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见引起肝脏损害的药物

 寂寞在繁衍 2015-09-19
    据统计,能造成不同程度肝脏损害的药物多达200种以上,其中以中枢神经药、化学杀菌剂、抗生素、解热镇痛抗炎药、抗肿瘤药物、性激素类药为最常见的原因。李健等报告36例药物性肝病的临床分析中引起肝损害的药物以抗结核药最常见(27.8%),其次为解热镇痛抗炎药(25%),抗肿痛药(8.3%)及中草药(8.3%),另外还涉及,镇静催眠药及抗精神病药、抗生素、磺胺类药、降血糖药、抗甲状腺药、雄激素、抗真菌药等[4]。
    常见引起肝损害的植物药(草药)
    根据动物实验结果和临床病例报道,归纳常见的肝毒草药如下:(1)抗风湿类药:雷公藤,(含雷公藤生物碱及多甙等);一叶秋(含一叶秋碱及鞣质等),(含二氢焦蓬莪术烯酮、焦蓬莪术烯酮及酚类等)。(2)清热解毒药:千里光(含千里光生物碱);冬青草(含原儿茶酸及挥发油等)。(3)解表药:苍耳子(含苍耳毒蛋白、苍耳甙及生物碱等);薄荷(挥发油中含胡薄荷酮及单萜等)。(4)止血药:地榆(含鞣质及三萜等);艾叶(含多种挥发油、苦艾素及缬草酸等)。(5)驱虫药:苦楝子、苦楝皮(苦楝子含苦楝子酮、苦楝子酸及苦楝毒素。苦楝皮含苦素、生物碱及鞣质等);贯众(含贯众甙及鞣质等);土荆芥(含驱蛔素及黄樟醚等)。  (6)抗肿瘤药:喜树(主要含喜树碱)。(7)安神药:合欢皮(含合欢甙及鞣质等)。(8)泻下药:番泻叶(含葸醌及番泻甙等)。(9)逐水药:芫花(含芫花素及刺激性油状物等)。(10)涌吐药:常山(含黄常山碱及常山素等)。(11)清热利湿、清热生津;萱草根(含萱草根素及秋水仙碱等);天花粉(含天花粉皂甙及天花粉蛋白等)。(12)温中散寒药:丁香(含丁香油酚、乙酸丁香油酚等挥发油);肉豆蔻(含右旋茨烯、肉豆蔻及肉豆蔻醚等)。(13)化痰药:黄药子(含黄药子甲、乙、丙、戊、己、庚、辛及鞣质等)。(14)外用药:油桐子(含脂肪油(桐油),其主要成分为酮酸、异酮酹及油酸的甘油脂);相思子(含相思子碱、相思子凝集素及相思子毒蛋白等);大风子(含大风子油酸及次大风子油酸等);石蒜(含石蒜碱、伪石蒜碱及加兰他敏等)等十四个类别,四十多种草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