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积聚1

 解脱之道图书馆 2015-11-17

  积 聚
  (定义]
  积聚是腹内结块,或胀或痛的病证统称,积聚分述有别,积触之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处,聚触之无形,聚散无常,痛无定处。明。张景岳《景岳全书。积聚论治》曰:。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者也,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者也……。是坚硬不移者,本有形也,故有形者曰积,或聚或散者,本无形也,故无形者曰聚。。指出了聚证无形,可聚可散,积证有形,固定不移的证候特征。据此以区别积证与聚证。
  在祖国医学医籍中,还常见到症瘕,痃癖的载述,与积聚有着异名同类的关系,乃为本证之别名。
  [历史沿革]
  积聚之病,首载于《内经》。该书对本证的病因、病机及其治则有所论述。如《灵枢。百病始生》篇云:。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裹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指出了积聚的病因与寒邪和情志有关。病机在于气机逆乱,温气不行,凝血蕴裹,津液涩渗,著而不去,以致成积。在治则方面《素问。至真要大论》载,。坚者消之。,“客者除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逸者行之。,。坚者奠之。,。衰者补之。。对治疗本证,都有着根本性的指导意义。尤其《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出;。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这种攻治积聚,但不过伤正气的治疗原则,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随着对本证认识的不断深入,《难经。五十五难》进而指出。“病有积、有聚,何以别之……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谓之聚。故以是别知积聚也。”从症状表现与病机上区分了积证与聚
证,为后世辨治本证,首开先河。同时,对积一证,又独有所创,根据积块所居的部位与症状,立五脏积之说。如《难经。五十六难》云:。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心之积名曰伏梁,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腹大如杯…….肾之积,名曰奔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指出了肝、心、脾、肺之积皆有形可征,是谓积证,唯肾之奔豚,或上或下无时,若奔豚之状,无形可验,而为当今所论的奔豚气一证。
  至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篇曰;“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为可治。。不仅指出了积与聚的证候特点,而且根据病情的轻重,确定其预后,并在《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篇中首载症病之说,将症病与妊娠作了详细的鉴别,提出了以桂枝茯苓丸下其症疾。汉.华佗所撰之《华佗神方。论积聚症瘕杂虫》云;。积者系于脏,聚者系于腑。。《华佗神方。华佗治疗症神方》曰;“症者,由寒温失节,致脏腑之气虚弱,而食饮不消,聚积在内,渐染在生长块段,盘牢不移动。若积引岁月,人则柴瘦,腹转大,遂至于死。”《华佗神方。积瘕》又说:“瘕与症异,症坚而瘕软,症以血为之,瘕以气为之也。。提出了本病的病因,不仅仅为寒温失节,而且有脏腑之气的虚弱与饮食方面的因素在内。同时,明确地指出,症由。血”所造成,瘕由。气。所导致,一语指明了本证的病机关键,并认识到积证曰久,正气耗遏,遂至于死的危候。总之,先秦两汉时期,对于本证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后世进一步研讨探索本病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至隋代医家巢元方对本证设立专论,于《诸病源候论》中专列。积聚病诸候。、。症瘕病诸候”、“癖病诸候”等。继前人之已论,补前入之未载:“积者,脏病也,阴气所生也,聚者,腑病也,阳气所成也。虚劳之人,阴阳伤损,血气凝涩,不能宣通经络,故积聚于内也。。创立了虚劳致积的理论学说,并增述了症瘕,癖的病因病机及证候特点。如在《诸病源候论。虚劳症瘕候》云。。症瘕病者,皆由久寒积冷,饮食不消所致也。结聚牢强,按之不转动为症,推之游移为瘕。虚劳之人,脾胃气弱,不能克消水谷,复为寒冷所乘,故结成此病也。。又在《诸病源候论。症瘕病诸候.症瘕候》中曰;。症瘕者,皆由寒温不调,饮食不化,与脏气相搏结所生也。其病不动者,直名为症……。瘕者,假也,谓之虚假可动也。”、在对癖证的认识方面,《诸病源候论。癖病诸侯》指出;。因饮水浆过多,便令停滞不散,更遇寒气积聚而成癖。癖者,谓癖侧在于两胁之间,有时而痛是也。等。若此之论,成为后世认识症瘕、癖证的重要依据。
  唐代,王焘在其所著的《外台秘要》一书中收载了很多方药,并提出了具体的治法。如《外台秘要.卷十二.疗癖方五首》云。。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共载处方近百首。可见,隋唐时期,对于本证,不仅在病因病机上增添了新的理论学说,而且在治疗上,亦有了新的发展,为后世诊治此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宋元时期,人们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对本证又有了新的认识与创见,特别是在治疗上,提出了极其重要的治则与禁忌。如宋《太平圣惠方。卷第四十九。治痃癖诸方》对。痃”一证进行了详细的载述,曰;。夫痃癖者,本因邪冷之气,积聚而生也。痃者,在腹内近脐左右,各有一条筋脉急痛,大者如臂,次者如指,因气而成,如弦之状,名曰痃气也。。《太平圣惠方.卷第四十九.治痃气诸方》 。夫痃气者,由阴阳不调,脏腑虚弱,邪冷之气,结聚所生也。。使后人对“痃”一证有了一定的认识。《圣济总录。积聚统论》在积聚与症瘕癖结的关系及各自的证候特点上,指出;。症瘕癖结者,积聚之异名也。症状不一,原因病本大略相类。但从其所得,或诊其症状以立名尔。且症者为隐见于腹内,按之形证可验也。瘕者为瘕聚,推之流移不定也。癖者,僻侧在于胁肋。结者,沉伏结强于内。然有得之于食,有得之于水,有得之于忧思,有得之于风寒.凡使血气沉滞留结而为病者,治须渐磨溃削,使血气流通,则病可愈矣。。指出了症、瘕、癖、结各自不同的证候特征,以及所致的病因与治法,阐明了它们与积聚是同证异名,使后人对此类病证有了较为清晰的概念。
