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教育的真相之一:也谈“哭了不抱”

 阿呆小周 2015-10-20

儿童教育的真相之一:也谈“哭了不抱”

作者:杨潇

(原创文章,转载请署名)

【导读】:妈妈与小婴儿建立亲密关系几乎是母亲的本能,很多的父母凭借自身的本能表现就可以做得比较好。因此真正可能对孩子终生的发展造成影响的很多是发生在了孩子8-14个月之间父母教育的缺失或方法的不恰当。

………………………………………………………

………………………………………………………

不可否认“哭了不抱,不哭才抱”的哭声免疫法丶完整睡眠训练法,的确可以训练出一个表面上极少哭闹丶貌似让妈妈省力的乖婴儿,因此很多妈妈追捧并践行。在家长课进行期间,也不时有家长会咨询这个问题,到底孩子哭了要不要抱?父母要怎么样做才会最接近科学的育儿态度呢?

 

作为一个心理学专业毕业的人,目前又从事着家长培训的工作,三番五次被家长询问后,我认为有必要从心理学专业的角度进行总结和分析,尽量还原心理学研究和发展本身的脉络,由家长会自己做出适合自己孩子的结论。

精神分析学派的鼻祖佛洛伊德说过,一个人的童年将影响到他的一生;而一个幸福的童年,必将迎来一个幸福的人生。精神分析学派因为缺乏科学研究所要求的实证而饱受后人的质疑,但这些质疑和修正无论如何也不能掩盖其理论本身的光芒。我将尽力刨根溯源,还各位家长一个客观事实。


一丶“哭了不抱,不哭才抱”的根源。

是的,已经有人考证了,在中国这一论点之所以被广为流传,是和网络流传最广的帖子《美国妈妈带孩子的17个绝招》(http://www./la_weblinks/task_view/id_1055.html)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至少我就是从微信圈的朋友转发中第一次看到帖子的原文。


这个帖子起源于南加州着名的儿科医生JANE GU。网上的考证说了“J ANE GU其实是个华人,在美国网络可以搜索到,且差评不断。我本人先声明一点,我不喜欢这个考证未言明的的一个潜台词:“你 JANG GU是个华裔,你就不能代表货真价实的美国妈妈”,我就循迹去看了看那些所谓的对JANE GU的恶评。

She is thetype of doctor who, if you walked in with blood seeping from your eyeballs,would tell you to 'just drink water' and 'get more sleep.'
她是那种,如果你眼球出着血走进医疗室,她会告诉你喝点水”“多睡觉的医生。

She's also very snippy and can be rude to the patients, so there's a chanceshe'd tell you it's your fault that your eyeball blood is dripping over hercarpet.
她很暴躁又傲慢,有时候对病人粗鲁,她可能会告诉你,你眼睛里滴出来的血弄脏了她的地毯,这是你的错。

Oh, and you'll wait 45+ minutes to get this diagnosis, too.
还有,你得在那等45分钟,才能得到这个诊断……

下面是这个网站的链接:
http://www./biz/jane-s-gu-md-hacienda-heights

 

我罗列了3条对JANE Gu医生的恶评,似乎比较集中在她的服务态度上。有兴趣的家长可以在百度上搜索进去自己慢慢看。对于JANE GU医生提供的建议,客观的讲有些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比如,不鼓励滥用抗生素、鼓励孩子在确保安全下的尝试和探索等等。我们不能因为她是华裔勼全盘否定她的建议。

 

二丶哭声免疫法的心理学基础

“哭了不抱,不哭才抱”的做法是有其心理学基础的。这个基础就是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约翰·华生被公认为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除极少数的简单反射外,一切复杂行为都取决于环境影响,而这种影响是通过条件反射实现的。”

因此华生把巴甫洛夫式的条件反射当作行为主义的枢石。华生有一句名言:“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把他们带到我独特的世界中,我可以保证,在其中随机选出一个,训练成为任何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人物——医生丶律师丶艺术家丶商人,或者乞丐丶窃贼,不用考虑他的天赋丶倾向丶能力丶祖先的职业与种族。”

 

基于这样的理论认识,华生和他的助手一起在婴儿的情绪行为上做了实验,使婴儿的爱、惧通过条件反射的改变而改变。最著名的实验称之为“小阿尔伯特实验”。 下面是优酷网上带有中文字幕的视频连接,在此我不赘述。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MyNDU5MTA0.html

