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越”之地的地缘覆盖

 博物洽闻 2015-10-28




        现在我们回头再说说“赣粤运河”的问题。从地理结构上来看,目前所选定的杨桃江——浈江河谷的越岭通道,是最为可行的选址。而它之所以鲜为人知,并非是因为技术的原因,而是因为需求和地缘政治的原因。由于工业技术的发展,公路、铁路运输作用的提升,内河水运在交通、物流方面的作用,已经大不如前了。即使是灵渠,在1956年之后,也基本停运了。不过从成本方面考虑,水运终究是最低的,也有规模化的基础。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今天,国内交通网所承担的重点,逐渐由人向货转移的今天。因此打通内河与沿海的黄金水道网,成为了目前中国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战略上,之前的重点是把中西部的人力资源,平均一年两次的送到沿海地区去,所以春运的问题比较突出;而如果产业转移到中西部的话,物流成本就更重要了。物流成本太高的话,产业会更倾向于向东南亚沿海地区转移).

  在珠三角地区意图向北延伸腹地,而湘赣两省,也有意通过沟通边缘地区,扩张自己的空间时,沟通湘桂的“湘桂运河”,与沟通赣粤的“赣粤运河”被五岭南北的四个省区纳入了视野。相比于已有两年多年运营史的“湘桂运河”而言,从未被实现过的“赣粤运河”所遇到的问题会更多一些。而这个顾虑,更多的是来自于江西方面。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赣江与长江的天然关系,使得江西与长三角的整体关系会更为紧密,而赣南地区与隔岭相望的广东地区,亦存在密切的地缘关系。从积极的层面看,如果打通了赣粤运河,江西方面的水运货物就可以拥有两个出海口的选择(湖南方面打通湘桂运河也是一样的),对于地更位置更接近于珠三角的赣南地区,经济上的带动会更大些(货物出口成本会拉低,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也更方便)。比较让江西方面顾虑的是,如果打通了珠江、赣江水系。那么无论是从水量还是地势上看,都会让江西境内的水资源流入广东地区。在水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这其中所牵扯到的利益问题,是绝对无法忽视的。即使不考虑利益问题,假如赣南的水资源,最终通过运河部分补给给了珠江,那么赣江干流以及鄱阳湖的水位也势必会受到影响。其对江西本身的地缘结构的影响,是必须考虑的。相比于湘、桂运河有灵渠的运行经验,而从心理上更容易接受。即使在技术上能够解决掉北水南调,对赣江水系的影响(以船闸的方式,分段航行,互相补给的水量并不会太大),没有实际运行经验的江西方面,也需要更加慎重的考虑和计算。

  正因为这些因素,目前在国家层面的战略上来看,重开湘桂运河(灵渠线并不是唯一的选址),与新开赣粤运河的方案,前者的执行位置更靠前。至于说其中的利益分配,以及技术、环保因素,还需要更多的论证。只从地缘关系上考虑,如果跨越五岭,沟通长江、珠江的水运通道打开的话(设计为千吨级),对于拉近赣、湘两省与两广地区的地缘关系,会起到积极作用。而从腹地的争夺上来看,珠三角与长江角在地缘辐射力上的劣势,也会被对冲不少。有鉴于此,能够将由水系而扩散的地缘影响力,透过运河向北辐射至湘、桂两省的广东省,会更乐见其成。至于说广西省,它目前所关注的重点是如何为自己境内的珠江水系,开凿一个独立的出海口,以摆脱对于珠三角的千年从属关系。如果广西方面做到这点的话,不单自己的海洋经济,可以自成体系,湘桂运河所带来的海洋利益,亦可能被广西所消化。更为重要的是,同被珠江水系所覆盖的云、贵两省的南、北盘江地区,也有可能成为广西海洋经济的腹地。这对于一直想凭借海洋、边境两大优势,成为强势省区的广西省来说,意义不可谓不重。

        做了这些分析,相信大家对于岭南的基本地理结构,以及秦人南征的路线有了基本认识。简单点说,问题归结于“一岭一水”。即秦人如何穿越南岭,征服散布于珠江中下游地区的“南越”族的问题。而最终得以让秦人完成征服任务的,还是他们开创性的通过灵渠,将湘、漓两水连接起来,以使得华夏核心区的人力、物资补给可以快速覆盖南越地区。