  元代,其四大家之一朱丹溪独有创新,不仅对积聚的证候作了详细的论述,特别是在病机与治疗用药上,又上升到新的高度。
  如《丹溪心法。积聚痞块》篇曰;。块乃有形之物也,痰与食积死血而成也。。认为积块的产生,由痰与食积死血兼挟而成。因而在用药上,立方。用醋煮海石,醋煮三棱、莪术,桃仁、红花、五灵脂、香附之类为丸,石硷、白术汤吞下……行死血块。’汇逐瘀化痰,健脾之药为一炉,其主导药物在于逐瘀,以行死血,辅以化痰、健脾,以为佐使。可见丹溪辨证论治之精确,立法处方之严谨,用药之主次分明,配伍之合理得当。而对于中虚之人,《丹溪治法心要.块》篇曰;。诸块虚中,块攻胀,无可奈何,不可用攻战之药,四君子汤加半夏、陈皮,作大剂服之,候元气平复,却用攻药。的治疗措施,同时还订立“块去必用大补”,“凡积病下亦不退。的治疗宜忌,为后世治疗本证提供了极其可贵的经验。同时,亦反映了元代时期对于本证的诊治已渐趋完善。至明清时代,对积聚的认识则更为全面,从本证的病因病机到辨证施治诸方面,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如明代医家张景岳在其所著的《景岳全书.积聚论治》篇中不仅对本证的病因、病机、辨证进行了详尽的论述,而且在治疗上认识到,。凡无形之聚其散易,有形之积,其破难。”提出;“曰攻、曰消、臼散、曰补”四法载录各类治疗方剂六十五首。根据人体体质的盛衰,脏腑的虚实以及病情的轻重缓急,或以峻攻之剂,或以次攻之剂,或以攻补兼施,或以培补元气,灵活变通,权宜施治。并载述了外治之方及针法与灸法进一步丰富了治疗本证的措施。明.李中梓集前贤之大成,创新法,抒已见,在对积证的诊治方面,根据病变过程中正邪之间的盛衰关系,提出了分期治疗的方法。如《医宗必读.积聚》篇中说;。初者,病邪初起,正气尚强,邪气尚浅,则任受攻。中者,受病渐久,邪气较深,正气较弱,任受且攻且补。末者,病魔经久,邪气侵凌,正气消残,则任受补。的初、中、末三期治疗法则,并且创制很多极其有益的具体治法,至今仍为临床所借鉴。可见,于明代,着重于积聚的辨证立法及用药上,较前有了很大的发展。
  至清代,在病因方面《金匮翼.积聚统论》指出;“积聚之病,非独痰、食、气、血,即风寒外感,亦能成之,然痰,食、气、血,非得风寒,未必成积,风寒之邪,不遇痰、食、气、血,亦未必成积。”指出了本证非一种病因所致,而往往由于诸种因素杂合而成,比较切合临床实际。在辨证上,《类证治裁.积聚》;“诸有形而坚着不移者,为积,诸无形而留止不定者,为聚。积在五脏,主阴,病属血分,聚在六腑,主阳,病属气分。”较为完善地概括了本证的主症及病机。在治疗上提出。“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必理血分。(如归尾、桃仁、苏木、延胡、郁金、琥珀、桂心)兼通络瘀(如归尾、韭根、鲮鲤鱼、桂枝尖,新降、鸡血藤),搜逐之中,酌补元气。(如五积丸。用参、苓、桂、附之类)即邪深积锢,务令脾胃气旺,乃可消磨坚结,否则端事攻削,正气益衰,积聚何由去乎?”提出了化瘀通络瘀、搜逐药物的应用,对于积证的治疗,则更加深入实质。《医碥.积聚》;“气聚,证必肚腹膨胀,时痛时止,得嗳即宽,旋复痛,游走攻刺,宜木香、槟榔、枳壳、牵牛之类,不可下。”《血证论.痞满》;“症瘕见于脐下,或见或没,为瘕,常见不没,为症。症宜膈下逐瘀汤、抵当汤,瘕宜橘核丸。”不但用药选方较为妥当,而且亦提出了治疗禁忌。在施治立法上,《医宗金鉴.积聚治法》指出;“积聚宜攻,然胃强能食,始可用攻,若攻虚人,须兼补药,或一攻三补,或五补一攻,邪去而不伤正,养正而不助邪,则邪正相安也。”同书“积聚难治。又云:。积聚牢固不动,坚硬不软,则病深矣,胃弱食少,大便溏泻不堪攻矣。。特别提出以食量的多少,胃气的强弱,作为可攻与否的标准,对于治疗积之末期,尤有重要值价。可见,清代时期,诸医家不仅对本证的病因病机论述的精辟透彻,深入实质,而且在其立法用方上,亦是精当入微。
  总之,积聚是千百年来,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它从萌芽始创子先秦两汉,发展创新于隋唐宋元,到比较系统完善于明清,经过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多次反复,不断提高,从而使其自病因病机到辨证论治,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以致有效地指导着今日的临床实践。
  (范围]
  本篇主要讨论内科的腹腔积聚病,属于妇科的症瘕及外科的瘿、瘤、瘰疬则不为本篇讨论范围。现代医学的胃肠功能紊乱、不完全性肠梗阻、肠扭转、肠套叠、旰脾肿大、腹腔肿瘤、多囊肾等病,均可参考本篇进行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
  本病的发生,多因情志抑郁,风寒外袭,饮食所伤以及病后体虚,或黄疸、疟疾等经久不愈,使脏腑失和,气机阻滞,瘀血内停,或兼痰湿凝滞,而成积聚。 《景岳全书。积聚论证》篇曰:。积聚之病,凡饮食、血气、风寒之属皆能致之。。聚证以气机阻滞为主,积证以瘀血凝滞为主,若积聚日久,病邪侵凌,则能伤及人体正气,导致正虚。一般初病多实,久病多虚实挟杂。
  一、情志所伤
  气为血之帅,气通达则血流畅。若情志抑郁,旰气不畅,脏腑失和,使气机阻滞或逆乱,聚而不散,则致聚证,若气滞不能帅血畅行,以致瘀血内停,脉络受阻,结而成块者,则成积证。宋。严用和《重订严氏济生方。症瘕积聚门>>曰:。有如忧、思、喜、怒之气,人之所不能无者,过则伤乎五脏……,传克不行,乃留结而为五积。”金.张子和《儒门事亲.五积六聚治同郁断》篇云:。积之成也,或因暴、怒、喜、悲、思、恐之气。”清.尤在泾《金匮翼。积聚统论.气积篇》载;“气滞成积也,凡忧思郁怒,久不得解者,多成此疾。。指出了情志因素,是导致积聚的重要原因。
  二,饮食所伤
  酒食不节,损伤脾胃。脾失健运,不能输布水谷之精微,则聚而成痰,痰阻气机,滞而不畅,则致聚证,若气滞使血行不畅,脉络壅塞,痰浊与气血相搏,结而成块,则成积证。亦有因饮食不调,因食遇气,食气交阻,气机不畅,而成聚证者。如《太平圣惠方.卷第四十九。治食症诸方》云:‘夫人饮食不节,生冷过度,脾胃虚弱,不能消化,与脏气相搏,结聚成块, Et渐生长,盘牢不移。” 《圣济总录。卷第七十二。食症》曰:“论曰脾胃虚弱,饮食累伤,积久不去,结在肠内,与正气交争则心腹鞭痛,妨碍饮食,肢体消瘦,以手按之,积块有形。”指出了饮食所伤,亦是导致本证的重要因素。
