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冯世纶教授经方会诊实录】反复恶心、呕吐案

 一秒十年 2015-10-13





按语

会诊时间:2015916日下午1300—16:30

会诊地点: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

参加人员:冯世纶教授、冯学功主任、跟诊团成员及院内有关同仁

组织单位:冯世纶名医传承工作站

会诊程序:会诊按着三个阶段进行,首先由主管医生汇报病历,参加会诊人员补充提问或查体,接着分别发表个人会诊意见,最后由冯老给出会诊意见并对与会意见作出点评!会诊意见主要分两部分,首先是辨六经辨方证的结论,第二就是辨证的依据和过程。


案例:反复恶心、呕吐案

王某,男,60岁,24床,住院号:76402。

主诉:反复发作恶心、呕吐5月。


病史摘要:患者5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恶心、呕吐不止,呕吐物为进食不久胃内容物,进食后发作,有时口中有苦、酸味,有时腹胀微痛,呕吐后缓解,进食不受影响,体重减轻不明显,双下肢水肿、眼肿、面肿,服药后已消,现余留右侧下肢微肿,右侧肢体不利,2015年8月28日住院治疗。

既往13年前外伤导致右肋骨折史,已愈;颈椎病10年;10年内两次出现右侧肢体不利,诊断为脑梗死,现余留右侧肢体活动不利;糖尿病9年;高血压5年;颈动脉多发斑块8年;慢性肾功能不全1年余。


入院诊断:(近20种病)1.呕吐原因待查 胃肠道器质性病变?糖尿病胃轻瘫?神经性呕吐?2.大脑动脉粥样硬化3.大脑中动脉狭窄4.高血压Ⅲ级(很高危组)5.高血压性肾病6.体位性低血压7.2型糖尿病 糖尿病性肾病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8.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期)9.肾炎综合征 10.高尿酸血症 11.血脂代谢异常 12.脑梗死后遗症期 13.颈椎病 14.神经衰弱 15.干眼症 16.白内障 17.眼底动脉硬化 18.缺血性视神经病 19.眼玻璃体浑浊。


治疗经过:西医以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扩血管改善肾血流、补充必需氨基酸等常规对症治疗为主,中医曾以五苓散、肾气丸加减等治疗。


补充中医问诊记录:

呕吐,每食入即吐5月,半身不遂10年,已住院24天。

刻下症:住院以来恶心频作,未吐,恶心时汗出,平时汗不多,无盗汗,无身痛,手足不凉,眼胀流泪,头蒙,似醉酒,查两次眼压高,怕吹空调,夏天穿秋裤,有时小腿抽筋,腿沉乏力,恶热不恶寒,醒时流口水,喜凉食,无胃胀,无嗳气,无反酸,不苦,口中和,大便不稀,日一行,小便可,夜尿2次,舌淡红润,脉沉弦细。面色虚浮暗,唇暗。


学生讨论:

学生1:恶心、欲吐,头晕,为少阳,纳好、喜凉食、恶热不恶寒,为阳明,故辨为少阳阳明合病,辨为大柴胡汤证。


学生2:同意少阳;头晕、腿沉、肢肿、流口水、怕冷,太阴里虚寒水饮明显,辨六经为少阳太阴合病,方选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


学生3:虽有恶心、头晕,但是口中和,没有口干、口苦,故不考虑少阳;结合头晕、腿沉、肢肿、流口水、怕冷,太阴里虚寒水饮明显,故选吴茱萸汤。


学生4:再查体,患者面色虚浮暗,口气明显,为少阳郁热;舌质嫩,腹诊发现脐上断续的正中芯,左右脐两侧、左下腹压痛,辨六经为少阳太阴合病兼有血瘀,辨方证小柴胡汤合泽泻汤合桂枝茯苓丸。


学生5:虽有恶心、头晕,但是口中和,没有口干、口苦,故暂时不考虑少阳;眼胀流泪、流涎、头蒙,为太阳气冲夹饮,太阴为主;小腿抽筋,津液亏虚失养所致,为芍药甘草汤方证。辨方证:理中汤或吴茱萸汤合芍药甘草汤合苓桂术甘汤。


学生6:穿厚衣,怕风,表证明显,有精神,排除少阴,为太阳表证;头晕、呕吐、目胀,可以用里饮解释,喜凉,腿抽筋——芍药甘草汤,津液不足,阳明热;辨六经:太阳阳明太阴合病,越婢加术夏合芍药甘草汤。


学生7:越婢加术夏,不用芍药甘草汤。


学生8: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


冯老点评:

大家说的都有道理,对我有启发了。


昨晚查看发过来的案例材料:食后呕吐,又有上热下寒,根据359条,“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根据他的症状,首先想到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证,今天问诊发现现在已经不吐,说明在医院住院治疗有效,但是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就不合适了。所以中医看病要看到患者本人,必须亲自问诊。


