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豫西的野果更有味儿?不服来辩 | 豫记

 老柚子树下 2015-11-10

豫西的野果更有味儿?不服来辩 | 豫记

日月穿梭,秋收冬藏,我们是否应该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细数记忆里的酸酸甜甜?那些从泥土中被我们拣选的上帝之果,穿越时光和舔着鼻涕的嘴巴,庄严地重生在我们面前。

张晓伟 | 文 图

上周豫记刊发《没吃过这12种野果,还是河南人吗?》,文中列举12种豫东平原的野果,鲜美靓丽,惹人心醉,也有读者忿忿不平:我大河南地大物博,河南人吃滴难道就这12种豫东野果吗?这不,豫西的12种野果,被本文之吃货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小叮当之势给扒了出来……

“三月羊,四月樱,五月破瓣、檬子吃不清,六月小杏黄澄澄,七月杨桃八月炸,九月毛栗笑哈哈。”

时至今日,好多小时候背诵的课文都忘了,只有这样的顺口溜还记忆犹新,可见吃货的基因在野孩子的心中是多么根深蒂固。

实际上豫西农村的野果远比顺口溜中提到丰富得多,此刻,我的回忆已如我口涎一样凶猛。

豫西的野果更有味儿?不服来辩 | 豫记

“三月羊”说的是一种叫“羊褡裢”的野生浆果,每年春节刚过就开花,农历三月份就成熟,比樱桃还要早。这种野果树对生长环境不太挑剔,河边堎岩,山坡田头都可以存活。生长在向阳坡的羊褡裢个大色红,没有苦味,生长在背阴处的个小略苦。从外型上看,从果实的梗部分成两个叉,有点像以前人们用的褡裢,估计这就是“羊褡裢”名字的来历;倒过来看,有点像胖胖的心型。上小学时,早上一边走一边留意路边哪里有,下午放学就可以走一路吃一路了。

豫西的野果更有味儿?不服来辩 | 豫记

“四月樱”说的樱桃,樱桃这种水果比较平民,现在谁家没有几棵?但是我要讲的樱桃不一样。

我的家乡在卢氏县,卢氏县文峪乡有个大名鼎鼎的樱桃沟,所以我不是随便乱说的。那里有一种在野外生长的樱桃。习性和普通樱桃不一样,一般比普通樱桃晚熟一个月,个头和樱桃大小差不多,和樱桃一样有果肉果核,味道稍微有点涩。

豫西的野果更有味儿?不服来辩 | 豫记

杠杠苔,学名野蔷薇杠杠苔,学名野蔷薇。枝条没有蔷薇的顺溜,花没有蔷薇的鲜艳,所以只能用来吃了。四五月份,春夏之交,野蔷薇开始从老枝根部或者中间抽发出新的枝条。等长到一乍长短,折下来,把外面的那层皮剥掉,里面的苔芯就可以吃了。虽然外皮上有刺,那刺还没长成,不用太多担心。靠近根部的有点老,嚼起来有渣,靠近稍顶的略苦,中间那段清脆略甜。

豫西的野果更有味儿?不服来辩 | 豫记

“破瓣、檬子”,我认为应该是两种不同野果,有人说是同一种,我觉得它们只是长得很像而已。前者的学名叫山莓,又叫覆盆子。从麦熟前后到七八月份,这两种野果都可见到,破瓣是一种藤生植物,藤上有刺,吃的时候得小心,熟了之后是红色黑色,很多小瓣凑聚在一起,吃起来酸酸甜甜。檬子树没有刺,果实和破瓣差不多,熟透了是紫黑色,味道和长相我已经记不清,好多年没吃过了。

豫西的野果更有味儿?不服来辩 | 豫记

六月小杏(方言叫heng ),五六月份,和麦子同时黄澄澄的那就是杏子了。叫小杏是因为个头比正常的杏子小,有大拇指甲盖那么大,成熟也比正常杏子晚。这种杏子多是野生的,味道比普通杏子更酸,所以吃的人也不多。都是等到熟透落了捡回家,把果肉弄掉,收集杏核来卖钱。

