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米芾《研山铭》

 鸿墨轩3dec 2015-11-06

 

    为研究米芾书法《研山铭》,2002年我追寻着米芾一生的足迹,从襄阳到无为,再到镇江。“采访米芾”,感受米芾……
    米芾书学颜真卿、欧阳询、沈传师、段秀展、褚遂良,而对褚字研究最久,亦最深刻。他极大地吸取了褚遂良用笔变化多端、空中做势、结字生动地特点,“随意落笔”,皆得自然。
    纵观中国书法史,名气大者莫过于王羲之,但最具书法典型特质者,莫过于“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之一的米芾。米芾以他完整而极富传奇的书画人生独领宋代艺坛,米芾以他卓越超凡的艺术创作享誉古今。用现代的审美看,“衣冠唐制度、人物晋风流”的米芾,几乎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缩影。米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书画博士,他的《书史》、《画史》、《海岳名言》至今仍是书画研究人员的第一等资料。米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砚史》的写作者,他开启了文房用具艺术研究的先河;米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收藏家,他的宝晋齐闻名遐尔,“米颠拜石”的故事千古流传;米芾有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书画家,他的米家山水开宗立派,他创作的《笤溪诗》、《向太后挽词》、《珊瑚帖》、《研山铭》等墨迹诗中国书法史上个人艺术气质最独特、创作水平最高的艺术瑰宝。正如米芾在宣和殿中以书法博士召对:
    上问本期以书名世者凡数人,海岳各以其人对,曰:“蔡京不得笔,蔡卞得笔而乏逸韵,蔡襄勒字,沈 排字,黄庭坚描字,苏轼画字。”上复问:“卿书如何?”对曰:臣书“刷”字。(《海岳名言》)
    米芾书法最精彩之处在于用笔,最难掌握之处在于取势。
    我们欣赏米芾书法,他的贡献势多方面的,岂是一个“刷”字可以了得。
    苏轼评米芾书法是:风樯阵马,沉着痛快。
    黄庭坚评米芾书法是:快剑斫阵,强弩射千里,所当穿辙彻,书家笔势,亦穷于此。
    宋高宗赵构评米芾书法是:如乘骏马、进退裕如、不烦鞭勒、无不当人意。
    朱熹评米芾书法是:以天马脱衔,追风逐电,虽不可以范以驰驱之节,要自不妨痛快。
    赵子昂评米芾书法是:犹如游龙跃渊,骏马得御。
    苏轼有诗赞米芾书法:元章作书日千纸,平生自苦谁与美,画地为饼未必似,要令痴儿出馋水,锦囊玉轴来无趾,粲然夺真疑圣智,忍饿看书泪如洗,至今鲁公余乞米。
    欣赏米芾的书法,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一系列古人的影子,正所谓“集古字”,沈鹏先生曾作联:“集字兼刷字、迅疾天真,风出八面;学古不泥古、沉着痛快、独成一家”。米芾的创作就像李可染先生曾经说过的那样:“用最大的力量打进去,用最大的力量打出来”,可以说米芾是真正做到这一点的第一位大师,他用天真自然的创作“拆肉还母”、“拆骨还父”,把古人的一招一式化用得天衣无缝。米芾得成功在于他能博取众长而成自家面目。看《研山铭》书法我们犹能感受到米芾创作得灵感与自由的结合是多么的妙不可言。
    观米芾小字,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其“锋出八面”,如《笤溪诗》、《蜀素帖》;观米芾的大字我们才能真切地领略其“风樯阵马”,如《多景楼诗》、《虹县诗》。《研山铭》的书法是存世的大字法书中写得最醇和、最见功力的一件,它处处洋溢着作者纯自然的优雅与自负。可以说,《研山铭》的创作是米芾“刷”书承前启后的力作,也是米芾书艺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是真正的“沉着痛快”之笔。
    《研山铭》所包涵的文化资讯是巨大的,它的文化、收藏、文物、书法等综合价值是其他书法作品所无法比拟的,它所折射出的文人情怀是感人至深的。如果说《兰亭序》是“天下第一行书”,那么《研山铭》就是“天下第一难书”。
    就书法而言,“天下第一难书”的《研山铭》全篇虽然字数不多,但字字珠玑,笔笔难书。米芾写此卷所用的章法也是手卷书写中最难驾驭的,字字独立而行行有机地贯穿在一起。
    《研山铭》用笔看似轻巧,但犹如太极推手,发力迅猛而准确,此技早在米芾三十八岁写《笤溪诗》中即有展现。看到此处,观者真真地领略到了东坡先生对米芾的赞佩——“沉着痛快”,才真正领悟到“米颠”之“颠”实寓“巅峰”之意也。之所以说《研山铭》实米芾的巅峰之作,还在于此篇法书与传世名作《向太后挽辞》有异曲同工之妙。《向太后挽辞》写在《研山铭》(一零零二年作)的前一年。米芾对此作颇为得意,自称为“晚年始自成家”的作品。董其昌在其后跋:“用笔古雅,结构遒媚”。此作以书大书法书小字,腴润而宏大,空灵而见力度。被后世称为宋代小楷第一。第二年(一零零二年)即诞生了《研山铭》,此篇大字全用书小字法,面面俱到而妙在精微。米芾大字本来面目,此当如是也。米芾在其《海岳名言》中曾就如何写好大字坦言道:
    凡大字要如小字,小字要如大字……
    世人多写大字时用力促笔,字愈无筋骨神奇,作圆笔头如蒸饼,大可鄙笑,要须如小字锋势备全,都无刻意乃佳……
    有其卓越的艺术理论创作,米芾在其艺术的最成熟期创作出这两件大小兼优、心手双畅的杰作就不足为奇了。九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很容易在这两件墨宝当中找到许多共性的东西,也为我们就如何鉴定米芾大字法书找到了一个新的方向。
    纵观中国书法史,书家能归于“二王”之书者必有大成就,然而就在这“归途”中,没有哪一个大书家能绕过米芾这座山峰而另辟蹊径,几乎都因米芾的启发而造化。时至现代,当今人重新审视米芾书法时,不无惊异地发现,米芾还是超时代、跨时空地站在了时代书法的前面,他的“天真而浪漫”、“风樯阵马”几乎就是新时代个性化理念最直接的表达与展现。他对文字比划大胆而合理的夸张,使人们对传统的中国书法的中和之美产生了宏钟大吕而又细致入微的独特感受。