  三、感受寡湿
  寒湿侵袭,内伤于脾,使脾阳不运,湿痰内聚,阻滞气机,滞而不畅,则致聚证,若气滞痰阻,障碍血行,使脉络瘀滞,则成积证。《灵枢.五变》篇云;“肠胃之间,寒温不次,邪气稍至,蓄积留止,大聚乃起。。《外台秘要.卷七.寒疝积聚方四首》曰;。夫积聚者,由寒气在内所生也,血气虚弱,风邪搏于脏腑,寒多则气涩,气涩则生积聚也。。
  亦有外感于风寒,内伤于饮食,使脾失健运,湿浊不化,凝聚成痰,痰阻气滞。聚而不行,以致成聚者,或风寒痰食与气血相搏结,使瘀血留滞,脉络壅塞成块,而成积证者。如《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痞源流》云。“积聚症瘕痃癖,因寒而痰与血食凝结病也。”《景岳全书.积聚论证》曰;“不知饮食之滞,非寒未必成积,而风寒之邪非食未必成形。故必以食遇寒,以寒遇食,或表邪未清,过于饮食,邪食相搏,而积斯成矣。。
  亦有外感于风寒,内伤于情志,气因寒逆,壅遏不畅,而致聚证者,或累及血分,使脉络不畅,阴血凝结,而成积证者。如《金匮翼.积聚统论。血积篇》载;。或忧怒伤其内,风寒袭于外,气逆血寒,凝结成积。。
  从临床来看,风寒或寒湿外袭,及情志、饮食等方面的致病因素,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兼见,相互影响,合并为患的,气滞可挟痰食瘀血,痰食可因寒湿伤脾所致等……,而内外合邪,则尤易导致此疾。
  四、它病转归
  黄疸病后,或黄疸经久不退,湿邪留恋,阻滞气血,或久疟不愈,湿痰凝滞,脉络痹阻,血液内瘀,或感染血吸虫,日久不愈,旰脾气血不畅,血络瘀滞等,均可导致气滞血瘀,结而成块,以致成积。
  本证的病因虽有多种但其发病的病机关键,乃为气滞血瘀,大凡以气机阻滞,痰气交阻,食滞痰阻,食气交阻等以气滞为主因者,多成聚证,若气滞血瘀,脉络阻塞,结而成块者,则成积证。在本证的病变过程中,气滞可使血瘀,而血瘀亦可阻滞气机,使气滞越甚,如此互为因果,相互贼害,交滞瘀积,以致本病日益为甚。
  从导致本证发生的病机方面来看,则主要责之于肝脾二脏的功能失调,旰以血为体,以气为用,主贮藏血液与调节血量,并司全身气机的疏泄条达,若旰的疏泄功能失常,则直接影响到气机的畅达,血液的循行,以致气滞而成聚证,日久血瘀而成积证。脾居中州,为后天之本,气机升降的枢纽,不仅能转运精微,化生气血,以灌溉五脏六腑,而且能运化水湿津液以布达周身。如脾之功能失常,则气机升降随之失度,以致血行滞涩,痰湿凝聚,而成积聚。
  总之,积聚的病因相同,病机、证候有别。积证可由聚证转化而成,亦可不经聚证而直接成积者。在病机方面,肝脾的功能失调,则直接影响到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以致气滞、血瘀、痰凝而成本证。
  另外,积聚的形成与人体正气的强弱亦密切相关。正如《素问.经脉别论》曰;“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著而病也。。由于积聚的病机关键乃为气滞血瘀,而形体壮盛之人,正气充盛,气血流畅,不致郁滞为患,则积聚无由所生,而形体虚弱,正气不足,气血皆虚,运行迟缓,则每遇邪犯,易罹郁滞为患,导致本病的发生。正气的盛衰不仅关系到积聚的形成,而且与其病机演变亦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气充盛,气血畅达,则瘀滞之患随之而散,病可向愈。正气愈虚,则使气血运行愈发迟缓,而病趋B甚。同时,积聚曰久不愈,病邪日益侵凌,则可削弱人体正气,使正气愈虚,.以致形成恶性循环,而加重本证。如明.李中梓《医宗必读。积聚》云:。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正气与邪气,势不两立,若低昂然,一胜则一负,邪气日昌,正气日削。。精辟地阐明了积聚的生成及其病机演变与正气的内在关系。
  在本证的发病过程中,若失治、误治,常可转为臌胀、合并黄疸。若脾虚不能统血,或瘀血阻络,血行不畅,致血不循经,则可导致出血。

  由于本证的病机关键,乃为气滞血瘀,病变脏器重在肝脾,若肝气郁滞,气机闭阻,则可影响水液的运行,而致水停。如《血证论.痞满》云;“若气不布,则水不散。”《灵枢。五癃津液别汐篇又曰;“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而不行,不行则为水胀。。或者脾虚不能运化水湿,以致水湿停滞,或者血液内瘀,阻滞水液的正常运行等,均可形成气滞、血瘀、水停,交滞互结,壅瘀于腹中,而成臌胀。正如《证治准绳。杂病。胀满》日;。盖气血不通利,则水亦不通利而尿少,尿少则腹中水渐积而为胀。。《医学正传。卷之一.医学或问》云;“大凡腹中有块,不问积聚症瘕,俱为恶候,切勿视为寻常等疾而不求医早治,若待胀满已成,胸腹急,虽仓扁复生,亦莫能解救其万一。。指出了积聚常可转为臌胀及其转化机理:在本证的病机演变中,若肝脾失调,气滞湿阻,壅滞于中焦,使肝胆气机不畅,胆汁不能外泄,渗入血液,溢于肌肤,则成黄疸,或积聚曰久不消,瘀血阻滞胆道,使胆汁外溢,而成黄疸。如《难经。五十六难》曰:。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医碥.黄疸》云。。又有瘀血发黄,身热,小便利,大便黑,脉涩,桃仁承气汤,下尽黑物愈。。均指出了积聚久久
   (类证鉴别)
  积聚一证,应与痞满和奔豚气相鉴别。
  痞满是患者自觉脘腹部(主要是胃脘部)痞塞不行,胀满不舒的一种病证。外无形证可见,无论病之轻重,均触及不到块物。 《丹溪心法.痞》曰:。痞者,与否同,不通泰也……o处心下,位中央,瞠满痞塞者,皆土之病也……。痞则内觉痞闷,而外无胀急之形也。。《证抬准绳。痞满》;。痞在心下……,痞无形。。《景岳全书。痞满》:。痞者,痞塞不开之谓,满者,胀满不行之谓。。它既不同于聚证的时聚时散,发时有形,散则无物,更不同于积证的有形有物,结而不散,这是其根本的鉴别要点。
  奔豚气是病人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胸咽的一种病证.如《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载.。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其与积聚鉴别的关键在于:奔豚气是其气由少腹上冲胸咽或有水气自少腹上冲至心下,其特点是自下逆上,如豚奔之状。聚证是气聚时聚时散,仅限于腹部。积证是腹内结块,固定不移。三者主证显然不同。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 .
