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出汉晋简牍研究20

 百了无恨 2015-10-19


  郴州吴简行书类墨迹所占比例最大,典型的有简1、2背、3、4正、10、16、37、43、52、68、90等。其特点可归纳为:


  郴州吴简(右)、楼兰西晋木简圆钝型笔画举例

  (1)转笔加提按。早期行书与汉代草书也有关联,比如保留着草书的圆转弧形线式。东汉末早期行书折部的圆转写法被加入越来越多的提顿动作,而非简单的弧转了;当然,提按强化与早期行、楷间的互动也不无关系。郴州吴简之简2(背)为非常纵放的10个行书字,“百”“万”“五”等字的横折部并未如汉草似的弧笔直转,而是加入提按动作,且有了粗细变化。

  转笔加提按乃早期行书特色之一。“转”指动态的,留有草体因素,“提按”指静态的、归于正体(楷)特点——这正表明行书居于草、真之间的书体特征。既容易辨认,又不乏书写效率,行书因此成为实用书写的主流。

  (2)结构上仍比较松散。缩短笔画、“点化笔”普遍、随意搭笔、随意连结组构等,令早期行书在结构上比较松散。一些字形仍为纵长形,如郴州吴简简5(正)之“里”“柠”“幸”“者”“复”等字。由于那一时期没有行政意义的“新体”厘正规范行为,字体演进自然而散漫,结构上的美化或规范,一则有待于新体依内在规律继续成熟、定型,二则依赖士人书家的典范、引示作用。事实上,稍早于郴州、走马楼吴简的刘德升、钟繇们的行书已拥有技法之严谨性甚至个性色彩。名家书写与社会性书写之间相互汲取、影响、促进,进而推动新体完善。

  (3)点笔、省并笔等技术促进行书成熟。东汉逐渐增多的“点化笔”是孕育早期楷、行的细节因素,“点化笔”也发展为楷、行书的一些基本部件、笔画。在行书成熟过程中,点笔连接、引带笔画的作用又被凸显,加助了行书体“行”的色彩。在走马楼、郴州吴简里,点笔及笔画间引带牵连意识日趋明显。省并写法在郴州吴简中更普遍,如“有”字的横撇并为一笔,“心”作三点,“亻”省略为一笔等。


  郴州吴简22(左)、孔木21对比

  3.粗圆厚钝型笔触较普遍

  在长沙东牌楼东汉末简牍中有大量粗圆厚钝型笔触,郴州吴简与东牌楼简地望接近,虽经过了数十年的进变,这类笔法依然存有,并发扬光大。郴州吴简含这类笔触的简牍占总简量的一少半(它们并非出于一人之手),且行、楷体中都有。粗圆厚钝型笔画以中锋用笔为主,行笔藏裹锋,很少出锋芒,圆润厚重质朴。这种圆润厚钝型笔触不见得全是秃笔所致,而是汉魏晋间一种普遍的或流行的写法,其笔法渊源实为“篆→隶”秦汉笔法的一种,名家书写中如西晋陆机《平复帖》、东晋王羲之《姨母帖》等亦属该种笔法系统的传承发展。其形成、延续的一个原因是对先秦、汉代质朴厚重圆浑写法的追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