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诊家正眼·卷一·-------望色作者:李中梓

 乐山有大佛 2015-10-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 李中梓

望色

(增补)

《内经》曰:“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肝青象木,肺白象金,心赤肾黑,脾土色黄,一或有病,色必变见于面庭矣。然肺主气,气虚则色白。肾属水,水涸则面黎。青为怒气伤肝。赤为心火炎上。痿黄者内伤脾胃。紫浊者外感风邪。憔悴黝黑,必郁悒而神伤。消瘦淡黄,乃久病而体惫。山根明亮,须知欲愈之疴。环口黎黑,休医已绝之肾。盖有诸内必形诸外,见其表以知其里。眉目一占,肺肝斯见。

《内经》曰:“能合色脉,可以万全。五色者,气之华也。赤欲如帛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璧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乌羽者生。”

且夫五脏六腑之精华,上彰于明堂,而脏腑各有偏胜盈虚,若色若脉,亦必随而应之,但当求其有神,虽困无害。然所谓神者,色中有光泽明亮是也。即脉有胃气,同一理也。良工精而候之,可以先知,经所谓“望而知之谓之神”者是也。

《难经》曰:“五脏有五色,皆见于面,亦当于寸口尺内相应。假令色青,其脉当弦而急。色赤,其脉浮大而散。色黄,其脉中缓而大。色白,其脉浮涩而短。色黑,其脉沉濡而滑。脉数,尺之皮肤亦数。脉急,尺之皮肤亦急。脉缓,尺之皮肤亦缓。脉涩,尺之皮肤亦涩。脉滑,尺之皮肤亦滑。假令色青,其脉浮涩而短,若大而缓,为相胜;(色青,脉涩而短,乃金克木;脉大而缓,乃木克土,皆为相胜之脉。)浮大而散,若小而滑,为相生也。”(浮大而散,心脉也,乃木生火;小而滑,肾脉也,乃水生木,皆为相生之脉。)

《内经》曰:“凡治病,察其形气色泽,脉之盛衰,病之新久,乃治之,无后其时。形气相得,谓之可治。色泽以浮,谓之易已。脉从四时,谓之可治。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命曰易治,取之以时。形气相失,谓之难治。色夭不泽,谓之难已。脉实以坚,谓之益甚。脉逆四时,为不可治。必察此四者,而明告之。”

又曰:“色味当五脏,白当肺辛,赤当心苦,青当肝酸,黄当脾甘,黑当肾咸。故白当皮,赤当脉,青当筋,黄当肉,黑当骨。”

《灵枢》曰:“五色各见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浅深。察其泽夭,以观成败。察其散抟,(音团。)以知远近。视色上下,以知病处。积神于心,以知往今。不明不泽,其病不甚。其色散,驹驹然未有聚。(驹驹然,如马之奔散。)其病散而气痛,则聚未成也。”浮沉浅深,皆内外阴阳之义。然细绎之,浮沉虽有内外之殊,而吉凶必以夭泽为辨。如浮而泽者,浮则其病浅,泽则神有余,虽病即愈,吉之吉者也。若浮而夭者,其病虽浅,神气将衰,主病气渐重之兆,安得谓之吉乎?如沉而夭者,沉则其病深,夭则其神不泽,其病必死,凶之凶者也。若沉而泽者,其病虽深,神将复振,主病气渐退之兆,安得谓之凶乎?此只就一浮一沉之中而分顺逆,若更以顺色浓淡察之,则顺又有轻重之别矣。至于察其散抟,以知远近,未尝不叹色之聚散不定也。散者,如云撤散而不聚,其色渐渐而散,先浓后淡,先定后行也,主病色渐退之兆,即经所谓“其色散,驹驹然未有聚,其病散而气痛,聚未成也”,可见以色之聚散以为验。抟者,如物抟聚而不散,其色渐渐而聚,先淡后浓,先行后定也,主病气方来之机,即经所谓“散为痛,抟为聚,左右内外各如其形色耳”。气色散者,为痛而不至成聚。若抟聚不散,则成聚而不止于痛。由此观之,病气方来,霍然之期尚远;病气渐退,痊愈之日已近。夫如是,重病色逆,若兼撤散之形,未可即决其凶;轻病而色顺,如兼抟聚之形,未可即言其吉。然不明不泽之色,虽非吉兆,乃不致沉夭,亦非必死,故曰其病不甚也。此皆轩岐言外之义,若不体认会悟其微,而决吉凶,一有不验,言望色难凭,咎将谁归?所云“各色各见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浅深”,又将各部而察之,其条分缕析,如江海之通众流,岂能以纸上之言尽者哉!