  根据历史记载,秦人用灭征服南越的军队被确定为50万。但实际上,这50万人并不能单纯的理解为战斗兵员。这其中的大部分人员,应该是用来做后勤保障,以及屯垦南越的,实际用来作战的,估计在10万左右。这些数字对于我们来说,只可能是个概数了,除非我们真能有办法穿越回去。其实这几十万人里复究竟有多少是用来直接作战的,又有多少是隶属军队的后勤人员,还有多大比例,是纯粹用来移民固边的,并不重要。对于我们所要解读的大历史来说,清楚三点就行了:一是凭借强大的资源,以及对地理结构合理的改变,秦人用武力超前的征服了两广丘陵地区;二是秦帝国前后有总数达数十万之巨的人口,南迁入了岭南;三是这些南迁的华夏人口中的绝大部分是男丁。基于原始的生存法则,以及社会结构,南越之地的华夏化可以说自此全面铺开了。

  既然秦人已经初步完成了征服南越的工作,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之直接纳入中央集权的管理结构中了。为此,秦人在越划定了三个郡:南海郡、桂林郡,以及象郡。如果与地理结构和现在的行政区划相对应的话,南海郡大至可以和现在的广东省相对应,包括以珠三角为核心的珠江下游地区,以及相对独立的潮汕平原,其治所“番禺”就是现在广州市的前身;而桂林郡所对应的,就是广西盆地以及现在的广西省腹地了,治所叫作“布山”(广西省桂平市)。

  与南海、桂林两郡相比,问题比较复杂的是“象郡”。从地缘结构、文化一脉相承的角度看,我们可以认为现在的广东省是当年南海郡的延续,广西省是桂林郡的化身,并为之找到地理结构上的支撑。可是象郡,却似乎没有一个独立的地理板块来承载。如果把越南北部的红河三角洲与象郡相对应,也许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但问题是秦帝国真的在那么短的立国时间里,就把实际控制区延伸进了中南半岛吗?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再把视线放在水系之上,看看红河水系与珠江水系之间的关系,以及岭南地区,除了珠江水系之外,是否还存在其他自成体系的地理单元。

   说到越南,很多朋友都会有一叹息道,为什么这块与东亚大陆紧密相连的土地,最终没有被纳入中央之国的范畴。的确,无论秦人是否真的渗透入现在的越南境内,后来的汉帝国在收服南越国之后,都控制了越南的北部。但无论是什么时代,中央之国都没有完全控制过现代意义上“越南”的全部国土。

  在国际部分分析中南半岛时,记得分析过越南的基本地缘结构。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越南,其实也是经过千年的扩张而形成的。其大致可以被分为三部分:北部以江河三角洲平原为核心的区域。国家化之后,曾经长期使用的名称为“安南”(唐帝国时代);中部汽狭长的沿海中原以及山地,古称占城;南部则是从高棉人(柬埔寨的主体民族)手中夺取的“湄公河三角洲”)。在华夏族渗透到此之前,“百越”之族的覆盖区域主要是北部的红河流域。基于地理的独立性,居于其上的百越族,与广西盆地、珠三角地区的百越族,会有所差别,但整体的亲缘关系应该还是非常紧密的。在以高级文明自居的华夏族看来,他们并没有兴趣去搞清这其中的细微差别。只会在历史记载中,对留给其印象深刻某些部落留下一笔。通常这些部落都是对华夏族南征反应最为激烈的,比如史书中记载的西瓯、骆越族。正因为留下了这类记载,很多研究者也试图为他们找到准确的活动区域,并将之从“南越”这个概念中独立出来。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做,当日分布于五岭以南,直至红河谷地的“百越”部族,何止千百。以中央之国的视角,用“南越”这个地缘标签来概括就可以了。

  相比广西盆地与珠三角地区的地缘关系,红河流域的地缘独立性显然要强出许多。这是因为前两都是由珠江水系所串连起来的,无论是从族群自然迁移,还是相互交往的角度看,地缘关系都会更加紧密。而红河却是一条独立于珠江的大河,它与珠江流域之间存在存在着类似“五岭”地形的,明确的分水岭。以地理的视角来看,这片以“十万大山”为代表的分水岭,是广西盆地与红河三角洲平原的地理分割线;而从现在行政分割的角度看,中、越边境线也正是划割于此。也就是说,经过二千多年的地缘博弈,中越两国最终还是以一种符合地缘规律的状态,走出了古典时期。

