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一直从教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心里也一直明白着习作讲评的重要性,但是却苦于没有好的讲评方式,乃至于每次的习作讲评课都以——找出优秀习作在班内宣读,然后让几名学生讲此习作好在哪里,哪里值得学习,再语重深长地教导其他学生习作也应像这些同学一样,用心去写好,这样的方式而草草收兵。学生到底有没掌握好习作方法,如何运用好词佳句,选择什么样的修辞方式,如何把内容写具体,也无从考究。只是一直以为习作讲评就是这样了,没什么好讲的。这段时间一直在拜读吉老的《淳正雅丽》。当读到“作文活动篇”里面的《走进各种风俗——第十二册第二单元作文讲评课》时,我震惊了——原来作文讲评课,也可如此精彩。 精彩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吉老在上习作讲评课时也像上其它的课例一样,进行精心的课堂教学设计。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吉老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她共设计了四大环节:一、表杨优秀习作,激发习作兴趣;二、展示优秀习作,提示习作方法;三、用法修改,润色片段;四、自主修改,润色全文。从教学目标到教学过程再到课堂的预设与生成无不看出了吉老的良苦用心。 精彩二:讲评环节步步达成 在第一个环节里,吉老利用课件把本次习作优秀的学生名单投影出来,激发了学生习作的热情和兴趣。第二环节里,吉老从学生的优秀习作中分了两大类来展示。一类是条理清楚,详略分明的;一类是形象生动,情感浓郁的。在讲评那些优秀习作时,她先把该学生的习作提纲、优秀作品展示出来,然后让该学生读。读完后,她作出了相机的点拔:“你觉得最值得大家学习的是什么?大家从他们的习作中欣赏到了什么优点?”这一石激起千层浪的问题,一下子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与话闸子,吉老顺势而导,让学生明了习作要做到“条理清楚、详略分明、形象生动、情感浓郁”。第三个环节“用法修改,润色片段”里,吉老也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两个小环节来达成教学目标:1、对照习作,发现问题。“同学们,习作的最大问题是——把收集到的材料组织的时候,没有融入自己的情感,习作是否有情感,完全出自于同学们是否用一颗心去习作,去修改。”就这么一句看似平淡的话语,把所的学生的心都拉进了习作修改中了。2、修改片段,形象生动。在这一小环节里,吉老出示了一学生的习作片段,集合大家的智慧进行修改,并就片段内容提出了几个关键的修改的问题,再引导学生自行修改。不久,就有部分学生修改出了一段有声有色的话来了。吉老的如此用心,真是令人敬佩不已呀。 精彩三:学生习作润而有色 经过一翻的点拨引导,学生的精心修改,一篇篇佳作也就应运而生了。其中最值得一读是,吉老推荐的精彩的语言片段描写,现转述如下:人们用铜钵、脸盆,甚至水桶盛水,在大街小巷,嬉戏追逐,只觉得,迎面的水,背后的水,尽情地泼来,一个个全身湿透,但人们兴高采烈,到处充满欢声笑语。一段水的洗礼过后,人们便围成圆圈,在铜锣和象脚鼓的伴奏下,不分民族,不分年龄,不分职业,翩翩起舞。激动时,人们还爆发出“水、水、水”的欢呼声。有的男子边跳边饮酒,如醉如痴,通宵达旦……像这样文笔优美的片段,在学生习作中随手可拈,传统的风俗习惯也就在学生们的笔下润上了声,也润上了色,吉老在这一节的习作讲评中也就匠心独运了。 原来习作讲评也可上得如此生动精彩,我想,只要能像吉老那样带着一颗为学生而劳,为学生而乐的心,精心地去备好课,为达成教学目标处处巧铺阶梯,一定能让习作课堂成为学生创作的乐园。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