米芾《研山铭》,绢本手卷,行书,卷纵36厘米,横136厘米,用南唐澄心堂纸书写行书大字三十九个。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研山铭帖》是米芾书法精品中的代表作。此帖沉顿雄快,跌宕多姿,结字自由放达,不受前人法则的制约,抒发天趣,为米芾大字作品中罕见珍品。


释文:研山铭。五色水,浮昆仑。潭在顶,出黑云。挂龙怪,烁电痕。下震霆,泽厚坤。极变化,阖道门。宝晋山前轩书。

   《研山铭》,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米芾用南唐澄心堂纸书写的三十九字:“五色水,浮昆仑。潭在定,出黑云。挂龙怪,烁点痕。极变化,阖道门。宝晋山前轩书”。第二部分为手绘研山图,篆书提款:“宝晋斋研山图,不假雕饰,浑然天成”。研山是一块山形砚台,在研山奇石图的各部位用隶书标明:“华盖峰”、“月岩”、“方坛”、“翠岚"、“玉笋”、“上洞口”、“下洞三折通上洞予尝神游于其间”、“龙池遇天欲雨则津润”、“滴水小许在池内经旬不竭”。第三部分为米芾之子米友仁的行书题跋:“右研山铭,先臣米芾真迹,臣米友仁鉴定恭跋”。米芾外甥金代王庭筠题跋:“鸟迹雀形,字意极古,变态万状,笔底有神,黄华老人王庭筠”。清代陈浩跋:“研山铭为李后主旧物,米老平生好石,获此一奇而铭,以传之。宜其书迹之尤奇也,昔董思翁极宗仰米书,而微嫌其不淡然。米书之妙,在得势如天马行空,不可控勒,故独能雄视千古,正不必徒从淡求之。落此卷则朴拙踈瘦,岂其得意时心手两忘,偶然而得之耶,使思翁见之,当别说矣。乾隆戊子十一月,昌平陈浩题”。周於礼跋:“研山铭,骄骄沉雄,米老本色,如是如是。亦园周於礼题”。日本前首相犬养毅题引首“鸢飞鱼跃,木堂老人毅”。

   此手卷流传有序,曾经入北宋、南宋宫廷。南宋理宗时,被右丞相贾似道收藏。递传到元代,被元代最负盛名的书画鉴藏家柯九思收藏。清代雍正年间,被书画鉴赏家、四川成都知府于腾收藏。及至近代,令人慨叹,竟流落日本。钤印有:内府书印(三次)、宣和、双龙圆印,贾似道,玉堂柯氏九思私印等二十多方。

