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议俗艺发劲功夫练习程序

 东方小城 2015-10-15

为什么要谈俗艺的发劲功夫?

因为道艺功夫不是一般人愿意练就就能练就的,若无高明的师傅指导,是无法练就的。比如道艺功夫的第一步明劲功夫,若内丹功夫没有达到炼精化气这一步,就谈不上明劲功夫。而从来由拳术中能练就炼精化气者就是极少数。据我所知,孙氏拳在我这一辈中也不过只有十数人达到这个境界,而且皆以过世,在当代武术界未闻、更未见有达到此境者。因此,谈谈俗艺的发劲功夫似乎更接地气。何况当今各派的传人大都是在这个层次上。而且很多所谓的名家们连这个俗艺的发劲功夫也没有做好。

练俗劲功夫,大致需要五步,第一步站桩,同时练梢节硬度。第二步定步发力。第三步动步发力。第四步活步、变步发力。第五步变节奏、变身势随意发力。

站桩,解决五个问题:

第一解决身体受力时呼吸自然、深长。

第二解决全体放松,身知中轴。

第三解决受力时手足相通、劲力顺达。

第四解决身体的基础劲力。

第五解决身体的抗击打能力。

至于练什么桩功,很多桩功都能解决这些问题,如三体式、马步桩、太阳桩等。

在练这步功夫时,还要配合练习梢节的硬度,如手指、脚尖、手指节、手臂、小腿等处的硬度。方法很多,如玉笋功、鹰爪力等,各家皆有传承。

定步发力,指两脚不动,或只迈半步、后足不跟步的发力,主要解决三个问题:

第一解决定步发力时劲力的传递通顺。

第二解决发力时与气息的协同,使之呼吸自然顺畅。

第三解决定步时不同形态下的劲力同一。

动步发力,按照拳式的规定,进行动步发力,主要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解决移动中发力的问题。

第二解决移动中劲力之间转换流畅的问题。

站桩、定步发力和动步发力这三步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这三步练成了,发力模式的基础就打下来。后面两步功夫,活步、变步发力解决步法随意变化下的发力同一。变节奏、变身势随意发力解决步法、身法变化下的发力同一。所以,前三步是基础。

发力模式是否正确,自己身体的感觉大致能够检验,那就是何处酸痛。

如果站桩时是腿部酸痛,说明桩功还没有及格,需要进一步练习。如果你的膝关节痛,说明你站桩的身体重心出现错误,需要调整。什么是及格呢?以三体式为例,要站到感觉自己的腿没了,伸出的手臂酸沉难忍,后背张紧发酸,才算及格。

如果进行发力练习,比如打五百个冲拳,第二天感觉自己的手臂酸痛,说明发力模式一定是错了。如果感觉自己的后背酸痛并伴随两肋的内膜隐痛,说明你的发力模式基本正确。如果两肋的内膜十分疼痛,说明你发力模式虽然基本正确,但用力过猛了。第二天练习时就需要做些调整。所以,你的身体感觉就是你的老师。

这五步功夫练下来,如果练的不出大谬,也会产生一定的易骨易筋之效,只是不及道艺功夫那么显著。无论练什么拳,首先都是解决身体易骨易筋的问题,骨要坚实,筋要通长。骨要坚实,指骨密度要高,同时骨与骨之间能够连接紧密。筋要通长,指筋不仅要长,而且各筋之间要能贯通一体,如一弹簧网。易骨易筋是拳术基础中的基础。打人时功夫高低首先取决于这个基础的水平。

此外,在此基础上练习技击,作为硬件基础不过为三:一是抗击打能力,二是打击能力,三是步法身法。有了这些基础,心法、眼法、招法、战术等才能发挥其作用。道俗两艺无不如是。只是训练的效力、巧妙各有不同。多看看,有好处。可以给人以启发。我自小就喜欢看,这么多年看下来,感觉俗艺各派的功夫、技法相似及雷同者甚多。虽然俗艺各派都自玄其神、自言其秘,其实在前人哪里早已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中技法尤甚。言其秘,不过是作个招牌标榜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