黄帝曰:“黄赤为风,青黑为痛,白为寒。黄而膏润为脓,赤甚为血,痛甚为挛,寒甚为皮肤不仁。”又曰:“黄赤为热。色贵明润,不欲沉夭。夭然色不泽,其脉空虚,为夺血。”

鼻位中央,属土,主脾;通呼吸,兼主肺,为肺之官也。鼻色黄者,小便难。独鼻尖青黄者,其人必为淋也。青者腹中痛。微黑者有水气。白者亡血。黄白无泽,气虚有痰。紫浊时病。赤为热。鲜红有留饮。鼻孔干燥,必衄血。鼻燥如烟煤,属阳毒热极;及鼻孔冷滑而黑,属阴毒冷极。皆危。鼻塞浊涕是风热。鼻流清涕是肺寒。鼻孔痔胀,属肺热有风。颧色赤者,心病。颧与颜黄黑者,肾病。赤色出两颧,大如拇指,病虽小愈,必卒死。伤寒汗不出,大颧发赤,哕者死;颧见青气者死。面白颧赤,火克金也,为贼邪,其病不治。肝热病者,左颊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耳间青脉起掣病。耳痛,耳肿,耳聋,及耳前红肿,皆系少阳之热。人中平满主有水,土败唇反,甲笃乙死。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脾病者唇黄。唇见五色者,病在脾。唇色如红莲光泽者,无病。舌干唇燥为脾热,燥而红者吉,燥而黑者凶。肿赤者热极,青黑者寒极。黄者血虚,白者失血。口苦胆热,甜者脾热,淡亦脾热。口燥咽干者,肾热。舌干口燥者,心热。口噤咬牙者,痉病。唇口生疮声哑者,狐惑。齿燥无津,阳明热极。齿燥脉虚是中暑。唇舌苔上有断纹者,难治。唇青舌卷,环口黧黑,口张气直,唇口颤摇者,死。舌短颧赤者,心病。少阴气上逆,厥则啮舌。舌色鲜红润泽者吉,黑者凶。湿滑者吉,燥涩者凶。白苔者,胸中有寒,丹田有热。苔白而滑,邪未入府,在半表半里,宜和解,苔黄者,邪入胃,宜下。苔燥黑生芒刺者,难治,法宜急下。身不热,口不渴,苔黑而滑者,属阴寒,法宜急温。舌卷焦黑而燥者,阳毒热极,宜急下。舌青苔滑,无热不渴者,阴毒寒极,宜急温。舌紫黑者阴寒,赤紫者阳热。舌硬,舌肿,舌卷,舌短,舌强囊缩者,难治。若语言不清,神昏脉脱者,死。阴阳易,舌出数寸死。夏令热病,苔黑燥渴者,可治,不在必死之例。若黑苔刮不去,及去易生刺裂者,必死。冬月黑苔者,必死。妇人难产,唇舌俱青者,母子俱死;面赤舌青,子死母活;面青舌赤,子活母死。面黄而淡,脾胃有伤,四肢痿弱,腹胀,面黄而浊如熏,湿盛黄疸。黄如橘色多热。黄兼青紫,脉芤者,瘀血在胃,或胁必有块。面上白点,是虫积。面色青黄白不常,及有如蟹爪路,一黄一白者,主食积。目黑颊赤,主痰热。目胞黑者,痰也。眼黑行走呻吟者,骨节酸痛,痰入骨也。眼黑面黄,四肢痿痹,屈伸不便者,风痰也。伤寒眼下青色,主挟阴。面黄目青,为伤酒。目睛黄,酒疸。面黄白,及肿连眼胞者,谷疸,其人必心下痞。目色赤者,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黑在肾;黄在脾;黄色不可名者,病在胸中。面黄目青,及面黄目赤,面黄目白,面黄目黑者,皆不死。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者,皆死。面目有黄色,是有胃气,为吉。病人鼻准明,山根亮,目眦黄光,为有起色。目黄心烦,脉和者,病将愈。平人忽见黑气,起于口鼻耳目边者,凶。明堂眼下青色,多欲劳伤精神;不尔,即夜未睡。黑而瘦,阴虚火旺。臂多青脉,是脱血。心病传肺,肝病传脾,脾病传肾,肾病传心,肺病传肝,俱死。五脏已夺,神明不守。五脏气绝,大小便不禁,手足不仁。三阴气绝,则目眩转,目矇;目矇为失志,失志则目矇者,死。三阳气绝,则阴与阳相离;阴阳相离,则腠理泄,绝汗乃出,大如贯珠,转出不流,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