需要再次提一下,JANEGU1973年毕业于台湾国立医学院,这个年份也许能够帮助我们理解JANG GU医生的育儿绝招之一(即哭了不抱)的产生背景。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在1930年左右达到高峰,先后影响美国达30年之久。解放前后也有中国的心理学家大力倡导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比如郭任远等。考虑到中国心理学研究的滞后,我推测JANE GU上大学的时候,心理学的教科书里应该还是将行为主义流派当做重点心理理论传授给大学生们。因此JANEGU相信“哭声免疫法”其实也不为怪。

非常有必要提一下巴普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经典的条件反射学说理论见下图:

对这张图的通俗的解释就是

1、食物会让狗流口水;

2、音叉发出的声音不会使狗流口水;

3、给食物的同时,让音叉发出声音,狗会流口水;

4、反复强化之后,只让音叉发出声音,同时没有食物提供,狗依然会流口水。

所以我们很也容易能够理解“哭了不抱,不哭才抱”其实就是反复的对婴儿实施“正强化”和“负强化”,迫使婴儿建立这种条件反射,从此不哭闹的“乖孩子”便训练成功了。

 

人们评价华生的行为主义者的理想国“就是一个彻底程序化了丶光秃秃的,没有情感的世界,人不是神圣的精神存在,而是机器,环境怎么塑造和训练,就输出什么样的结果。”还是比较客观的。我们不是心理专家,我们只是一群爱孩子的父母。仅仅站在父母的角度来看,把婴儿使用如此冷酷的手段来进行训练显然是不能够接受的。

1928年约翰·华生出版了《婴儿和儿童的心理学关怀》一书。在这部书中,他倡导了一种行为矫正式的儿童养育体系, 把孩子当作机器一样训练丶塑造和矫正。华生认为对待儿童要尊重,但是要超脱情感因素,以免养成依赖父母的恶习。这本书改变了美国儿童的养育实践,整整一代儿童,包括他自己的孩子,据说都是在这种风格的教养实践中长大的。有人说,在华生的家里,上帝和魔鬼长时间的居住在一起。他的儿子们对华生的描述是这样的“没有同情心和情绪上无法沟通的。他不自觉地剥夺了我和我兄弟的任何一种感情基础。”

约翰·华生的孩子和家庭成员后来自杀的自杀,酗酒的酗酒。华生家庭成员的不幸与华生在学术圈的名声大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人说,华生反对精神分析学派对“意识”的研究,但却用他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无声的印证了精神分析学派理论的“童年影响人的一生”的论断。悲剧的种子其实早在华生童年已经种下。华生的父亲脾气暴躁,抛妻弃子,华生受同学欺辱,并因暴力行为而两次被捕。童年对爱的绝望,让约翰·华生倾一生之力,打造了一个“没有情感的程序化帝国”。

哭声免疫法因为见效快,让妈妈省心省力,曾在美国风靡一时,被哭声免疫法修整长大的孩子,后来轻则睡眠障碍,重则人格障碍甚至精神分裂。付出一代美国儿童的幸福代价后,此方法终于被欧美深深反思和摒弃,约翰·华生也曾被评为美国人最讨厌的人之一。

 

如今,倡导与孩子亲密成长,给与孩子尊重和爱的儿童教养方式被大多数父母普遍接受。正面管教的“温和而坚定”的育儿理念适时进入中国,提供给处于育儿困惑中的中国父母一种简便易行的正面管教方法和工具。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简单的用“抱”或“不抱”来回答孩子哭了是抱还是不抱的问题就显得不合时宜。

值得一提的是,华生的行为主义流派虽然有他的时代局限性,但不可否认该理论对人类学习研究的贡献。时至今日,很多学校的语言教学依然在沿用行为主义所倡导的方法。比如直接法、阅读法、情景法、听说法和视听法等。


三丶埃里克森人格八阶段理论和婴儿安全依赖关系的建立
我们可以用一张图表简单的介绍一下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
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今天我们将眼光只关注在0-1岁阶段婴儿人格的发展。


由上面的图表不难看出,在0-1岁的婴儿发展阶段,婴儿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我能相信他人吗?”。我的问题是:父母和婴儿,到底是谁率先启动了建立信任的安全依赖关系的开始键?是的,当然是婴儿。

