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提醒】黄仕沛经方医案——肺痿吐浊唾涎沫案

 学中医书馆 2015-10-09
当遭遇“看之似是寒热两途互不相干”
                        ——肺痿吐浊唾涎沫案
王某,女,58岁。自幼患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曾常咳嗽咯血,近年咯血少发,惟清晨必咯痰盈汤碗。2009年9月8日来诊。患者形体矮胖,面红如妆,自诉有咯血史。近年来咯血却少,每于清晨起床咳嗽,气微喘,必待咳出一碗痰水混合之涎沫,气息方顺,痰如脓液稍黄,无腥臭气味。舌色偏红,苔少,食欲、精神如常。
曾经多医屡用二陈、蒌贝等祛痰方药,了了无效。
黄师谓此肺痿肺中冷却又气津两伤。拟甘草干姜汤合麦门冬汤,处方:
麦冬60,法夏30,干姜15,党参30,炙甘草20,大枣20,苡仁60。
时或加蒌仁、桔梗、枳实之类一两味。干姜或用至20。守方而治,至2010年1月,患者治疗后痰涎日渐减少,现清晨只咯一两口痰,无咳嗽、气喘。自谓多年来痰涎雍盛之困已减。
按:肺痿,后世方书多分为虚寒、虚热二型。虚寒用甘草干姜汤,虚热用麦门冬汤。《金匮要略》:“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又说“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麦门冬汤主之”。看之似是寒热两途互不相干。其实,肺痿一症,以咳唾涎沫为主症,临床上,往往涎沫未止气津已伤。尝独见肺中冷吐涎沫者有之;气阴两伤而不见吐唾涎沫者少也。如本案面红如妆,舌红苔少显是气阴两伤之象,唾涎沫自是肺中冷之征。故宜两方合之。
仲景甘草干姜汤仅甘草、干姜两味。清.莫枚士《经方释例》称之为“温中之祖方”也。加苓术而为肾着,加参术而为理中,加附子而为四逆类方,复方如续命汤中有之、小青龙中有之、苓甘五味姜辛汤中有之、柴胡桂枝干姜汤中有之,寒热互用方如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甘草泻心、麻黄升麻汤中皆有之,可谓广矣。肺痿以之温肺止浊唾为必不可少之品。
麦门冬汤(麦冬、半夏、人参、甘草、大枣、粳米)之着眼处为麦门冬,必须重用,原方用七升,为仲景用麦冬各方之最重者,可见非重用不足以为功。正如《本草新编》中说:“世人未知麦冬之妙用,往往少用之而不能成功为可惜也。不知麦冬必须多用,力量始大”。两方合用,守方守法,自见其功。
读后解析:本案有两组症状:含两个病机。1、长期咳嗽咯血,晨起吐稀痰涎沫盈碗,痰如脓液稍黄,无腥臭气味。此虚寒肺萎,甘草干姜汤证。2、长期咳嗽,气微喘,面红如妆,舌偏红,苔少。此虚热肺萎,气津两伤之麦门冬汤证。虚寒虚热肺萎同现一体,乃肺中冷却又气津两伤之证。黄师以甘草干姜汤合麦门冬汤合方以治,温燥与凉润同用,温上以摄津,益气而养阴。一病而含两个病机,故宜两方合用。黄师认为:虚寒、虚热看之似是寒热两途互不相干。其实,肺痿以咳唾涎沫为主,临床上,往往涎沫未止气津已伤。尝独见肺中冷吐涎沫者有之;气阴两伤而不见吐唾涎沫者少也。如本案面红如妆,舌红苔少显是气阴两伤之象,唾涎沫自是肺中冷之征。故宜两方合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