  1.辨积聚。 .
  积之与聚,证候不同,病机有异。此,对于本证,首先应当明辨积聚,详审病机,从而为论治提供前提。 .
  聚证。聚证触之无形,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气分,多为脏病。
  积证。积证触之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在血分,多为脏病。
  2.辨积证初、中、末三期:
  积之初起,多以邪实为主,若失治,误治,病邪曰甚,则可伤及人体的正气,导致正虚,从而形成虚实错杂的病机。此时,若徒攻其积,则正愈伤,纯补其虚,则积不去。因此,对于本证,应当明辨邪正的盛衰,掌握攻补的法度。临证可根据其积块的形征及正气的盛衰,分为初、中、末三期,以便进行适宜的论治。
  初期。积块形小,按之软而不坚,人体正气未伤。
  中期。积块增大,按之觉硬,人体正气巳伤。
  末期;积块明显,按之坚硬,人体正气大伤。
  二,治疗原则
  对于本证胸治疗,当须注意攻补的适宜,大抵来说,聚证病情较轻,正伤不显,治疗多以疏肝理气,或兼导滞化痰。积证则病情较重,治疗则须根据病机演变过程中,正邪盛衰的趋势,或攻,或补,或攻补兼施并行,权衡斟酌以治之。一般积之初期,积块软而不坚,正气尚强,治疗则以攻邪为主,予以理气活血,通络消积,中期积块增大,按之觉硬,正气巳伤,形体日渐消瘦,治疗则应攻补兼施,予以祛瘀软坚,补益脾胃,末期积块坚硬作痛,正气大伤,消瘦脱形,治疗则以扶正培本为主,予以大补气血,配合活血化瘀。但这仅是一般的常规治疗原则,若患者素体虚弱,初病即见明显的正气亏虚,那么,既使病之初期,亦不可纯攻,而应以攻补兼施,或先补后攻。 .
  另外,对于本证的治疗,还当注意攻伐之药不宜过用。妄用攻伐之药,虽可图得一时暂快,但耗气损正,最终必致正虚邪盛,使病情益重。所以《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提出。。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 《证治准绳。积聚》亦云,。凡攻病之药,皆是伤气损血,故经曰;大毒治病,十去其五,小毒治病,十去其七,不得过也。。这对临床治疗积聚,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总之,本病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常呈虚中有实,实中挟虚的病机,治疗时,尤当处理好“正”与。邪” “攻”与“补。之间的关系,注意。治实当顾其虚。 。补虚勿忘其┏━━━━┳━━━━━━┳━━━━━━┳━━━━━━━━━━┳━━━━━━┳━━━━━━┳━━━━━━┓
┃ 病名 ┃ 证候特征 ┃ 病 位 ┃ 病 机 ┃ 病 情 ┃ 治 法 ┃ 预 、后 ┃
┣━━━━╋━━━━━━╋━━━━━━╋━━━━━━━━━━╋━━━━━━╋━━━━━━╋━━━━━━┫
┃   ┃ ┃ ┃ ┃ ┃ ┃ ┃
┃   ┃ 聚证无形 ┃ 病属气分 ┃ 气结不行或兼痰食 ┃ 为时尚暂 ┃ 疏肝理气 ┃ 治疗及时 ┃
┃ 聚 ┃ 聚散无常 ┃ 乃为腑病 ┃ 停滞 ┃ ┃ 或兼导滞 ┃ 聚可向愈 ┃
┃ 证 ┃ ┃ ┃ ┃ 病情较轻 ┃ ┃ ┃
┃ ┃ 痛无定处 ┃ ┃ 正气未伤 ┃ ┃ 化痰 ┃ ┃
┃ ┃ ┃ ┃ ┃ ┃ ┃ 失治误治 ┃
┃ ┃ ┃ ┃ ┃ ┃ ┃ 病趋于甚 ┃
┣━━━━╋━━━━━━╋━━━━━━╋━━━━━━━━━━╋━━━━━━╋━━━━━━╋━━━━━━┫
┃ ┃ 积证有形 ┃ 病属血分 ┃ 气滞血瘀 ┃ 为时较久 ┃ 行气活瘀 ┃ 治疗得当 ┃
┃ 积 ┃ ┃ ┃ ┃ ┃ ┃ 积渐可消 ┃
┃ 证 ┃ 固定不移 ┃ 多为脏病 ┃ 互结成块 ┃ 病情较重 ┃ 培补正气 ┃ ┃
┃ ┃ 痛有定处 ┃ ┃ 正气日损 ┃ ┃ ┃ 失治误治 ┃
┃ ┃ ┃ ┃ ┃ ┃ ┃ 终致不愈 ┃
┣━━━━┻━━━━━━┻━━━━━━┻━━━━━━━━━━┻━━━━━━┻━━━━━━┻━━━━━━┫
┃ 积证三期分治表 . ┃
┣━━━━━━━┳━━━━━━━━━━━━┳━━━━━━━━━━━━━━━┳━━━━━━━━━━━━━┫
┃ 分 期 ┃ 积块特征 ┃ 病 势 ┃ 治 法 ┃
┣━━━━━━━╋━━━━━━━━━━━━╋━━━━━━━━━━━━━━━╋━━━━━━━━━━━━━┫
┃ 初期 ┃ ┃ 邪气初侵 ┃ 行气化瘀 ┃
┃ ┃ 积块形小 ┃ ┃ ┃
┃ ┃ 软而不坚 ┃ 正气尚强 ┃ 通络消积 ┃
┃ ┃ ┃ ┃ 以攻为主 ┃
┣━━━━━━━╋━━━━━━━━━━━━╋━━━━━━━━━━━━━━━╋━━━━━━━━━━━━━┫
┃ 中期 ┃ 积块增大 ┃ 邪气较深 ┃ 祛瘀软坚 ┃
┃ ┃ 按之觉硬 ┃ 正气已伤 ┃ 补益脾胃 ┃
┃ ┃ ┃ ┃ 攻补兼施 ┃
┣━━━━━━━╋━━━━━━━━━━━━╋━━━━━━━━━━━━━━━╋━━━━━━━━━━━━━┫
┃ ┃ 积块明显 ┃ 邪气已深 ┃ 大补气血 ┃
┃ 末期 ┃ ┃ ┃ 活血化瘀 ┃
┃ ┃ 按之坚硬 ┃ 正气大伤 ┃ ┃
┃ ┃ ┃ ┃ 补虚扶正为主 ┃
┗━━━━━━━┻━━━━━━━━━━━━┻━━━━━━━━━━━━━━━┻━━━━━━━━━━━━━┛
