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心心病不愈,活血绞痛不止”之临证思路反思案

 真心人8 2015-10-08

 

乌梅丸治疗“冠心病”案

 

作者/姜建国

审定/曲夷⊙编辑/李文英

 

导读本案例结合临证反思,讨论临证如何辨治“冠心病”;如何把握治病用药重点;乌梅丸如何在反复发作的慢性病中发挥“英雄”用武之地。提示中医诊治“冠心病”不应只着眼于活血化瘀;治心不能只盯着心等。姜师也启示,乌梅丸是一张既扶正又祛邪,既温阳又清热的方子,正好适用于这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的治疗。

文章来源本文整理自姜建国教授“厥阴病及其临床问题”讲座录音。


  • 乌梅丸治疗“冠心病”案

这个病例说句实在话,一开始我也走了弯路。这是我们学校实验室的一位老主任,拼命三郎,工作起来不要命。冠心病非常严重,心绞痛经常发作。打吊瓶缓解后接着开始工作。她偶尔也吃一些活血化瘀、通脉止痛的常用中成药。但常吃常犯,效果一直不好。她退休后,频发心绞痛来找我,说不但心绞痛常犯而且感觉像第二个更年期来了。阵发性的上半身燥热出汗,膝盖以下寒冷如冰。晚上用狗皮做成腿套套上去也白搭,下半夜就冻醒了。

当时我跟她说你这个上边热下边寒不是要命的病,你那个心绞痛是要命的病。因此开始我把辨证论治的重点放在心绞痛上,没有重视上热下寒,用了一张大家常用的活血化瘀、通脉止痛的方子。吃了大约6付,效果不明显。不仅上热下寒没解决,心绞痛仍然犯。我感觉辨证思路有问题了。复诊时我把辨治的重点放在了上热下寒上。

厥阴病上热下寒证常见于老年人,青年人很少见。这和白头翁汤证、当归四逆汤证不一样。寒热往来或上热下寒再往下发展就是厥热往来。厥热往来常见于六七十岁的老人,一直厥下去回不来,就亡阴亡阳死了。诊断为厥阴病了马上就想到了乌梅丸。这时就根本不管她的心绞痛了。基本上是乌梅丸的原方,没想到一共吃了十几付药,不仅上热下寒明显减轻,心绞痛也有了明显好转。前后用乌梅丸加减的汤剂吃了两个多月,也不上热下寒了,也不心绞痛了,体力也改善了。

讲这个病例,给我们的启示是:治心心病不愈,活血绞痛不止,问题在哪儿?就是辨证思维出了问题,没有别的。

第一,中医诊治冠心病,不应只着眼于活血化瘀。陈可冀院士搞得活血化瘀法对临床辨治冠心病做出了很大贡献,在全国推广开以后,大家都用活血化瘀法。从西医的角度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不流通。从中医的角度上讲“不通则痛”。从中医到西医都讲得通。所以冠心病用活血化瘀法在全国一下子就成了常规思维、惯性思维,然后发展成线性思维。等到发展到线性思维,就离中医越来越远,离西医越来越近,这就很成问题了。

我们山东中医药大学有八大元老。其中周次清教授是山东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第一人。周老在世时我前后带两个患冠心病的朋友找他看病。第一个病人开的是六君子汤加减,第二个病人是女病人,开的是柴胡疏肝散加减。看完第二个病人我向他请教,他讲了一番道理让我很受启发,他说“我们现在的临床大夫只要见到冠心病就千篇一律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不是说这个方法不好,而是说这种方法不可能适宜所有的冠心病。你前面的那个病人我不记得了,既然开的是香砂六君子,就说明他是中气不足而导致心绞痛频繁发作,你把中气给他补上去脾胃调整好了,他的心绞痛就会明显减轻。刚领来的这个女病人,一生气就犯病,这是肝气郁结导致的,疏肝就行。治冠心病不要只盯着心。”周老的话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第二,厥阴亦属心包络,乌梅丸亦为治心病之方。我学生在门诊上问我:“老师,乌梅丸不是治疗厥阴病吗?那怎么还能治疗冠心病呢?”我说:“厥阴不仅包括足厥阴肝,还包括手厥阴心包络,乌梅丸当然能治疗心脏病。

(感谢您继续关注下期案例!)

 

 

下期预告:姜建国教授用吴茱萸汤辨治“高血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