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

 清透宁静Frank 2015-11-25

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这个说法也许会引起争议。人非机器,更非圣贤,怎么可能保证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呢?

其实,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与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把工作做对是一样的,错误只是一个概率问题。所以,“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追求的是效率观念。

企业的产品都有一定的合格率,这种合格率通常不是100%。这说明,大多数人都认为在企业生产中,出现失误是难免的,因此对在一定范围内出现的失误总是抱以宽容的态度。宽容失误是会付出沉重代价的。在这一点上,日本丰田公司的教训无疑是最深刻的。仅仅因为脚垫、油门的设计缺陷,丰田公司就不得不实施汽车史上空前的大规模召回和停售。企业不但蒙受了巨额的经济损失,还面临着由此产生的事故诉讼及给品牌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不仅可以避免因失误带来的损失,还可以让员工本身提高对以后长期工作的要求。许多员工在工作中只求“差不多”,与第一次就放松要求有关,第一次允许错误,以后也同样允许,只不过针对第一次失误的100%来说,以后的任何表现都是进步,全然没有改进工作方式的压力。这样的态度和自我要求会在员工内心扎下根,如同“植入”了一种“无所谓”的意识,尽管从表现上看来,他们也很努力和敬业,但结果却总是无法令人满意。

“第一次就做对”不是空头理论,这种要求也并不苛刻。对于企业来说,产品的不合格率为千分之一,事故发生率为百分之一,而对于个人来说就是百分之百。因此,企业不能认为产品千分之一的不合格率、事故百分之一的发生率是正常的。而要实现事故发生率为零,就要在工作现场树立“第一次就做对”的理念。

二战时期,美国军方与降落伞供应商在一次谈判中要求降落伞必须百分之百合格。供应商当即提出,没有人能做到百分之百合格,千分之一的失误率已经是极限了。军方立即表示,“那好,以后我们每次验收时从一千件降落伞中任意抽取一件,请厂长穿上跳一次。”事实证明,供应商后来提供的降落伞做到了百分之百合格。

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带来了行业分工的不断细化,使“第一次就做对”成为可能。工业化的一个好处就是,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专家。因为分工细化,人们做的工作也相对单一。长期从事单一、具体的工作,成功率自然越来越高。

因此,我们认为提倡第一次就把事做对是高效的工作方式和方法。首先,要保证目标明确,态度正确。因为只有解决了目标的问题,工作才能由此展开,工作的方向和准确性才能保证。如果目标本身不正确,自然就会出现南辕北辙的情形,做得越好浪费的成本反而越多,损失越大。

其次,要端正工作时的态度。深信自己能够做到,也下定决心,让自己第一次就成功。只有相信自己,并由此产生强大的决心与勇气,才能保证在遇到困难和不解时,使自己坚持下去。

第三,要分清工作的主次顺序与轻重缓急。在工作中经常会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原因很可能就是我们没有处理好不同工作的主次关系。工作不怕复杂,只怕不知道事情多复杂。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乱。集中精力先完成重要工作,把次要的工作置于第二位,其他可以让他人来替代完成的工作可以放心大胆地交给他人,但必须要进行有效交接和确认。此外,当处于忙乱之时,最可能遗忘一些本该在一定时间里完成的,而又不用费力的工作。因而,一旦自己意识到多项工作可能会同时出现,就要赶紧在纸上记下,或者是在心中给所有要完成的工作排好顺序,明确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再做什么。

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还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多用心总结,将之前工作中的错误进行分类,并找出这些错误发生的原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一些常规的错误。如果真觉得没有把握,我们还可以寻求帮助,同事、上级都是我们可以求助的对象。

工业时代高度分工的特点,决定了第一次把事情做对不仅需要而且可行,因为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社会分工越来越细,高度分工使得每一个普通人都有成为专家的可能。个体在组织中,不需要知识多渊博,甚至不需要技能多全面,但绝对需要且绝对能够立足的一点是,将工作做深做透。


——此文节选自《中国需要工业精神》第五章第四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