以下局部放大

    2002年年3月,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从从日本征集到《研山铭》。国家文物局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组织专家依法对《研山铭》进行了鉴定、评估。专家们一致认为此件确属米芾真迹,并建议文物部门与拍卖公司协商,由国家优先购买。2002年12月6日国家文物局在拍卖会上以2999万元出资收购,每字折合人民币76.9万元。它成交价超过了不久前拍卖的北宋徽宗《写生珍禽图》的2350万元成交价,创下中国艺术品拍卖新的世界纪录。拍卖结果后,《研山铭》交由故宫博物馆收藏。不过,千年书坛尽人皆知的《研山铭》能价值千万,并不因这些。

    其珍,珍在它是中国书法顶级宗师的代表作。米芾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是开宗立派的书法大家。五千年来,此等人物屈指可数,也就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张旭、柳公权、怀素、米芾、赵孟兆页等寥寥十数人。其中,米芾又以笔法“八面出锋”极尽变化,最难写又最能抒发个性,卓然独树一帜。苏轼就曾由衷推崇米芾当与书圣王羲之“并行”。而米芾仅存在世的几幅作品中,《研山铭》被认为最具代表性,号称堪与“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并提,是“天下第一难书”。

    其珍,珍在它震烁古今的书法艺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长沈鹏告诉记者,《研山铭》字字珠玑、笔笔难书,他最为推崇“下震霆”的“震”字一撇:陡然一笔细如蚕丝又稳如磐石,险绝笔法登峰造极。“有人说是败笔,我看恰是妙在巅毫。正如打乒乓的擦边球,又像足球弹在门框上再进网,妙不可言!就像孔子论人生最高境界———既'从心所欲’,又'不逾矩’。”

    其珍,还珍在它是“海归”———收藏它的日本某私人博物馆因经济困顿而出售,而我散落海外的绝品多藏各国国立博物馆,此类良机恐难再有。

    所以,《研山铭》身价当非寻常!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启功先生,曾经说“我此生见不到米芾的《研山铭》,将死不瞑目!”启功先生早在1986年出版的《书法概论》中就说:“《研山铭帖》是米芾真迹精品中的代表作。米芾的行书成就最高。此帖下笔挥洒纵横,跌宕多姿,不受前人羁勒,抒发性情天趣,在他的大字墨迹中,应推为上品。”

关于《研山铭》真伪问题。

   《研山铭》在定向拍卖前,虽经过了国内文物界和书法界多位著名专家(其中不乏顶级人物)的鉴定,参与鉴定的专家们一致认为《研山铭》是米芾所书真迹,过去也曾多次影印出版。虽然原作无书者名款,但因为帖后有米芾之子米友仁的鉴定跋语,认为是米芾所书,所以人们一直把《研山铭》当作米芾的传世作品,无人关注其中是否存在真赝的问题。然而,就在《研山铭》定向拍卖十天以后,《中国文物报》(2003年1月1日出版)发表了一个《来函照登》,参与鉴定《研山铭》的专家傅熹年在函中更正说:“王庭筠、米友仁书都是后配的仿本”。

    时隔不久,《中国书画》2003年第3期发表了著名画家范曾先生的《尘埃洗尽辨媸妍——米芾(研山铭)辨伪》一文,范先生在文中称《研山铭》后半部分“直为市井恶札,岂会出自米芾之手”。范曾先生也指出《研山铭》卷后米友仁的跋鉴,应是依照米芾所书《草书九帖》后米友仁跋仿造的。还有人认为《研山铭》存在着整体章法问题。分析一件书法作品的优劣及真伪,章法行气至关重要。《研山铭》的章法结构十分怪异,几行字大,几行字小,字间气脉不畅,整篇一盘散沙。排字做作,行列歪斜。天头不齐,地脚不顺。与米芾书法笔势连贯,行气顺畅的章法特征有较大差距。这种无序的章法构成不像是自然书写出来的,可能是集字拼凑所致。《研山铭》是一件无款的书写风格类似米芾的后仿书作,与明代嘉靖、万历前后出现的一些赝作用笔有相似之处,是该时期仿造。

    最后,《南方周末》(2003年7月17日出版)刊出了记者翟明磊《故宫突购“国宝”之疑》一文,文中指出:“对《研山铭》,故宫博物院前副院长杨新已站出来证明,认为'在前一段时间,友邻本《研山铭》被国宝回归的光环所笼罩,被炒得火热,现在尘埃落定,是该冷静思考的时候了,不要一错再错,让世界看笑话,贻误后人’。”

    从众口一辞到疑声四起,《研山铭》的真伪问题变得复杂起来了。《研山铭》真伪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