于路边土坎上发现不少古陶瓷片)筑城,史称松州城,一直到唐中叶此地均为松州、澧州、澧阳郡驻地,前后达150余年。唐初,曾在地理位置相似的今津市市新州镇建澧州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刺史李泌更筑,是谓新城,“后刘福通之乱,城遂废。”据县文物处考古队考证,市三中西侧铁路堰西南不远处现还残存一段古城墙。唐代宗大历十四年(779)州治移至澧水北岸(今址)。宋建炎四年(1130)因钟相攻入州城,迁治于今仙眠州南岸,以竹篱为城,号称竹城,并寓治于陶家市山寨(址无考)。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又徙治于新城,元频帝至正十六年(1356)倪文俊攻占澧州时,治毁。明洪武初年,澧阳平原地势淤积渐高,治所再度迁入现城址,总督肖杰率士民垒土为城。至成祖永乐二年(1404),国泰民安,经济复苏,渐臻繁荣,更土城为砖城,“甃以砖,高一丈五尺,上加女墙,周长九里十三步,外有壕。”明末因水患而补修加固三次,墙体上现存块头稍大、色浅而风化较重者为老城砖。遇仙楼西侧下层五十来米、南门左右及二牌楼一段下层墙身应为明末或清早期所筑。月台(古城东门之“月城”,或称“瓮城”)北侧城堤上一段民居墙体上还嵌砌明末督修城墙记事碑残体两块,字刻清晰,可辨读“崇祯十二年菊月(秋季)”、“督官,粮官”等字样。


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知州宋永穆置澧阳(东)、兰江(南)、石慈(西)、金穿(西北)、松滋(北)五门。乾隆二十六年(1761),知州锡尔达重修城垣,五城门分别更名为荣绣(东)、晏澧(南)、澹江(西)、金牛(西北)、清风(北),又在东门至南门适中处建小南门,以方便薪水。乾隆五十七年(1792)至同治六年(1867)先后十次修复城垣,但墙体上留下记事碑(砖)刻只有三次。“道光二十一年,育婴堂前倒阙城身数丈,州牧延禧捐修”,此次留存两处碑刻(兰江公园内),文曰:“阖澧士民客商遵延禧宪示倡捐重修育婴堂下首石城正身一段长十三丈有零高一丈四尺有余底宽三尺面宽二尺四(面水城砖石条)……自道光二十年十一月初九日起工至二十一年四月十五日告竣计石垛二十四个”。同治元年六月“蛟水大涨”,城体六处溃决,州志记:“又金牛门至大西门三凰山后膨裂城身三十余丈”。2004年县一中修建塑胶运动场及观礼台,1.5米以下土层中可见那次墙体溃决冲刷下来的泥沙、城砖。靠近一中科学馆主楼的城墙修补痕迹依然在目。三任州牧接力筹款督修,一丁忧去职,一殉职任上,接任廷贵并于州境内慈利、永顺县等地广为劝募,再次兴工建造。现存遇仙楼西侧墙身石刻记载东门一带修复:“廷贵宪示重修东门砖城……自同治元年冬月初九起至二年口月口日告竣”。另外这一带墙体上还多见“咸丰元年”砖刻,《州志》载:“道光二十九年,东门遇仙楼右石岸溃数十丈,城身俱塌,州牧吕裕安倡修,咸丰二年州牧张建翎告竣(道光三十年中换代改元咸丰)。南门西侧墙体还有州志上未曾记载“宣统元年”的修补痕迹。


城墙用条石青砖和桐油材料叠砌而成,基脚条石之间凿有束腰形深槽,浇上铁水衔接加固。墙体中间填土夯实,六座门均为单圆拱,并建有门楼,门楼前护城河上架有吊桥。同治大修时,城墙上有垛口1142个,垛宽3米,高1.7米,厚0.7米,另还修筑了十二座炮台。至清末民国初,城体尚属完整,门楼俱在。


《直隶澧州志·澧州治图》、《澧县志·1949年县城图》均可见古城旧貌:大街小巷纵横交错,楼堂庙庵公署衙门商铺酒肆书院民居鳞次栉比,古城内外八景交相辉映。而它们的保护圈——城墙从遇仙楼北折经东门(月台)至敌楼拐(县供销社宿舍东侧,这一段百十来米大部残存),再往北偏西百余米后西向经面粉厂南侧至北门(步行街西街口)。过煤炭山、万寿宫(人民医院以北),古金牛街北侧再斜穿现纺织厂西区(原一叶庵、一叶小学)到小西门(金牛门,此处一水塘原护城河边现有一小石拱桥残存),再走省蚕科所养殖场东面经县一中西侧到大西门(排水闸附近)直抵现存一段1200余米老城墙连接遇仙楼。民国时期,因水患战乱,城垣损毁,民国二十四年六月初五日,澧、澹、涔三水齐发,城破堤圯,损失惨重。三十二年东门、大西门城身遭日军轰炸,数处被毁。


一九五0年十月至年底,县政府主持整修敌楼拐至大西门城墙,加高0.5~1.5米,后又多次修补,水患乃止。一九七三年澹水河改道,古城堤西、北堤段逐年平整,修建公路、街道、厂房和住宅,加之澧水大堤县城段南移,旧城墙防洪功能日渐消失。现存大西门至敌楼拐以北1300余米长的东、南城垣得益于一九五0年城墙内外筑土防洪保护至今,现已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但城墙上始建于宋乾道年间的千古名楼——遇仙楼千疮百孔摇摇欲坠,它和它以北至敌楼拐的一段残体城垣及残存“月城”急待保护修复。另外小南门一带墙身上密布的砖雕字样:“太”、“太平”、“一元”、“元丰”、“仁和里人口”、“九中所”等也期待古建爱好者、行家猜想考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