 

这个开始键就是婴儿的第一声啼哭。

 

十月怀胎,艰难生产。面对小婴儿的哭声,人本性里面的一种莫名其妙的东西将驱使成人(一般是妈妈)赶紧靠拢婴儿,抚摸他、小声的和他说话,微笑的看着他等等,似乎是一种人之本能。

 

其实现代人际神经生物学的研究已经发现,婴儿与妈妈紧密的连接是婴儿生存的本能。下面两个图简单说明婴儿是是通过哭启动并实践建立安全信赖关系的循环。

图一、安全依赖关系的建立循环

图二、不安全的依赖关系建立循环

同时,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埃里克森相信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

 

四丶孩子哭了到底当抱不当抱?
微博和微信的兴起使得父母获取碎片知识易如反掌。博客和微信圈里流传育儿经众多,看起来都有道理,但很多家长心里还是觉得真伪难辨,总不能像华生一样拿自己的孩子做实验吧?

 

大面儿上的话不多讲,回到本期的主题:孩子哭的时候该抱还是不该抱。前文提到,我们不是心理学专家,只是一群爱孩子的父母。因此文章的所有观点不能当做所谓“专家的结论”。心理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和其他学科一样,也是没有止境的。所以,我们希望家长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和自家孩子的实际情况,适度采纳我们的建议。

 

依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为基础,结合人际神经生物学的发展和佐证。哈佛大学“哈佛学前项目”(Harvard Preschool Project)总负责人伯顿.L.怀特对0-3岁的儿童进行了持续的研究,我们基于此谨慎的给出如下建议:

 

1、 对于0-5个月的婴儿,他们的哭声我们称之为“Honest Signal”(真实的信号)。他们的啼哭似乎传达了这样的信息:“我不舒服,快来帮帮我。”他们还不会假装哭声来控制父母。我们建议如下:父母对婴儿的哭的反应应该是及时而得体,比如:抱,说话,唱歌,抚摸,检查等

2、 对于4-12个月的婴儿,孩子的哭声开始分化,有互动性和针对性,从非有意识逐渐变得有意识。从5个半月或第6个月开始,会有一个新的、重大的变化。在第6个月末期,宝宝有时会因不识而啼哭,有时候会因寻求他人的陪伴而啼哭。从此时开始,宝宝开始将啼哭作为获得关注和陪伴的一种手段。这种新出现的能力是正常正常智力发展的一个明显信号。这也标志着从这个时候开始,作为父母的您要尽力防止把宝宝宠坏。我们建议如下:父母对婴儿的哭的反应应该是密切关注和宠爱,比如:也可能需要抱,和他说话、检查等。因为孩子个体发育的差异性,具体情形需要父母自己来把握。

3、 12个月以后,孩子懂得了有意识的哭.并使用哭声控制大人。我们的建议是:父母对孩子的哭的反应应该是关心而有界限,很多情况不能一哭就抱,需要视情形而定。并记住个体发展的差异性,不宜一刀切。

五、结束寄语父母及所有儿童照顾者

我们需要很明确的提醒各位家长的是,对于12个月以后的孩子,我们的建议绝对不是放任他哭而不管。如果家长从此走入极端,那将给孩子带来不可弥补的伤害。对于孩子社会技能和态度方面的教育,我们不得不说从两岁开始已经太晚。因为从8个月开始,婴儿都会受到三种主要兴趣的驱使。

 

第一是社会交往,尤其是与主要看护者的社会交往; 第二是满足他的好奇心;第三是掌握并享受新的运动能力。这些具有明显的生存价值的兴趣,都是非常强烈并且平衡的存在于8个月以上的宝宝身上。

 

研究发现,宝宝到14个月的时候,一个婴儿就可能已经建立了一种令所有人都烦恼的社会行为模式,并且非常难以改变。我们相信问题的部分原因是,婴儿的父母已经采取了一种导致婴儿不快乐的社会行为方式对宝宝的需要进行了回应,并且父母们多多少少都拒绝改变。

 

妈妈与小婴儿建立亲密关系几乎是母亲的本能,很多的父母凭借自身的本能表现就可以做得比较好。因此真正可能对孩子终生的发展造成影响的很多是发生在了孩子8-14个月之间父母教育的缺失或方法的不恰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