实。,根据临床所出现的具体情况,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或寓攻于补,或寓补于攻,灵活施法,随证论治。 。
  三、证治分类 .
  (一)聚证
  1.肝气郁滞
  症状分析。
  腹中气聚,攻窜胀痛一一肝失疏泄,气结成形作梗或气机逆乱。
  时聚时散一一气结则聚,气顺则散。
  脘胁之间时或不适,脉弦一一肝气不舒,气机不利。
  治法。疏肝解郁,行气消聚。 .
  方药。逍遥散为主方。
  (1)方解:柴胡、白芍、薄荷、当归,疏肝解郁、柔肝缓急,白术、茯苓、甘草,调理旰脾。
  (2)加减;若气滞较重,症见胁肋胀痛,暖气,善太息,可酌加香附、青皮、广木香,佛手、枳壳、川楝子以疏肝理气。
  若肝郁化火,证见头痛,头晕,面红目赤,口苦而干,烦躁易怒,胁肋胀痛,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脉弦数,可选加丹皮、桅子、黄芩、龙胆草、菊花、石决明、夏枯草等药以清肝泻火。 .
  若肝郁日久,化火伤阴,证见头晕,耳鸣,两目干涩,咽喉干燥,心烦失眠多梦,舌红少津,脉弦细,可选加首乌、杞子、玄参、天冬、寸冬、菊花、合欢皮、夜交藤、生龙骨、生牡蛎以养阴安神。
  若肝气横逆犯胃,证见脘腹胀痛,恶心呕吐,呃逆暖气,善太息,脉弦,可选加陈皮、半夏、砂仁、麦芽以和胃降逆。
  若肝气横逆乘脾,证见两胁胀痛,脘腹满闷,烦躁易怒,纳差便溏,神疲乏力,舌苔白腻,脉弦缓,可选加党参、白术、苡仁、车前草以健脾利湿。
  若气滞日久,致使血瘀,证见疼痛如刺,痛处不移,入夜尤甚,舌质瘀暗,脉象沉涩,可选加玄胡、莪术、桃仁、丹参、红花、赤芍以活血化瘀。
  本证乃由情志因素,伤及于旰,使旰脏疏泄功能失常,气结不行或气机逆乱所致。气结不行多由肝气郁结,疏泄不利,使气机郁滞,以致成聚,而气机逆乱多由肝气横逆,气行逆乱,滞而成聚。二者病机不同,存在着相应的太过、不及之异。肝气郁滞,当以疏之、散之,使肝气疏畅条达,而气行则已。《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木郁达之。。《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治疗当以辛散之品,如柴胡、薄荷、香附、青皮、郁金、枳壳之属,疏解肝郁,肝气横逆则应缓之,和之,使肝气和畅,气平则已。《素问.藏气法时论》又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用辛补之,酸泻之。。《素问。宣明五气论》;“酸入旰。”治疗除用调气药物外,还应选入酸、甘之味,如白芍、当归、甘草之类,以缓肝之急,柔肝之体,使之疏泄不致过极。这在临床之中,尤须注意。
  另外,疏肝理气之药,大多辛香而燥。若久用、重用则能消耗津液,损伤正气。因此,临床须酌情使用,适可而止。尤其对于年老体虚,素体阴虚,血虚及阳亢火旺者,更须注意。如《丹溪心法.破滞气七十九》。“破滞气,须用枳壳……夫枳壳者,损胸中至高之气,二三服而已。。又云;“滞气用青皮,勿多用,多用泻真气。。近代名医许寿仁曾曰。“阴虚之人,津液枯涸,阳气亢盛……切忌使用温燥药,以致伤津耗气,医者之责也。。《证治汇补.气症。辛香暂用》又曰;。辛香之剂,但治初起,郁结之气,借此暂行开发。稍久气郁成热,便以辛凉以折之,最忌香燥助火。”指出了应用辛香行气之药的注意事项及过用的流弊。因此,临床须根据患者的不同体质,选用适宜的药物,精当配伍。同时,还须注意选用佛手、川栋子之类。行气解郁而不伤阴的药物。如清代医家叶天士治肝气为患,每在辛散理气之剂中加入川栋子一味,川栋子味苦性寒,功能疏旰气,泄肝火,用之既能协助诸辛散之品更好地发挥理气之效,且能防止过用辛散、温燥,以致耗气、散气、化热伤津之弊,配伍确有巧思,亦示后人用药之妙谛。
由于本证与情志因素有关,因此,还要嘱患者心胸开阔,避免精神刺激,并经常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以配合治疗。
  2.食滞痰阻
  症状及分析;
  腹胀或痛,便秘纳呆一一脾运失司,湿痰内生,痰食互阻,腑气不通。
  腹部时有条状物聚起一一痰食阻滞,气聚不散。

  舌苔腻,脉弦滑--痰湿与气滞之象。
  治法。消导通腑,理气化痰。
  方药:六磨汤为主方。
  ①方解:大黄、枳实,槟榔,行气导滞,通利大便,沉香、木香、乌药,疏利气机,燥湿止痛。
   加减:若痰湿较盛,可配入二陈汤以增强燥湿化痰之功,若痰湿较重,兼有食滞,腑气虽通,舌苔腻不化者。可用平胃散加山楂、神曲等以徤脾消导,燥湿化痰。若患者有经常发作的病史,其病因是蛔虫结聚,阻于肠道,可配服乌梅丸,或驱虫汤。
  聚证虽以实证多见,但反复发作;脾气损伤,可常服香砂六君子汤,健脾和中,以扶正气,由于本证可见于现代医学的肠梗阻,故在病人服药后,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如经过积极合理的治疗仍不能奏效或加重,则须考虑外科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的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严重者则不超过12小时。)
  (二),积证,
  1。气滞血阻 .