  在秦人南征的过程中,他们在主要包括广西盆地、珠三角地区、红河三角洲在内“南越”之地进展的并不顺利。湿热气候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疾病,加上山地河谷交错的地形,部族分割的地缘形态,都使得秦人无法象在中原作战那样,寄希望于通过一场决战来解决问题。而挖通连接湘、漓两水的“灵渠”,是秦人取得最终胜利的重要保证。有了这条大运量的水上补给线,秦人可以方便、持续的将核心区的人员、物资补给至他们在珠江中下游流域的诸多据点中,并最终消耗掉南越部族们之前所积累的资源。

  灵渠固然是秦人入主南越的有利保证,但问题是,红河水系与珠江水系之间是相互独立的。秦人可以通过水网,保证珠江水系与核心区的物流网交通顺畅,却无法将红河水系纳入这张网内。也就是说,如果秦人想直接控制以红河三角洲为核心的越北地区,他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甚至考虑打造一条新的运河来沟通珠江、红河。事实是,秦人并没有这样做,后来的汉帝国也没有这样做。

越南历史地形图


作者:thomas_zqq   
  我觉得结合历史,还是没有说清楚啊. 又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乃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岭,一军守九疑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三年不解甲驰弩,使临禄无以转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杀西呕君译吁宋。而越人皆入丛薄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虏。相置桀骏以为将,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杀尉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乃发谪戍以备之..
  ---------------------------------------------------------------
  这里屠睢的五路大军,“一军塞镡城之岭”是走湘水--漓江通道由湖南入广西,“一军守九疑之塞”是走潇水--连江由湖南入广东,“一军守南野之界”走章水--浈水通道由江西入广东,“一军结余干之水”这是处于江西福建边界,这都容易理解。唯有这个“一军处番禺之都”如何解释?从这个行文来看,秦军早在灵渠沟通之前,就在番禺驻军了,那么秦军是如何攻占番禺的?而且这个时候,番禺已经称之为“都”,显然秦军有所经营。我推测可能走海路。从这里秦的五路大军分布看,开通灵渠之前,秦一军在广西,一军在福建,而三军在广东,其一驻扎珠江三角洲,其余两军分守广东与湖南、江西的通道,呈现出全面控制广东的势态。既如此,秦越的主战场应当在广西,选择开通灵渠,而不是梅关,可能也有这个因素。
  =====================================================================  
  秦征南越之事,史料本来就少。所谓五路大军的说法,其实是来源于西汉《淮南子》而不是史记了。从这篇文字来看,即使所记属实,这五路大军也并不全是用来在南越作战的,所以并不需要完全按它的脉络来走。主战场的确应该是偏广西,在前面也分析过了。征服部落化地区和国家化地区,所遇到的问题正好相反。后者往往把最具潜力的地缘中心征服了,就解决了大部分问题;而前者却是越边缘,地形越复杂的地方越难对付。加上由广西境内过岭,顺流可覆盖的区域更广(人员物资是单身流入的),所以秦人考察运河时,应该是以湘——桂线为主了。说到湘桂运河的问题,前面有朋友也提过,估计以旅游立市的“桂林”动力不足。这的确也是个问题,所以新“湘桂运河”所考察的线路,并不只是灵渠一带,方案应该也还没定下来。

  至于说秦人在灵渠开凿之前,就有一军驻守“番禺”的问题,是非常有可能的。前面其实也做过分析的,即南越这种部落化的地区,并没有封关以自守的概念。也就是说,秦人一开始进入时,并不会有太大阻力。那些生活在河谷开阔地的部落,如果不愿意臣服于秦人的话,会退入山地。而对于秦人来说,真正的战争是在他们落脚之后才开始的。这种战争形态,和后来侵华日军在华北所遇到的差不多。而秦人取得最终胜利的机会,则在于他们所拥有的强大资源。只要能保证物流的成本在可承受范围,那些退守山地的部落臣服只是时间的问题,灵渠的战略作用也正在于此。在南越之地国家化后,番禺(广州)所在的珠三角,地缘中心的作用更加凸显了。在这个时候,能够直线至此的梅关通道,反而成为最主要的过岭路线了。