望色诊病
发表时间:2008-12-06发表者:陈宪海 (访问人次:737)

望色诊病

 

中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了四种诊断 疾病 的方法,这就是望、闻、问、切,简称四诊。望诊就是医生运用视觉来观察病人全身或局部的神、色、形、态的变化;闻诊就是医生凭听觉和嗅觉辨别病人的声音和气味的变化;问诊即通过询问病人和家属,了解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以及目前症状及其它与疾病有关的情况;切诊包括切脉和按诊,是切按病人的脉搏和触按病人的皮肤、手、腹部、四肢及其它部位以诊断疾病的方法。

中医学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认识到人体的外部表现可反映内在脏腑、经络、气血的变化。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与六腑相表里,通过经络与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密切联系,在生理上相互配合,在病理上相互影响,故人体的外部表现,特别是精神、面色、舌像的变化,与内在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关系密切。因而,通过观察病人的外部变化,可以诊察内在的病变。

望诊在中医诊断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列为四诊之首。通过“望而知之谓之神”的说法,我们可以想到历代医家对望诊的重视程度。

望诊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全身望诊(望、色、形体、姿态)、局部望诊(望头面、五官、躯体、四肢、二阴、皮肤)、望排出物(望痰涎、呕吐物、大便、小便等)、望小儿指纹、舌诊等五个部分。

我们今天主要讨论通过望面色诊断疾病。即望色。

望色,又称“色诊”,是通过观察病人全身皮肤(主要是面部皮肤)的颜色和光泽的变化,用以诊察病情的方法。可按此了解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病性的寒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

色诊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内经》中就有望色诊病的详细记载。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五脏生成篇》中描述了五脏常色、病色、死色的具体表现,《灵枢·五色》则详细记述了面部分候脏腑的部位。由于色诊在临床诊病中有重要价值,故受到历代医家的普遍重视。

为什么望色主要观察面目呢?这是因为:1、由于心主血脉,其华在面,手足三阳经皆上行于头面,面部的血脉丰盛,为脏腑气血之所荣;2、面部皮肤薄嫩,其位最高,其色泽变化易于外露;3、易于观察。

面色分为常色与病色。

常色指人在正常生理状态时面部的色泽。

表现为面部皮肤光明润泽,是有神气的表现,显示人体精充神旺、气血津液充足、脏腑功能正常。

中国人属于黄种人,其正常面色应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这就是有胃气、有神气的常色。但是由于体质禀赋不同,有人可能偏红、偏黑或偏白;由于生理活动的变化,有时可能偏青、偏白、偏红等等。这些都是正常现象,所以不论何色,只要有神气、有胃气,便是常色。所谓有神气,即光明润泽;所谓有胃气,即隐约微黄,含蓄不露。

常色可分为主色和客色。

主色是人生来就有的基本面色,属个体素质,一生基本不变。故称为主色。

古人根据五行理论把人的体质分为金、木、水、火、土五种类型,并认为金形人肤色稍白,木形人肤色稍青,水形人肤色稍黑,火形人肤色稍红,土形人肤色稍黄,此即为主色。

客色是因季节、气候、饮食等不同而发生正常变化的面色。即《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所说:“四时之色,随四时加临,推迁不常,故为客色也。”因人与自然相应,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面色也可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根据五行理论,春应稍青,夏应稍赤,长夏应黄,秋应稍白,冬应稍黑,四季皆黄。又,天热则脉络扩张,气血充盈,面色可稍赤,天寒则脉络收缩,血行减少而迟滞,面色可稍白或稍青。人的面色也可因情绪变化、剧烈运动、饮酒、水土影响等而发生变化,但只要明润含蓄,均非病色。