  症状及分析.
  胀痛并见,固着不移一一气滞血阻,脉络不畅,积而成块。
  积块软而不坚,病属初起,积犹未久。
  舌质青,或见瘀斑,脉弦一一气滞血阻之象。
  治法。理气活血,通络消积。
  方药,以金铃子散和失笑散为主方。
  (1)方解;金铃子,疏旰理气,元胡,活血止痛,五灵脂、蒲黄,活血祛瘀。若气滞血阻较甚,兼有寒象者,可用大七气汤加丹参、桃仁、赤芍、红花等以活血祛瘀之药,以攻除其积。
  (9)加减;若兼见风寒表证,症见寒热,身痛,苔白,脉浮弦大等,应予宣表理气,通滞消积,可用五积散。本方汇集解表,散寒,祛湿,行气,利水,活血,通络,温中,止痛之药于一炉,以治积证初起,又兼外感,气机不利所导致的一系列不通的证候,能使其逐步消散。
  本证为积之初期,《医宗必读.积聚》;“初者,病邪初起,正气尚强,邪气尚浅,则任受攻。。《景岳全书。积聚论治》。“凡积聚未久而正气未损者,治不宜缓,盖缓之则养成其势,反以难制此其所急,在积,速攻可也。”因此,对于初起的治法,在病人正气不虚的情况下,应着重于攻,采用理气活血,通络消积之药,急速治疗。但应注意,不可攻伐无度,而应适可而止,待积消后,选用六君子之类,以善其后。
  另外,本证的主要病机为肝气郁结,气滞血阻,发病脏器主要在旰。由于肝脾二脏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肝郁日久,必然乘犯脾胃。正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从而导致中虚,出现纳差,不欲食,全身无力等证,久致正气不足,形体亏虚,瘀血更甚,则可使病情向中、后期发展。因此,在攻伐之时,要注意顾护脾胃,勿损正气。
  2.气结血瘀
  症状及分析: 

  积块明显增大,硬痛不移一一积成日久,气血凝结,脉络阻塞,血瘀日甚。
  消瘦乏力,纳差一一脾胃已虚,生化乏源。
  时有寒热一一气结血瘀,营卫不和。
  女子或见月事不下一一积在胞宫,或血衰而致经闭。 ,
  面黯,舌边暗或质紫,或见瘀斑脉细涩一一瘀血内阻之征。
  治法;祛瘀软坚,兼调脾胃。
  方药:膈下逐瘀汤,鳖甲煎丸。
  方解。膈下逐瘀汤: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五灵脂、丹皮、玄胡,活血化瘀,香附、乌药、枳壳,行气止痛,’甘草,益气缓中。
  鳖甲煎丸。如积块大而坚硬作痛,可用鳖甲煎丸,以化瘀软坚。本方出于《金匮要略》为张仲景治疗疟母之方,具有行气,活血祛瘀、利水、扶正五个方面的作用。鳖甲,入肝脾以软坚化症,大黄、桃仁,广虫、赤芍、赤硝、鼠妇、丹皮、紫葳,活血化瘀,桂枝,通阳而利血脉,柴胡、川朴,蜂房、蜣螂,疏肝理脾,行气导滞,以散气分之郁结,射干、半夏,葶苈子、石苇、瞿麦,祛瘀行水,黄芩清肝热,干姜温脾人参、阿胶,益气养血。
  由于本证的病机是气血凝结,正气已虚,故在用膈下逐瘀汤或鳖甲煎丸的同时,可与六君子汤间服,也可用六君子汤送服鳖甲煎丸,以补益脾胃,攻补兼施。
  本证为积之中期,此时气结血瘀,正气渐虚。因此,对于本证的治疗,活血化瘀虽当首用,而扶正健脾亦当重视。否则,徒以大剂猛剂专攻其积,则益损正气,使积反愈甚,以致转向末期,而终属难治。同时,由于积至中期,非一朝一夕所致,所以在运用攻邪破积药时,切应注意法度, 。攻” 。补。贵在适宜;不可急于求成,单重于攻,反致伤正则欲速而不达。《医宗必读。积聚》盖积之为义,日积月累,匪伊朝夕,所以去之,亦当有惭,太亟则伤正气,正气伤则不能运化,而邪反固矣。。所以对中期的治疗,应注意渐磨渐消,使气血流通,则积可愈。
  另外,对于本证还应注意选用软坚之药和虫类药以破瘀消结。如:水蛭、虻虫、广虫、鼠妇、蛴螬、山甲、牡蛎、鳖甲、昆布、海藻之类。清。叶天士运用虫类药治疗积聚尤为善长,如《临证指南医案.积聚》。。其通络之法,、每取虫蚁迅速飞走诸灵,俾飞者升,走者降,血无凝著,气可宣通。。可为经验之谈,临床值得借鉴。
  8.正虚瘀结 ,
  症状及分析,
  积块坚硬,疼痛加剧一一积证日久,血络瘀甚。 ,
  饮食大减一一中气大伤,运化无权。
  面色萎黄,消瘦脱形一一脾虚失运,新血不生,失于充养。
  舌质淡紫无苔,脉细数或弦细一一气血耗伤,津液枯竭,血瘀气机不利之象。
  治法。大补气血,活血化瘀。
  方药。以八珍汤和化积丸为主方。
  (1)方解。
  八珍汤;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熟地、当归、健脾益气,白芍、川芎养血和血。
  化积丸。三棱、莪术、阿魏、苏木活血化瘀,香附、槟榔,疏旰理气,海浮石、瓦楞子,软坚消瘀,雄黄,解毒杀虫。
