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黄金眼650克,牛蒡、豆腐、红萝卜各100克。
调料:
万字酱油、味口林各100毫升,烧酒20克,白糖25克,姜片30克,葱段20克。
做法:
1、 取出黄金眼自然解冻;牛蒡洗净,切长5厘米、宽1厘米、厚1厘米的条;豆腐切长3厘米、宽2厘米、厚1厘米的条;红萝卜用模具刻成梅花形。
2、锅中放500克清水,20克姜片、葱段小火烧开,加入烧酒,放入黄金眼,大火煮约15分钟捞出。
3、另取锅,放入清水500克、万字酱油、味口林、白糖、姜片,小火烧开后放入汆好的黄金眼,大火煮3分钟,去掉泡沫,改小火慢煮,待汤汁变稠,捞出黄金眼,放入容器内,再放入切好的牛蒡、红萝卜、豆腐,小火煮3-5分钟,捞出摆盘。
4、把汤汁收稠后淋在鱼眼上即可。点评:清甜而无鱼腥味,富含胶质,总让人意犹未尽。牛蒡和豆腐是此菜的点睛之作。
牛蒡烧鲷鱼
在日本,鲷鱼比较常见的做法大致是:sashimi,碳烤,和这种用牛蒡一起烧的做法,主要是利用牛蒡特殊的香味来增加鱼肉的鲜甜。
做法:
鲷鱼处理干净后,用开水轻轻从头到尾浇一遍,目的是去腥。然后将鲷鱼放入锅内,在放入牛蒡,葱段,姜块,加日本清酒,味琳,柴鱼昆布粉,酱油,和砂糖,再加水至盖没鱼身,煮开后,撇去浮末,用比锅子小一号的盖子轻压在鱼身上,用小火焖烧入味即可。煮好后,不必收汁,那鱼汁让其自然冷却成为鱼冻,又是另外一道风味~
聪明豆腐
原料里加入核桃仁
豆腐是用黄豆、花生加入核桃仁一同磨制而成,质地紧实,香甜味浓。因为加了有健脑作用的核桃仁,就用“聪明豆腐”做噱头,深得食客推崇。
原料少磨一遍,粗网滤豆渣,豆腐颗粒粗大,有嚼头。
市场上常见的豆腐嫩滑,质地细腻,原因是把原料磨了3遍,将豆渣全部磨细,同时用细网过滤掉没有磨细的豆渣。而金太洋酒店制作豆腐时,只把原料磨了2遍,同时使用粗网过滤豆渣,再加盐卤点成,制成的豆腐颗粒粗大,有嚼头,再用加入高汤调成的咸鲜味卤水炖制,越嚼越香。
豆腐制作:
1、5000克干黄豆、500克花生、300克干核桃仁混合,用清水浸泡5小时至软,倒入豆浆机中,添入65斤水磨2遍成豆浆,滤渣待用。
2、将豆浆倒入锅中,大火烧开,慢慢点入150克盐卤(少量地、一勺一勺地加),改小火煮至豆浆成小朵豆花状时,停止点卤,继续加热5——10分钟,豆腐即熟,然后倒入长、宽、高分别为30厘米、32厘米、8厘米的模具中,用重物压制成型即成。
菜品制作:
1、豆腐生坯切8厘米见方的块,下入咸鲜味的卤水中小火卤制30分钟;
2、捞出4块豆腐装入汤碗中,浇200克原汤,撒香葱末上桌即可。
热菜调味根据不同的烹调手法有一次即可完成调味的方法,如蒸、烤菜肴基本属于这一类。还有需要进行两次调味的烹调手法,如炒、溜、烹等。无论是一交还是两次调味,按照烹调顺序可以将调味归纳为三个程序,即加热前调味、加热中调味加热后调味。
1、加热中调味。亦可称为确定菜肴的主味手法。大部分中式菜肴需要在加热过程中进行调味,虽然有些菜肴在加热前已对原料进行调味处理,但尚未达到烹调所要求的口味,故需在烹调中适量,适时地下入一些调味品,最后确定菜肴的口味。
2、加热前调味。也可称为基本调味,这种调味的主要目的是使原料在加热前首先形成基本味道,并且消除原料本身的腥膻味。
3、加热后调味。亦可称为辅助调味。有一些菜肴加热时虽然进行了调味处理,但是仍未达到技术标准的要求,必须在加热后再次调味,例如软炸虾、脆皮乳猪、油淋鸡等。后调味不仅是烹调技术标准的要求,也是为了增加客人品尝菜肴时的参与感的一种手段,由此增加品尝时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