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示弱”也是一种智慧

 江山携手 2015-10-07

教师“示弱”也是一种智慧  

 

著名教育专家林格先生曾这样说过:“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长,而不是显示教师的聪明和才华,教育要保护孩子的主动性,关键是放下自我。”积多年教育教学的实践体会到,教师放下自我,在学生面前装装“傻”或者在学生面前示示“弱”,也是一种教育智慧。

 

反观课堂教学,有时教师为了节省时间,或是为了达到自己心中的完美,为了展示自己的“风采”,却忽视了课堂的 “主角”-学生。其实,“示弱”是一种武器。在战场上,可树立自己儒雅谦让的形象。父母对孩子“示弱”,孩子更有独立意识;教师向学生“示弱”,学生就有可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示弱”,避免的是无谓浪费和牺牲,得到的是做事的时间和精力,赢得的是效益和人心,传授的是方法和技能。

 

其一,“示弱”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学中教师发挥过于出色,过于强势,会使学生心理感到压抑,不敢或懒于去主动反应,学生很容易养成等、靠、要的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教师在课堂上有意示弱,比如, “这个问题老师还没想到,你能给老师讲讲吗?”“这个单词是什么意思,你能告诉我吗?”这样,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老师也会遇到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进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表现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老师适度示弱,可以把学业生的思维推向思考的前台,让学生自己学习、分析综合题目中的相关信息,通过有效交流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其二,示弱有利于克服学生的依赖心理。依赖心理是一帖消蚀自己意志的“麻醉剂”,是“窒息人类生存能力的城堡”,一个人如果养成依赖别人的习惯,就会成为软弱无能的人。如今,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长过度的“爱”,有的会伤害孩子的心灵,有的会使孩子心灵脆弱,有的会使孩子逃避责任!太细心的“关爱”使他们无法面对现实。作为老师,应该站在理智的高度看待问题,对学生千万不能事事包办,在关键的时候也要“装装傻”、“示示弱”,让学生内心成为一种“强势”,在学会自己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慢慢地形成健康的独立的人格。

 

其三,示弱有助于融洽师生关系,营造出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交往,是师生心境的开放。教师勇于向学生示弱,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态度,更是一种勇气,一种智慧,同时也是一种爱学生的表达方式。通过这种优雅,教师可以主动走到学生中间,以朋友的身份向学生求教,这对学生来讲不单纯是鼓励,而且由于营造了快乐的课堂氛围,从而接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和风细雨、不耻下问;学生放下包袱,开动机器。这各教学氛围,应该就是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

 

当然,教师能否运用好示弱手法,需要前提条件而且要讲究技巧。教师要在爱学生的前提下,做到了像了解自己的孩子一样对每个学生的脾气和性格了如指掌;而所谓技巧,即要把握示弱的对象。有些学生需要示弱,而有些学生则不能示弱。同时,要抓住示弱的机会和火候,讲究示弱的地点和方式。

 

教师示弱也是一种智慧,是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学会并掌握的教育大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