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柳州医话

 阿呀Y 2015-10-10

(1)

                 余见父母有肝病者,其子女亦多有

         之,而禀乎母气者尤多。

  (2)

        木热则流脂,断无肝火盛而无痰者。

   (3)

                 补中益气汤为东垣治内伤外感之第一

           方。后人读其书者,鲜不奉为金科玉律,然

            不知近代病人,类多真阴不足,上盛下虚

             者,十“居九焉,即遇内伤外感之证,投之辄

            剧,非此方之谬,要知时代票赋各殊耳。

           陆丽京日:阴虚人误服补中益气,往往暴

            脱,司命其审诸。(茬按:东垣此方,谓气虚则下陷,升其清阳是益气,然命名欠妥,设当时立此培

中举陷之法,名日补中升气汤,则后入顾名

思义,庶知其为升剂也。原以升药举陷,乃

f既日补中,复云益气,后人遂以为参、

得升、柴,如黄芪得防风而功愈大,既能补

、脾胃之不足,又可益元气之健行,而忘其为

治内伤兼外感之方,凡属虚人,皆宜服

饵,再经薛氏之表章,每与肾气丸相辅而行

幸张景岳一灵未泯,虽好温补,独谓此方

未可浪用,奈以卢不远之贤,亦袒薛氏,盖

;矣积重之难返也。徐洄溪云:东垣之方,

概以升提中气为主,学者不可误用,然此方

之升、柴,尚有参、芪、术、草之驾驭,若升麻

[葛根汤、柴葛解肌汤等方,纯是升提之品

,苟不察其人之阴分如何,而一概视为感

正之主方,贻祸尚可言哉。叶香岩柴胡劫

阴,葛根竭③胃汁之说,洵见道之言也

(4)

        疟;痢后饮食不运,多属气虚,然每有痢

下多而亡阴,疟以汗多而耗液,饮食难

运,多由相火盛,真气衰,非大剂二冬二地

[之,多见缠绵不已也。《寓意草》谓感后

甘寒清热,说得极透彻,最中肯繁。

(5)

阴虚证,初投桂、附有小效,久服则阴

竭而死,余目击数七矣。

(6)

:   呕吐证,良由肝火上逆者极多,张景岳偏

I于温补,以为多属胃寒,其误人谅不少

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