  (2)加减;若症见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疲倦乏力等以气虚为甚者,可加黄芪、山药以健脾益气。若症见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脉细等以血虚为甚者,可加首乌、阿胶,以补血养血.若症见口干咽燥,渴欲饮水等以津亏明显者,可加石斛、沙参、花粉、寸冬以生津养液。若积块坚硬,瘀血尤甚者,可酌加山甲、鳖甲、水蛭、虻虫、广虫、桃仁、丹参,赤芍等软坚,活血逐瘀之药,但应掌握分寸,不可过用,以免导致血脉溃破,血液外溢,造成大出血的恶果。
  本证为积之末期,此时邪盛正衰,脾气虚损,精血亏耗,病势已趋严重。因此,在治疗时,不仅要看到邪实,更须着眼于正虚。诚然有形之积,非攻不去,而妄行攻伐,则正气愈虚,血瘀更甚,又复加重其积。所以,本证首当补虚扶正,而配以祛邪消积,取。强主可助逐寇。之意。至于临证是攻补兼施,或是先补后攻,或先攻后补,当视具体形况而定.明。李中梓于《医宗必读。积聚》中提出.。补中数日,然后攻伐,不问积去多少,又与补中,待其神壮,则复攻之,屡攻屡补,以平为期。。清。《医彻.积聚论》。。察其脏腑之阴阳,部分之高下,气血之多寡,新久之浅深,元气之厚薄,或十攻而一补,或半攻而半补,或十补而勿一攻,握一定之算,然后能取决于必胜也。”总之,或攻,或补,必量入之虚弱、强盛而施之可也。。
  另外,对于病入末期的患者,尤当注意饮食情况,若饮食量少,则首当调理脾胃,选用适当的药物以开胃进食,使中气振,气血生化有源,正气强盛,则有助于攻邪.正如:《医学心悟。积聚》。。必先补其虚,理其脾,增其饮食,然后用药攻其积,斯为善治。。这是临床治疗本证不可忽视的一点。
辨证论治简表
┏━━━━━━━┳━━━━━━━━━━━━━━━━━┳━━━━━━━━┳━━━━━━━━┳━━━━━━━┓
┃ 分类 ┃ 症 状 ┃ 病 机 ┃ 治 法 ┃ 方药 ┃
┣━━━┳━━━╋━━━━━━━━━━━━━━━━━╋━━━━━━━━╋━━━━━━━━╋━━━━━━━┫
┃ ┃ 肝 ┃ 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聚时散, ┃ 情志不畅,肝 ┃ 疏肝解郁.行 ┃ 逍遥散加 ┃
┃ ┃ 气 ┃ 脘胁之间时或不适,苔薄,脉 ┃ 气郁滞,气结 ┃ 气消聚 ┃ 减 ┃
┃ ┃ 郁 ┃ ┃ ┃ ┃ ┃
┃ 聚 ┃ 滞 ┃ 弦 ┃ 不行或逆乱 ┃ ┃ ┃
┃ ┣━━━╋━━━━━━━━━━━━━━━━━╋━━━━━━━━╋━━━━━━━━╋━━━━━━━┫
┃ 证 ┃ 食 ┃ 腹胀或痛,便秘纳呆,时有如条 ┃ 食滞痰阻,气 ┃ 导滞通便,理 ┃ 六磨汤加 ┃
┃ ┃ 滞 ┃ 状物聚起在腹部,重按则腹痛更 ┃ 机不畅,聚而 ┃ 气化痰 ┃ 减 ┃
┃ ┃ 痰 ┃ ┃ 不散 ┃ ┃ ┃
┃ ┃ 阻 ┃ 甚,舌苔腻,脉弦滑 ┃ ┃ ┃ ┃
┣━━━╋━━━╋━━━━━━━━━━━━━━━━━╋━━━━━━━━╋━━━━━━━━╋━━━━━━━┫
┃ ┃ 气 ┃ 积块软而不坚,固着不移,胀痛 ┃ 肝气郁结,脉 ┃ 理气活血,通 ┃ 金铃子散 ┃
┃ ┃ 滞 ┃ 并见,舌苔薄,舌质青或见瘀斑, ┃ 络不畅,气滞 ┃ 络消积 ┃ 合 ┃
┃ ┃ 血 ┃ 脉弦 、 ┃ 血阻,积而成 ┃ ┃ 失笑散加 ┃
┃ ┃ 阻 ┃ ┃ 块 ┃ ┃ 减 ┃
┃ ┣━━━╋━━━━━━━━━━━━━━━━━╋━━━━━━━━╋━━━━━━━━╋━━━━━━━┫
┃ 积 ┃ 气 ┃ 腹部积块明显硬痛不移,面黯消 ┃ 气血凝结,脉 ┃ 祛瘀软坚,兼 ┃ 膈下逐瘀 ┃
┃ ┃ 结 ┃ 瘦,纳差乏力,时有寒热,女子 ┃ 络阻塞,营卫 ┃ 调脾胃 ┃ 汤或鳖甲 ┃
┃ 证 ┃ 血 ┃ 或见月事不下,边暗或质紫,或 ┃ 不和,脾胃失 ┃ ┃ 煎丸配服. ┃
┃ ┃ 瘀 ┃ 见瘀点,脉细涩 ┃ 调 ┃ ┃ 六君子汤 ┃
┃ ┣━━━╋━━━━━━━━━━━━━━━━━╋━━━━━━━━╋━━━━━━━━╋━━━━━━━┫
┃ l ┃ ┃ ┃ ┃ ┃ ┃
┃ ┃ 正 ┃ 积块坚硬,疼痛逐渐加剧,面色 ┃ 血络瘀结,正 ┃ 大补气血,活 ┃ 八珍汤合 ┃
┃ ┃ 虚 ┃ 萎黄或黧黑,消瘦脱形,饮食大 ┃ 气大衰,中气 ┃ 血化瘀 ┃ 化积丸加 ┃
┃ ┃ 瘀 ┃ 减,舌质淡紫,舌光无苔,脉细 ┃ 失运,新血不 ┃ ┃ 减 ┃
┃ ┃ 结 ┃ 数或弦细 ┃ 生 ┃ ┃ ┃
┗━━━┻━━━┻━━━━━━━━━━━━━━━━━┻━━━━━━━━┻━━━━━━━━┻━━━━━━━┛
  四、其它治法
  (一)外治法.

