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战汉古玉赏晰

 古典文化一站 2015-10-04

   汉代绞丝纹瑗,直径:58.19mm,内径:28.1mmm,厚:5.56mm。

       汉代绞丝纹瑗,片状环形,两面琢有细密的斜向绞丝纹,绞丝线及底部均做过抛光,内外缘略薄,两面绞丝线条条相连,衔接精准。从此瑗的尺寸来看,应为佩饰或组佩中的组件。

       汉代绞丝纹瑗,和田玉质,半透明。通体打磨细致,包浆浑厚,与阴线内外完全统一。玉质已被沁成土黄色,在局部有较重的黑色沁及少量的灰皮分布。外缘一侧有细微绺裂及土蚀土咬,并伴有“地陷”现象,黑色沁已通过此处沁入玉质内部,且黑色沁与黄色土沁层次分明,过度自然。

[转载]战汉古玉赏晰——汉代绞丝纹瑗

汉代绞丝纹瑗A面

 

[转载]战汉古玉赏晰——汉代绞丝纹瑗

汉代绞丝纹瑗B面

 

[转载]战汉古玉赏晰——汉代绞丝纹瑗

汉代绞丝纹瑗A面边缘观察图

 

[转载]战汉古玉赏晰——汉代绞丝纹瑗

汉代绞丝纹瑗B面边缘观察图

[转载]战汉古玉赏晰——汉代绞丝纹瑗

汉代绞丝纹瑗A面自然光下反光观察图

 

[转载]战汉古玉赏晰——汉代绞丝纹瑗

汉代绞丝纹瑗B面自然光下反光观察图

 

[转载]战汉古玉赏晰——汉代绞丝纹瑗

透光观察图一

 

[转载]战汉古玉赏晰——汉代绞丝纹瑗

透光观察图二

        首先,从入土特征分析:

[转载]战汉古玉赏晰——汉代绞丝纹瑗

绺裂及沁色观察图

 

[转载]战汉古玉赏晰——汉代绞丝纹瑗

黑沁观察图一

 

[转载]战汉古玉赏晰——汉代绞丝纹瑗

黑沁观察图二

 

[转载]战汉古玉赏晰——汉代绞丝纹瑗

灰皮观察图一

 

[转载]战汉古玉赏晰——汉代绞丝纹瑗

灰皮观察图二

        从以上60倍放大图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包浆厚重,无处不在,与阴线内外完全统一。表面局部有白色灰皮存在,在细微的绺裂处,已产生了少量云母状的结晶体,沁色以此处为沁门,沁入到玉肉的内部。另外,此瑗的沁色还有一个受沁方式,就是“附着沁”,在玉的表面打磨精细的部分,表面零星分布黄色土沁,而在玉器表面受到破坏的部分,表面发生玉质疏松,沁色是由疏松的玉表沁入到玉质内部。从此瑗的入土特征上看,包浆、灰皮、沁色及次生现象,层次分明,过度自然,符合工在先,入土后受坑口环境影响,统一产生各种变化的特征。

       其次,从加工工艺上分析:

[转载]战汉古玉赏晰——汉代绞丝纹瑗

阴线特征观察图一

 

[转载]战汉古玉赏晰——汉代绞丝纹瑗

阴线特征观察图二

 

[转载]战汉古玉赏晰——汉代绞丝纹瑗

阴线里的横向螺旋痕观察图一

 

[转载]战汉古玉赏晰——汉代绞丝纹瑗

阴线里的横向螺旋痕观察图二

         从以上60倍放大图我们可以清晰看到,阴线底部打磨十分光滑,有附着的土黄色沁,且包浆厚重,底部留有纵向的细微打磨痕。而在瑗肉内缘的边缘处纵向阴线内,发现了残留的横向螺旋痕。此螺旋痕完全可以说明,这种绞丝纹阴线,是先用桯钻类的钻具打出阴线后,又对阴线内部进行了精细打磨、修正加工而成。此瑗的绞丝纹阴线,正反两面条条相连,衔接精准,无一断接。仔细观察纹饰会发现,每一条阴线呈细长的“喇叭”形,阴线的外缘口大,内缘口小。如此精准的工艺,那古代匠人们是如何做到的呢?在此特手绘一幅绞丝纹制作示意图,如下:

[转载]战汉古玉赏晰——汉代绞丝纹瑗

手绘绞丝纹示意图

         以此瑗为例:先画出肉与好,根据阴线的疏密度,再把周圆360度等分成若干角度,然后以肉的内缘相交点,作为基点,以整瑗半径作为长度(长度决定了绞丝纹的倾斜角度,但长度不能短于整瑗的半径),再在肉上画出绞丝纹;反面以同样的方法、角度、长度画出。在雕琢完双面的绞丝纹后,肉的内外缘即可打磨连接,毫无误差。绞丝纹环亦是用同样的方法琢制。

       如果要做到无误差,首先脱离不了一件工具——圆规!在古代琢制圆形的璧、环、瑗等玉器,为了达到正圆,可用管钻加工来实现。但是,如果是出廓璧之类,管钻是无法实现的,只能是切片后,用圆规一类的画圆工具,画出外圆及出廓部分的轮廓,然后线切割成形,再进行精细琢制加工而成。请看下图汉代双龙勾连云纹出廓璜,半圆形扇面纹饰示意图:
[转载]战汉古玉赏晰——汉代绞丝纹瑗

汉代双龙勾连云纹出廓璜

       从上图可以清晰看到纹饰与圆之间的关系,纹饰之所以能如此精确,是与圆规之类的画圆工具密不可分的,虽然至今还未有确切的出土记载。但是,在出土记载中,曾出土过西汉末年王莽时期的青铜卡尺,与现代我们所用的卡尺相差无几。以此推断及圆形玉器的加工工艺上分析,古代也是有类似于圆规一类画圆工具的。在度量衡工具的使用上,我们不能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与创造力!

[转载]战汉古玉赏晰——汉代绞丝纹瑗

王莽时期青铜卡尺   出土于扬州邗江县甘泉乡一座东汉早期砖室墓

         再次,从纹饰形制上分析:
       绞丝纹,又称为“扭丝纹”,最早在良渚文化时期就有发现,常见于良渚玉镯之上。之后复兴于春秋战国,盛兴于两汉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瑗和环之上的绞丝纹,阴线大多较宽,普遍打磨不够精细,在阴线底部,常见横向的螺旋纹。在两汉时期的绞丝纹,阴线逐渐变得较为细密,阴线内部都做精细打磨,横向的螺旋纹基本都抛平。在肉的内外边缘阴线端部,大多都做打磨连接。

 

       最后,综合分析:

       根据以上对此绞丝纹瑗的入土特征、加工工艺、纹饰形制等方面综合分析断定:此件玉瑗应为汉代早期绞丝纹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