   毋庸置疑的是,秦人为帝国划分郡县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使帝国的每一寸土地,都纳入中央集权的管理体系中。只是秦人设置郡县之时,并不代表就已经可以直接管理这一区域。在诸侯们经营日久的熟地,利用原有的管理体系来做到这点,应该说不是件难事,而在战国诸侯们,也没有政令直达的边缘地区,要做的这点就比较难了。之前只是在名义上暂设的“闽中郡”便是这样的典型例子,我毫不怀疑秦人以后一定会去直接管理这块土地,但最起码他们在帝国的版图上划出这个新的行政区时,心里应该十分清楚,它与核心区内郡县的实质区别。

  如果南越之地已经初步国家化了,秦人向南渗透的步骤也许会和闽中郡一样,先换汤不换药(不更换管理结构)的将之归化,然后通过政治、军事手段,对其实施换脑计划。虽然秦帝国的国祚太短,没有时间完成这些步骤,但在后来的汉帝国,瓯越、闽越,以及国家化后的南越国都最终成为了帝国的一部分。问题是现在的“南越”,秦人并无法找到一个(或几个)代理人,来帮助其完成这个过渡阶段。更何况为了应对那些叛乱的部族,帝国已经耗费了太多代价,派驻各级官吏进行直接管理已经是理所当然的事了。现在摆在秦人面前的主要问题是,这种管理是需要帝国核心区源源不断的输入人口,以及资源,才能够有效完成。在没有使南越的基本人口华夏化之前,一旦核心区的补给不到位,叛乱随时有可能发生。

  在秦人为整个南越之地划定的: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当中,秦人有把握直接控制的是整个珠江中下游地区,也就是广西盆地和珠三角(包括其辐射的周边山地)。而整个南越之地,却并非全部是由珠江水系所覆盖的。这其中主要包括二大地理单元,一块就是越南北部的红河流域;另一块就是雷州半岛及其北部呈弧状的沿海地带。这两个地理单元有共同特点就是:首先都是沿海地区;其次版块内的河流,都不隶属于珠江水系,而是独流入海的。也就是说,与珠江水系存在明确的分水岭。如果要为这一板块找个统一的地理名称,我们可以称之为“环北部湾地区”。而象郡的设立,就是秦人为了进一步向南渗透,而以环北部湾地区为主设立的行政区。

  从环北部湾地区,与珠江流域的地缘关系来看,它在秦人的整合过程中,应该是属于次一级地区。有可能的情况是,象“闽中郡”那样,给当地大小部落授予名义官职,暂时不打破他们的社会结构。等到帝国在珠江流域的南海、桂林二郡站稳脚跟后,再寻找时机将象郡直属。从战术的角度来看,秦人之所以会这样做,是因为要想通过已经打通的“湘桂运河”(灵渠)将帝国的控制力直接辐射至“环北部湾地区”,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最起码,你的补给效率,决定了你即使进入了这一区域,一时也很难在实力上对当地部落有绝对优势。这一点,对于没有水运直接补给之前,在南越举步为艰的秦人来说,是有非常大的教训的。先期被派驻过来的军队,几乎被消耗殆尽。
  
  正是因为“象郡”只是一个带有过渡性质,并且没有实际控制的行政区。史书中对它的记载才更加模糊,以至于今天大家还在争论,到底是雷州半岛一带,还是越南北部,亦或是整个广西的西部才是真正的“象郡”。而沿着地缘的轨迹,我们站在秦人的角度,应该可以尽量接近事实的真象。也正是因为这种过渡和边缘性质,秦人在划定其区域时,才没有很明确它的边境。事实上整个环北部湾地区,甚至隔海相望的海南岛,都应该会是“象郡”用来整合的区域。不过由于环北部湾的这几个板块,相互之间的地缘关系并不紧密,或者说没有一条贯穿始终的河流将之串连起来,亦无法认定谁才是这个行政区的地缘中心,后来的汉帝国在直接控制上述区域后,并没有将象郡保留下来,而是重新按照各板块的地理结构,划出了越南北部的“交趾郡”以及雷州半岛及其北部地区的“合浦郡”。

  “象郡”在中央之国地缘结构的进化过程,倒是和秦人初设的,包括瓯越、闽越两大板块的“闽中郡”很类似。所不同的是,秦人在划定象郡的行政区时,已经考虑了战略上的连续性。或者说象郡在划定之初,帝国就已经有了明确的计划对之进行融合了,一些只是在等南海、桂林两郡安定下来罢了。这一点,从象郡、桂林两郡的郡治设立,亦可以看出。

秦:南越地缘结构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