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地习俗与詈语“接眚”

 苏迷 2015-09-19

在苏州,人们有时会听到一些老苏州人在瞋怒生气时,会开口骂道:“接生脱里”、“倷只小接生”、“真格勿接生”詈语。这所谓的“接生”,其实应该是“接眚”,音同字不同而已。“眚”字,人们会感到很陌生,查字典可得知,“眚”字本意,是指眼睛角膜上的小翳,引申作“过失、错误、灾难”之用。在用于詈语“接眚”时,字体被后人简化了,原意后人也不清楚了,甚至有人理解为“急生”——急急忙忙投人生;还有人理解为是“牲”的变音字,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旧时吴地,宫观坛庙遍及城乡,千百年来“好冶游,崇鬼神”,风俗习惯与道教息息相关。但凡动土、造房、庆寿、禳病、过关、丧葬、周年,都要请道士修斋设醮。道教法事俗分“清”、“亡”两类:“清”指祈福禳灾一类;“亡”指超荐亡灵一类,接眚”习俗就为后者。接眚”一般是在人死后的“头七”举办的,又称回魂、回煞、做七。说的是,人在死后的若干天里,灵魂要回家一次。死者家属则要在家准备“接眚”仪式,“接眚”这天,死者家里要请道士做道场,家中尖锐的器物如秤钩、钉头等,要贴一片小红纸,说是怕鬼魂被钉勾住。还要将死者衣服幻成人形,铺放在死者床上,并放上一个完好的剥壳白煮蛋。传说死者的灵魂会由眚神背回,在白蛋上留下齿印。有的人家还要挂起眚神轴子,用三牲祀之。当日夜里要吃蒸馄饨,俗称“接眚馄饨”,对近邻亲友则要送糕,叫“接牌糕”。在苏州人沈复的《浮生六记》坎坷记愁”中,就有三白在芸娘死后的文字描写:回煞之期,俗传是日魂必随煞而归,故居中铺设一如生前,且须铺生前旧衣于床上,置旧鞋于床下,以待魂归瞻顾,吴下相传谓之“收眼光”。延羽士作法,先召于床而后遣之,谓之“接眚”。钱泳的《履园丛话》中,亦有关于打眚神”的记载:太仓西门水关桥有庞天寿者,素好拳勇。年七十余,忽丧其子。眚回之夕,其徒数十人,聚集豪饮。闻穗帷中有声,秉烛照之,但见一大鸟,人面而立。庞急将钩连枪,扎住其背。此鸟欲飞不得,两翼扑人,宛如疾风,室灯尽灭。其徒亦皆仆地,喊不能出声,如梦魇者。独天寿尽力搠住,死不放手。天将曙,力乏腕疲,鸟竟逸去。次日,庞满面皆青,数十人仆地者,面上亦俱有青印……

将某种迷信习俗演变成一种詈语,形成吴文化中特殊的诅咒类语汇,这折射出了古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文化传统,说明古人对语言有一种莫名的崇拜。他们认为通过语言向神灵祈祷,就能得到神灵的帮助和庇护,有了祀神驱鬼、祈福禳灾的魔力,那么向神灵祈祷过的语言,也就具有赌咒发誓、降祸于人的法力,于是就出现了咒詈行为以及这种行为的结果——诅咒类詈语。上面所说的“接眚”,另文所说的“祭”等,都是诅咒、伤害他人的“骂人话”,是诅咒他人死的意思,特别是这句“接眚脱里”,就是“死脱里”之意,可不能轻易出口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