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蜀中瑰宝:银花丝技艺

 憨痴呆 2015-11-16
蜀中瑰宝:银花丝技艺

银花丝:玲珑塔

基本简介

银花丝技艺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手工技艺之一,也是四川省著名的传统特种手工艺,已有二千多年的悠久历史。银花丝技艺以"花丝平填"著称于世,驰名中外。产品做工精湛,造型别致,玲珑剔透,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地方风格。主要品种有瓶、盘、薰、鼎、盒等传统摆件及钗、环镯等饰品,还有近年开发创新的"银丝画"系列产品。至50年代以来,银花丝技艺工艺品多次赴国内外展出并获奖。1989年以来,产品荣获国家质量奖审定委员会颁发的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奖,成都市政府为企业颁发了"产品荣获国优管理创一流"的锦旗,产品还多次荣获省、市旅游局颁发的金、银奖。其作品被中国工艺美术珍宝馆收藏,收入中国工艺美术巨著-中国现代美术全集金银器卷。产品远销世界 40多个国家和地区。[更多]

蜀中瑰宝:银花丝技艺

银花丝:锦鸡芙蓉盘

渊源追溯

《成都市志·轻工志》记载: 成都金银器的制作可以追朔至公元前1700年的殷商时期。在广汉三星堆侧器物坑中便出土有世界罕见的金面罩和刻有人面、鱼、鸟等包金木杖文物。金沙遗址出土的金制太阳神鸟更是历史的见证。至汉代,成都的金银器工艺水平已有了很高的造诣。西汉政府在成都、广汉两郡设立工官监造金银器等,规模已较宏大。在长沙马王堆、湖北江陵凤凰山及贵州清镇等汉墓中,乃至朝鲜平壤、蒙古诺音乌拉古墓中都曾发现大批署有"蜀郡西工"、"成都郡工官"戮印的金银器。到宋代,成都的金银器制作已十分精美,出现了丝、片结合的产品。1969年在四川德阳孝泉镇发现了窖藏的一批宋代成都造的银器,有莲花杯、菊花杯、镂空盒、瓜形壶等,造型多样,结构巧妙,做工精美。明清时期,成都的金银花丝大量使用"堆丝、填丝、垒丝、炭丝、錾刻"等工艺,逐步形成了地方特色。 1951年,中国人民银行川西分行将成都部分金银器制作艺人组建成立了国营成都金银饰品店(即原成都金银制品厂,现在的成都金银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前身)在春熙路开业。至70年代以来,银丝制品生产规模已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三百多人。至90年代中期,银丝制品成为省、市外贸出口创汇的主要工艺品之一,同时企业也大量接待来华的外国客人参观、购物。银花丝技艺工艺品主要销往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科威特以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蜀中瑰宝:银花丝技艺

银花丝:龙凤福字图

主要特征

银花丝技艺是四川传统银器生产的代表。银花丝技艺以“平填”为主,无胎成形。艺人们根据设计图稿用不同粗细的纯银丝先做出图形边框,中间再用不同的技法填以图纹,经过多次焊接,组合成型,再经几道工艺进行表面处理而成。立体造型的制品,无论是方圆或异型;无论是器皿或飞禽走兽,均不用胎,直接成型。由于制作工艺复杂,全靠手工制作完成,故制作一件大的作品往往需要花费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产品玲珑剔透,精美典雅。在一些作品上,局部借鉴了北京花丝的烧兰,镶石及镀金工艺,从而使银花丝技艺工艺品在典雅中不失富贵。银丝技艺工艺品具有结构严谨、造型别致、虚实相间、玲珑剔透、美观大方的特色。由于采用了白银防变色工艺处理,使银丝产品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柔和光泽、不变色,给人以舒适的美感。

蜀中瑰宝:银花丝技艺

银花丝:花薰

重要价值

银花丝技艺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已经使它的工艺水平、艺术欣赏价值得到了发扬光大。几十年来,企业不断开拓创新,制作出一大批平填花丝的精品之作。其中有直径105厘米的四个银丝大挂盘有高170厘米的《玉羽迎春》挂屏、高70厘米的六方、八方花瓶、金丝烧兰《大龙舟》等。这些代表作品堪称平填花丝的旷世之作,多次在国内外博览会上获奖。这些工艺精湛、具有收藏价值的贵重的宫廷艺术品,如今也成为人们日常交往的高档礼品、旅游纪念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传统的银丝工艺将进一步突显她的无限魅力。银花丝技艺作为四川、成都特有的传统手工艺,是几千年来前人留下的稀世珍宝,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应当让她世代相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