  1.水红花膏,用水红花或子,每一碗以水三碗,用桑柴文武火熬成膏,量痞大小,用纸摊贴,以无方为度。 ,
  2.贴痞琥珀膏。大黄,朴硝各一两为末,以大蒜同捣膏贴之。 、
  (二)气功:
  气功可以作为本证的辅助治疗。如;。站桩功。 。意气功。 。强壮功。 。内养功。。放松功。 。八段锦” “小周天气功”等,以起到治病、强体的作用。
  [结语]
  积聚是腹内结块,或胀或痛的一种病证,积聚虽然病因相同,但病机、症状则颇不同。聚证无形,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气分,病情较轻,治疗尚易,积证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在血分,病情较重,治疗颇难。其病因,乃为情志抑郁,风寒外袭,饮食所伤,病后体虚,或黄疸、疟疾等经久不愈所致。若以气机阻滞或逆乱为主,多形成聚证,若瘀血留滞,结而成块者,则成为积证。在治疗上,聚证多以疏肝理气,导滞化痰为主;积证则须根据其病机演变过程中,正邪盛衰的趋势以治之。一般积之初期,邪气方盛,正气未虚,治宜散邪消积为主,中期邪气虽盛,正气亦虚,治当攻补兼施,末期邪虽盛实,但正气大虚,故应扶正为主,配以祛邪消积。同时,攻邪之药,不可过猛,以伤正气,导致不良后果.总之,治疗本证,必须时刻谨察邪正之盛衰,采取适宜的治疗措施,使正气渐复,病邪渐退,疾病向好的方面转归。
  [文献选录]
  《丹溪手镜.卷之下.积聚》。。积者,.系于脏,始终不移,聚者,系于腑,发痛转移,随气往来,如有坯块。。
  《丹溪治法心要.块》。。积者,其发有根,其痛有常处……聚者,其发无根,其痛无常处。。
  《脉因证治。积聚》。。盖积聚之源则一。其在脏者,始终不移为积,其在腑者,发痛转移,随气结束为聚。。
  《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寒类》。。症,腹中坚硬,按之应手,谓之症也……。瘕,腹中虽硬,而忽聚忽散,无有常准。。
  《景岳全书。积聚》:“积聚之病,凡饮食,血气、风寒之属,皆能致之,但曰积曰聚,当详辨也。盖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者也,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者也。
由此言之是坚硬不移者本有形也故有形者曰积,或聚或散者,本无形也,故无形者曰聚,诸有形者,或以饮食之滞,或以脓血之留。凡汁沫凝聚,旋成症块者,皆积之类,其病多在血分,血有形而静也。诸无形者,或胀或不胀,或痛或不痛,凡随触随发,时来时往者,皆聚之类,其病多在气分,气无形而动也。故难经以积为阴气,聚为阳气,其义即此。凡无形之聚,其散易,有形之积,其破难。临此证者,但当辨其有形无形,在气在血,而治积治聚,自可得其梗概也。。
  《古今医鉴.积聚》。。症者征也,腹中坚硬,按之应手曰癥。瘕者犹假也,腹中虽硬而忽聚忽散,无有常处,曰瘕。”
  《医林绳墨.积聚》:。积者阴也,五脏之气,积蓄于内以成病也。聚者阳也,六腑之气,聚而不散,以为害也。于是,症之所因,皆因痰之所起,气之所结耳。……愚按积于腑者易治,积于脏者难治……何也7积者。痰之积也,血之积也,聚者,气之聚也,气之郁也,气可易散,痰则难除.。…..,若或聚之为病,有能散气开郁,治无不可者矣。……积聚可破气而调中,此治积聚之大法也。。
  《医林绳墨。痞块》。。积在本位,有形之物,不能移动者也,聚无定处,气聚成形,散而不觉者也。。
  《明医指掌.积聚癥瘕》:“夫五积者,五脏之积也……,六聚者,六腑之所成也,盖聚无常形,聚散不时,非若积之有定处也。症者,征也,因物而成一质,有块可征,’不能移易也,瘕者,假也,假物而成形,推移能动也。’
  《医学实在易。积聚证》。。积者五脏所生,推之不移属阴;聚者六腑所成,推之则移属阳。。
  《医学心悟。积聚》,。积者,推之不移,成于五脏,多属血病,聚者,推之则移,成于六腑,多属气病。积聚者,当按初中末之三法焉。邪气初客,积聚未坚,宜直消之,而后和之。若积聚曰久,邪盛正虚,法从中治,须以补泻相兼为用,若块消及半,便从、末治,即住攻击之药,但和中养胃,导达经脉,俾荣卫流通,而块自消矣。更有虚人患积者,必先补其虚,理其脾,增其饮食,然后用药攻其积,斯为善治,此先补后攻之法也。
  《金匮翼。积聚统沦》。。积者,,积累之谓,由渐而成,重而不移,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痛无定所。故曰积者阴气,聚者阳气。”
  《医碥。积聚》;。痃,在腹内近脐左右,各有一条筋脉急痛。大者如臂,小者如指,有时而现,如弦之状,故名痃。。
  《医砺.积聚》:。积者,有形之邪。或食或痰或血,.积滞成块,时常硬痛,终始不离故处也……。聚者,无形之气,滞则聚,行则散,聚则有形而硬痛,散则痛止形消,忽此忽彼,无有定处者也。
  《医宗金鉴。积聚总括》;。痃者,外结募原肌肉之间,癖者内结隐僻膂脊肠胃之后,故曰别深浅也,然积者属脏,阴也,故发有常处,不离其部,聚者属腑,阳也,故发无根本,忽聚忽散。症不移而可见,故类积,类痃:也,瘕能移,有时隐,故类聚类痃‘也。。
  《医彻。论积聚》,。藏于幽辟谓之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