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们都知道,中国在历史上跟越南的关系很复杂。 在清末的时候,因为中法战争,中国虽胜却输。越南脱离中国成为了法国殖民地。 再往前的明朝,越南是中国的藩属国,没有实际管辖,平时交点贡品了事。曾经有一次越南发生内乱,大臣造反夺了王位,还忽悠当时的明朝皇帝朱棣。结果朱棣一生气,就派兵马过去强推掉,然后设了布政使司,等于恢复直接管辖。后面因为本地化工作做得不好,老有反抗,所以明朝不玩了,心思也不在南边,就干脆撤了布政使司,又让越南搞了割据。 再到宋朝,基本上没啥事,越南交点礼物,宋朝给个册封。 今天,我们重点说说唐朝,因为唐朝之前,越南都是中国固有领土,直接管辖的。越南独立出去,就是在唐朝之后的五代十国。 原因很简单,五代十国天下大乱,中原的地盘都不知道属于谁家的。越南这些地方就更不用说了。而早在唐末,就有越南土著起事,搞分裂。比如在唐朝咸通元年,越南就开始闹不服。 当时,唐朝在越南那一块设有安南都护府,治所就在今天越南的河内。 唐朝政府派有官员进行管理,还有军队布防。一般来说,土著闹事是没办法成功的,但这一次,当地的土著请了外援。外援是南诏。 南诏是唐朝时在云贵高原上的一个割据小势力,有时候依附吐蕃,有时候依附唐朝。本来之前已经被打服了,但最近又起来闹事。闹事的原因是一件说小很小,说大很大的事情。 南诏的老国王死了,新国王上位,按理说,是需要唐朝册封的,但唐朝一看南诏国送来的报审文件,怎么都不肯批。为什么呢?因为新国王叫蒙世隆。 中国历史上是很讲避讳的,就是后人不能起以前大领导的字。比如唐高祖的名字叫李渊,那你要是想在唐朝当官,就不能叫马渊、张渊。而这个蒙世隆一下把唐朝二个最牛老板的讳全犯了,唐太宗是小民李世民,唐玄宗是基哥李隆基。 这当然不能批,你要想当国王,你就回去改名去。但这个蒙世隆也整蒙了,不改名字改革命,带着队伍造反了。一造反还在唐朝脚底这一块捅了一刀,帮助安南造反,把安南的治所交趾给攻陷了。 当时,驻守交趾的唐将蔡袭十分勇猛,身先士卒,身中十箭。失利后跑到海边,想坐船回国,那知道,船已经被太监开走了。 唐朝是太监势力很大的一个朝代,每个地方都派有太监监督。太监虽然自宫,但毕竟没有练成葵花宝典,一看打仗,自己就跑了。最后蔡袭跳海自尽,他率领的四百名将士一看领导跳海了,干脆杀了回去,最后歼敌二千而战死。 这样,安南就被南诏给占了,这当然不能忍啊。南诏要是势力大了,直接影响唐朝的心脏长安。 所以,当时的皇帝唐懿宗李漼就找了一位大将:高骈。 高骈是名将之后,他们家世世代代就是给皇帝当保镖,当了一段就出去打仗,立下了军功就封侯。高骈一开始也是这样,在长安的神策军当军官。曾经一箭射下两只大雕,人称:“落雕侍御”。 可见,他跟郭靖一样,都是捕杀野生动物的那种人。 当时,唐懿宗把他找来,让他去收复安南。 领导让干,那就干吧。 高骈带着兵马到海门练兵,海门在今天的越南安阳这个地方。高骈还是很谨慎的,知道劳军远师,如果不搞好训练,可能会吃大亏。 结果,监军李维周下令,要求马上进军。所谓监军就是太监,朝廷派太监到军队当监军,确保是朝廷指挥枪,而不是枪指挥朝廷。 虽然监军不带把,但军队的把柄抓得很死,高骈只好出兵,带了五千兵军。跟李维周约好他本人先打前站,李维周再率兵汇合。 但跟太监约会,那是等铁棒磨成了金针茹都见不到人的。 高骈进入越南腹地,李维周不但没有派兵增援,连军粮也不运。 眼见就要打道回府了,高骈突然发现,当地的峰州“蛮”正在搞秋收。所以高骈马上杀过去,搞了一个秋收进攻,对方忙于收稻子,完全没有想到有人攻了过来。 这样,高骈吃着安南土著的粮食,让安南人无粮可吃了。 接下来进攻交趾。高骈打得很不错,但他送的捷报都被李维周扣住了,唐朝中央根本收不到军报,以为高骈在磨洋功呢,准备让高骈下场休息,另派人上场。恰在此时,高骈终于将交趾城攻克,然后派了小兵乘着小船躲着李维周上报朝廷。 朝廷这才知道南边的事情已经摆平了。 安南这一仗是高骈的成名战,也打得南诏有了恐高症。后来,高骈又调往四川。 高骈上任时,下令让剑门关打开。当时四川因为受到南诏的进攻,搞戒严,不准百姓出入,这当然很不方便。 当时大家劝他,南诏兵就在附近,万一打开,这些人又过来打劫那就麻烦了。 高骈表示,自己在安南已经把他们收拾老实了,他们听到是我来了,那里还敢乱来!(属吾在安南破贼三十万,骠信闻我至,尚敢邪!) 那会,确实有一支南诏兵过来,一听是高骈到了,立马就地解除打劫队伍,各回各家。 此后,南诏国派了质子入朝,气焰有所收敛。 可见,高骈是唐朝的一员名将,也可以说是唐朝最后的名将以及希望了。因为没过多久,唐朝就要迎来一场灭顶之灾:黄巢起义。 高骈能否力揽狂澜,打败老黄,替唐朝继命呢?这里面的故事很复杂,订阅脑洞老师的今日头条号OR 微信公众号:脑洞历史观。以后脑洞老师跟大家详细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