豫西的野果更有味儿?不服来辩 | 豫记

苦李子也差不多是这个季节的应季果,之所以叫苦李子,是因为和普通李子相比味道是苦的。苦李子树和李子树长得几乎没有区别,果实比李子稍微小一点,没成熟时候苦涩难下咽,熟了的话是浅黄色,熟透了紫红色,味道还不错。“道旁苦李”的典故说的就是这个。

豫西的野果更有味儿?不服来辩 | 豫记

“七月杨桃”的杨桃其实就是猕猴桃,和南方的那种叫杨桃的水果不是一回事。记得小学课文里有一课叫《画杨桃》,一直郁闷文中配图的杨桃怎么和我们这里的杨桃不一样,还以为是他们配错图了。

杨桃是长在藤上的,没熟时候硬硬的,有点酸,成熟后就变软,酸甜酸甜可好吃。我们都是在没熟时候就采摘回去,放在家里捂几天就好了,这种果子见的认识的人就比较多。

豫西的野果更有味儿?不服来辩 | 豫记

“八月炸”又名叫八月果,野香蕉。这名字很形象,直接说出了这种野果成熟的时间和成熟时候的状态。八月份成熟,熟了外皮会炸开。也是一种藤上结的果,花是紫红色,很漂亮,果实未成熟是青绿色,成熟后皮是青里带红。炸开后里面果肉和果籽,吃起来有点像珍珠奶茶。这也多是在未成熟时采摘,捂几天就可以吃了。好像这也是一种药材,很多人在未成熟时摘回家切成片晒干卖。

豫西的野果更有味儿?不服来辩 | 豫记

毛栗子和板栗是亲戚,是小一号的板栗,我家那几棵板栗树都是嫁接在野生毛栗树上的。九、十月份毛栗子成熟的季节,村民们都会带上竹竿布袋上山打毛栗子。树小的话摇一摇就落下,在地上直接捡,树大就要上到树上用竹竿打。曾经在树下被落下的毛栗刺扎到过,那酸爽,至今不忘。毛栗子可以生吃,可以煮着蒸着吃,也可以炒着吃。

豫西的野果更有味儿?不服来辩 | 豫记

软枣,学名叫君迁子。和柿子树很像,好多柿子树都是从软枣树上嫁接的。软枣比青柿子更涩,在下霜之后变软变黑,吃起来才有点甜味,嚼起来像柿饼。软枣熟了会自己落下来,落在地上和树叶子里,在被小伙伴们找到之前,大部分都已被小动物们尝了个鲜……

豫西的野果更有味儿?不服来辩 | 豫记

剪子谷,这种野果的学名我问了好多人,都说不知道,后来有人说叫胡秃子。野果树上会长刺,刺不长但是很尖。它的生长期一点都不显眼,等到收玉米种小麦前后就开始变红。这时候吃起来有点涩,经过霜打以后,涩味会褪掉很多,有酸有甜。树叶子也落了,就会看到树枝上一骨爪一骨爪(口语,指一串、一堆)的红果子。只是不能多吃,吃多了会便秘。不要问我为什么知道,往事不堪回首……

豫西的野果更有味儿?不服来辩 | 豫记

棠梨,从这名字可以看出,和海棠,梨树都有关系。确实是这样,棠梨树和梨树从外观上看基本没有区别,棠梨果和海棠果类似。棠梨和梨树的关系就像毛栗子和板栗,软枣树和柿子树的关系。棠梨春季开花,漫山遍野,如雪覆盖。棠梨子直到秋天霜降之后才能入口,实在没有野果可吃,才会勉强拿来骗骗嘴巴。

写到这里,发现好多野果需要经霜,味道才会变好——这和人生何其相似!经历风霜雨雪才会更有滋味。

其实,水果店和超市里面卖的水果,无论卖相还是味道比这些野果子要好得多。可我时不时总会念叨野果的好,那味道中的野性,那带着泥土味的涩涩的口感,已经和着青春的脉动浸入我的血液,洗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