病色指疾病时的面部色泽。

一切反常的色泽都属病色。病色的出现,不论何色,或晦暗枯槁,或鲜明暴露,或虽明润含蓄,但不应时应位,或某色独见,皆为病色。

病色反映脏腑精气受损,胃气不能上荣。

病色又有恶善之分。

善色即面色光明润泽。说明虽病而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能上荣于面,称为“气至”。属新病、轻病、阳证,易于治疗,预后较好。

恶色即面色枯槁晦暗。说明脏腑精气已衰,胃气不能上荣于面,称为“气不至”。属久病、重病、阴证,不易治疗,预后较差,故称恶色。

五色主病。

病色可分为白、黄、赤、青、黑五种,故审察面部的色泽变化,又称“面部五色诊”。 不同病色分别见于不同脏腑和不同性质的疾病。具体表现和主病如下:

白色主虚寒证,血虚证。

白色为气血虚弱不能荣养机体的表现。阳气不足,气血运行无力,或耗气失血,致使气血不充,血脉空虚,均可呈现白色。

如面色 白而虚浮,多为阳气不足;面色淡白而消瘦,多属营血亏损;面色苍白,多属阳气虚脱,或失血过多。

黄色主湿证、虚证。

黄色是脾虚湿蕴表现。因脾主运化,若脾失健运,水湿不化;或脾虚失运,水谷精微不得化生气血,致使肌肤失于充养,则见黄色。

如面色淡黄憔悴称为萎黄,多属脾胃气虚,营血不能上荣于面部所致;面色发黄而且虚浮,称为黄胖,多属脾虚失运,湿邪内停所致;黄而鲜明如橘皮色者,属阳黄,为湿热熏蒸所致;黄而晦暗如烟熏者,属阴黄,为寒湿郁阻所致。

赤色主热证。

气血得热则行,热盛而血脉充盈,血色上荣,故面色赤红。

热证有虚实之别。实热证,满面通红;虚热证,仅两颧嫩红。此外,若在病情危重之时,面红如妆者,多为戴阳证,是精气衰竭,阴不敛阳,虚阳上越所致。

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证、惊风证、 肝病。

青色为经脉经阻滞,气血不通之象。寒主收引主凝滞,寒盛而留于血脉,则气滞血瘀,故面色发青。经脉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故痛也可见青色。肝病气机失于疏泄,气滞血瘀,也常见青色。肝病血不养筋,则肝风内动,故惊风(或欲作惊风),其色亦青。

如面色青黑或苍白淡青,多属阴寒内盛;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多属心血瘀阻,血行不畅;小儿高热,面色青紫,以鼻柱,两眉间及口唇四周明显,是惊风先兆。

黑色主肾虚证、水饮证、寒证、痛证及瘀血证。

黑为阴寒水盛之色。由于肾阳虚衰,水饮不化,气化不行,阴寒内盛,血失温养,经脉拘急,气血不畅,故面色黛黑。

面黑而焦干,多为肾精久耗,虚火灼阴,目眶周围色黑,多见于肾虚水泛的水饮证;面色青黑,且剧痛者,多为寒凝瘀阻。

望色注意事项:

1.注意病色与常色的比较 目前,中医临床上尚无统一的望色客观标准,因此,望色时一定注意把病人的面色与其所处人群的常色比较来加以判断。如所诊病人属局部色泽改变,还应与其自身对应部位的正常肤色进行比较。如病情复杂、面色与病性不符时,应尽量全面观察病人体表色泽,并结合其他诊法综合分析判断。

2.注意整体色诊与分部色诊相结合 强调望诊应以病人的整体面色(或肤色)为主,以面色的荣润含蓄或晦暗枯槁作为诊断疾病、判断病情轻重和估计预后的重要依据。《内经》中面部分部色诊理论和前人根据五行学说提出的五色生克顺逆理论可作为临床诊病的参考,但不可机械刻板,必须四诊合参,灵活应用。正如《望诊遵经》所言:“倘色夭不泽,虽相生亦难调治;色泽不夭,虽相克亦可救疗。”

3.注意面部色泽的动态变化 疾病是动态变化的,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病情的变化,病人的面部色泽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强调动态变化,就要求医生要用动态的观点认识问题,辨证识病。具体可参考《望诊遵经》“望色十法”。

4.注意非疾病因素对面色的影响 面部色泽除可因疾病发生异常变化外,还可因气候、季节、光线、饮食、情绪等非疾病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故望色诊病时,应注意排除上述因素的干扰,以免造成误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