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简介高血压: 是指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其中,原因不明的高血压称为原发性高血压,约占高血压患 者总数95%以上。由某些明确独立的疾病引起的血压升高称为继发性高血压,在血压升高患者中约占5%。 ![]() 高血压: 是指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目前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39mmHg和/或舒张压≥89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长期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 临床表现![]() 高血压患者可有头痛、眩晕、气急、疲劳、心悸、耳鸣等症状。 并发症![]() 高血压疾病常见的并发症有: 1、心:左心室肥厚、扩大; 高血压 - 治疗治疗目的: 降压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降压治疗应该确立血压控制目标值。 另一方面,高血压常常与其他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合并存在,例如高胆固醇血症、肥胖、糖尿病等,协同加重心血管疾病危险,治疗措施应该是综合性的。 ![]() 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大多数无并发症或合并症患者可以单独或者联合使用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递增剂量。临床实际使用时,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状况、靶器官损害、并发症、合并症、降压疗效、不良反应等,都会影响降压药的选择。2级高血压患者在开始时就可以采用两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 ■ 沙坦类(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而降压)
■ 普利类(减少血管紧张素Ⅰ转换为Ⅱ)
■ 地平类(降低钙离子水平而降压)
■ 洛尔类(扩张血管而降压)
■ 复方制剂
■ 中成药
■ 血压计类(监测与控制血压)
■ 这样用药更合理
治疗原则 ![]() a:自最小有效剂量开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如降压有效但血压控制仍不理想,可视情况逐渐加量以获得最佳的疗效; b:强烈推荐使用每日一次、24小时有效的长效制剂,以保证一天24小时内稳定降压,这样有助于防止靶器官损害,并能防止从夜间较低血压到清晨血压突然升高而导致猝死、脑卒中和心脏病发作。 这类制剂还可大大增加治疗的依从性,便于患者坚持规律性用药; c:单一药物疗效不佳时不宜过多增加单种药物的剂量,而应及早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治疗,这样有助于提高降压效果而不增加不良反应; d:判断某一种或几种降压药物是否有效以及是否需要更改治疗方案时,应充分考虑该药物达到最大疗效所需的时间。在药物发挥最大效果前过于频繁的改变治疗方案是不合理的; e:高血压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一旦确诊后应坚持终身治疗。应用降压药物治疗时尤为如此。 治疗方式非药物治疗: 主要就是改善生活行为: ①减轻体重; ②减少钠盐摄入; ③补充钙和钾盐; ④减少脂肪摄入; ⑤增加运动; ⑥戒烟、限制饮酒。 ![]() 药物治疗: 常见降压药物类型: ①利尿药; ②β受体阻滞剂; ③钙通道阻滞剂; 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⑤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 高血压 - 病因![]() 遗传因素: 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父母均有高血压,子女患病几率高达46%,约60%的高血压患者有高血压家族史。高血压的遗传包括基因显性遗传和多基因关联遗传两种方式。 ![]() 环境因素: 饮食方面:食盐的摄入,钾摄入量,高蛋白质摄入,等都会影响血压;精神应激方面:精神紧张,城市噪音,脑力劳动过高等情况会影响血压;吸烟:吸烟是公认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 其他因素: 体重:超重和肥胖都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同时也是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避孕药:服避孕药妇女血压升高发生率及程度与服用时间长短有关。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此病患者50%有高血压。 ![]() 其他因素: 血脂异常TC≥240mg;LDL≥160mg;HDL<40mg(男)、48mg(女) 高血压 - 分类 ![]() 从医学上来说,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性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继发性高血压是继发于肾、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疾病的高血压,多为暂时的,在原发的疾病治疗好了以后,高血压就会慢慢消失。 高血压分级![]() 高血压危险分层![]() 高血压-预防![]() |
|
来自: lo que sea > 《未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