临床中,呕属于少阳多见,如果主症为吐,则可能属于太阴。呕吐、口水多,口中和,根据396条:“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者,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患者太阴明显,怕冷,口中和,很像理中汤证;但是还有头晕、头胀、眼胀,水饮上冲明显,吴茱萸汤还是理中汤?需要继续细辨。吴茱萸汤中有吴茱萸、生姜,有温中降逆作用,对水饮冲逆好一些。


但是,患者能食、食凉,恶热,这是有热,有点矛盾,临床这种病人也是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抓主证,呕为主。恶心多为少阳;热有少阳、有阳明、有厥阴。能食多为热,我们判断他是少阳的热,还是阳明的热,还是厥阴的热?综合考虑,用少阳之热解释较好,临床上能用一个病机就尽量用一个病机解释为好。少阳本不欲食,今却能食,说明其胃还不虚,这里体现了小柴胡汤“但见一症便是”,用少阳解释较好,恶心多见于少阳;有眼胀,饮上犯,头晕也是,说明夹饮,属太阴。因此辨六经为少阳太阴合病;六经尽量简化,能用一经解释问题就用一经,本案少阳为主,再加一些太阴温化饮的药,用小柴胡汤加吴茱萸即可。患者目胀,水饮为主,吴茱萸治疗这种水饮上逆为主。目胀,我们根据越婢加半夏汤——“目肿如脱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可见这个水饮导致的眼胀是半夏证,小柴胡汤里面含有半夏了,我们加吴茱萸即可。


胡老喜欢加石膏,和吴茱萸一起治疗顽固性头痛头晕,我们看他烦躁不明显,可以先不加石膏;有肿,可以加茯苓;头痛、烦躁。本案柴胡、黄芩清热,暂时不用石膏,因为以寒饮为主,用药太凉则不适合化饮。“病痰饮者,当以温药服之。”


方证对应,每个药都要对应起来,必须有是证才用是药,不对应则不见效。理解方证对应,各种病只要见效都是方证对应,时方也是方证对应。


学生提问:

1:本案为什么没有辨太阳?

呕吐,有热而能食,能用一经解释,就不要用两经。本案上热考虑少阳为好,经方认识半表半里是最后才认识到的:不在表、不在里,则在半表半里。发汗吐下后疾病没好,所以考虑是半表半里,而愈。有无表证,只有一点汗出不能看作表证,身痛、汗出、恶风,考虑表证。汗更倾向于上热,有轻微的上热,或轻微的表证,两个因素都有。本案也无恶寒,故不考虑表证。


2.气上冲是否一定有表证?

本经解释,降冲逆为桂枝的特异性功能。虽然麻黄、生姜都解表,但是不备降冲逆作用,可见降冲逆是桂枝的一个特能,桂枝除了解表作用,还有一个降冲逆的作用。经方治疗冲逆,是缓解冲逆,不一定是压制。


气上冲也不一定都是表证,小半夏汤也治疗气上冲——呕吐;吴茱萸汤也治疗气上冲,这些是里虚寒的气上冲。气上冲表证常见,但是关键仍是先辨六经。


3.下肢水肿,要不要加利饮药?

他水肿轻微,不是很重,而且,主要我们主张用药先要简单,大方向正确即可。这个方子含有一些治疗水饮的药,加苍术、茯苓也可以。


最终辨证结论与处方:

辨六经:少阳太阴合病

辨方证:小柴胡合吴茱萸加苓术汤证

柴胡12g,黄芩10g,姜半夏15g,党参10g,炙甘草6g,吴茱萸10g,茯苓15g,苍术12g,生姜15g,大枣20g。


反馈:2015年9月17日托人询问主管大夫,周四晚上开始服药,周五晚上就出院了,服 一剂,恶心好一点,其余改善不明显,继续服药。


整理者个人学习体会:

本案不太典型,六经辨证出现了分歧,主要是上热的考虑,是饮郁化热的阳明,还是半表半里的热?其中涉及半表半里之上热的判断:半表半里上热不一定都是口干口苦,本案不典型,热表现为身热、食欲好,看似与少阳病提纲(口苦、咽干、默默不欲饮食)矛盾,其实,我们要抓住病机,少阳病本质是半表半里的阳证,邪气在半表半里一般波及胃肠,会恶心、不欲食,但少阳的上热也可以消谷,要灵活来看。总之,六经病提纲主要为我们概括了六经病主要症状,但是并没有把所有症状列举全面,我们需要根据提纲、辅助提纲,看到六经病本质,即八纲,进而拓展到同一病机下面更多的症状,这样通过“具体——抽象——具体”的过程,可以应变临床千变万化之症。


备注:文章插图为跟诊团提供平日跟诊照片,非本次会诊照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