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档案:建国十年后的“太平之风”

 姗姗来迟_ 2015-11-30

来源:1960年2月《闽南日报》


1959年,诏安县太平公社依靠集体力量,采取大生产的方式全面开垦荒山,大搞万亩果、万亩林、万亩竹、万亩油茶的群众运动,当年垦荒造林6万多亩,超过解放后造林种果的总和,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人民公社发展生产的典型,全国各地2000余人前来学习取经。1960年2月,当时省委第一书记叶飞称这种作风为“太平之风”;1965年4月,全省再兴“太平之风”。
  “太平之风”发源于诏安。

  太平,是诏安县中北部的片区名。这里山峦起伏,山多田少。200多年前,勤劳的农民用双手开垦近山、低山的山坡,走马塘村种柑桔,白叶村种柿子、花竹,新营村种花竹,金溪村种油茶,靠山吃山成为群众的习惯。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走马塘柑桔上山的经验闻名全省,推广全国,但当时是小农经济,单家独户开垦种植的数量不多,全区还有大片山地荒芜。于是,太平公社组织向山发展。

  1959年,

  大干一年实现“四个万”

  要“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1958年秋天,太平公社党委根据当地山多的特点,提出“靠山、养山、吃山”的要求,发动和组织社员向山发展。

  1959年春天,公社党委组织各生产大队干部到广东省潮阳县和平公社参观学习园林化的经验,回来后大家劲头很大,提出“大规模向万宝山进军,一年实现‘四个万’”的要求。所谓“四个万”,就是万亩果、万亩竹、万亩林、万亩油茶。白叶大队首先响应,组织社员在玉坪岭开垦柑园300亩。接着新营大队也行动起来,“大战一个月,实现万亩竹林”。一时间“你追我赶”,到了年底,上报开荒造林种果6.38万亩,实现了“四个万”。按照当时的统计,这个速度超过以前百年发展的总和。

  诏安县委以太平公社为典型,在全县开展“学太平,赶太平,超太平”的竞赛,先后开过四次现场会,促进了官陂公社“奋起直追”,秀篆公社“不甘落后”,全县大办林果场,开发万宝山,当年上报造林种果22万亩。

  1960年2月,

  全省兴起“太平之风”

  太平公社上报高速度向山发展的成绩受到龙溪地委和福建省委的赞赏和重视。当时省委第一书记叶飞在省委主办的理论刊物《红与专》1960年一、二期中,发表《高举总路线的红旗,迎接伟大的一九六O年》的文章中,充分肯定诏安县太平公社成绩时表示,“由于他们采取大搞群众运动,实行大兵团作战和专业队相结合的办法,开荒造林种果6万多亩,90%的荒山已被开发经营起来了,这是人民公社大规模开发山区,发展山区多种经济的好经验,应该在全省迅速推广。”

  1960年1月11日,当时龙溪地委第一书记马兴元率领各县县委领导人到诏安,参观太平公社万亩林果场、秀篆公社林果场和官陂公社林果畜牧综合场。大家在听取太平公社党委实现“四个万”的汇报后,评价很高。

  2月上旬,省委第一书记叶飞来到诏安太平公社视察。他在新营楼子里林果场看到连绵不断、成片成片的竹林,听取了公社党委的汇报后,赞扬太平公社大搞群众运动,高速度开发万宝山,是一种可贵的革命作风,称这种革命作风为“太平之风”,发出号召:全省要“大兴太平之风”。

  《闽南日报》及时发出报道,在头版最显眼的位置登出叶飞的重要指示,并详细报道了叶飞视察龙溪地区的情况,紧接着又做了连续报道。《福建日报》2月7日头版以横幅通栏套红标题,提出“学太平、赶太平,向万宝山大进军”,许多地、市、县纷纷来电,要组织到太平参观学习。2月,诏安县共接待了2000多人。福建省人民出版社于1960年4月出版《开发万宝山——诏安治山经验》一书,印数10600册,在全省发行。

  1965年4月,

  全省再兴“太平之风”

  经历了“瓜菜代”的困难时期后,在1964年初召开的全省农业先进代表大会上,省委又提出要“重兴太平之风”。《福建日报》于6月27日二版刊登太平公社党委的文章《坚持开发万宝山,林果遍地五业兴》,介绍了开发万宝山的累累硕果。

  1964年秋天,当时县委第一书记罗全贵带领诏安数百名干部到南安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推广太平公社开发万宝山的经验。1965年初,南安县组织多批基层干部来太平参观,一时太平又热闹起来。

  1965年3月1日,《福建日报》二版头条刊登了《太平社万宝山大献万宝》的报道。不久,党中央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省委第一书记叶飞认为太平是我省学大寨的一个典型,4月再次来太平视察。当时他带福清县音西大队党支部书记陈德顺同来,在新营的竹山上对陈德顺说,你们要学习太平解决钱的问题。为了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叶飞提出,全省要继续“走音西之路,兴太平之风”。音西当时是全省生产粮食的典型。

  在叶飞书记再次视察太平后,龙溪地委很快在全区开展“学大寨,学音西,学太平”的群众运动。这个运动同时也在全省各地开展。这一年,省委和省政府在福州筹建全省农业学大寨展览馆,确定太平馆为其中的一个重点项目。

  ⊙张旭 吴志润 邹挺毅

1960年2月《闽南日报》等媒体聚焦报道。




牵动闽粤情谊




“太平之风”兴起之后,邻省的广东饶平县大埔村也被激发了。据亲历者、原太平公社社长张东全介绍,大埔村有座山,原来是一座秃头山。当时进驻一支耕山队,开荒种柑桔。柑桔种了满山坡,可是就是结不了果。队长胡海亮急火了天,可是一直找不到办法。
  太平公社的走马大队,主要也是开荒种柑桔的生产大队。虽然走马的桔园与广东大埔的桔园相邻,但结果却大相径庭,为什么呢?原来,两地群众历来不和,大埔无法分享走马的生产经验。后来,大埔耕山队主动上门求助,太平公社领导积极做好走马群众的思想,派走马专业林果队长徐文龙上门传授技艺,使大埔果园大获丰收,两地群众也在“太平之风”的涤荡下,结为“亲家”。

苗木热销全省



太平公社开发万宝山事迹在省委的推动下,传遍八闽大地。全省各地都掀起了“学太平、赶太平、超太平”的热潮,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与此同时,全省各地纷纷到太平公社新营大队订购苗木。
  据亲历者沈杭包(当时新营大队记工员)介绍,那时群众不愿出售苗木,特别是花竹苗。因为在他们的眼中,苗木是祖宗留下的传家宝,且有“卖竹苗就是卖子孙”的旧观念。为此大队书记沈其曾主动做好当地群众思想工作,大力培养竹苗、树苗,先后调出竹苗三万多株、树苗三十多万株,支援全省各地。

  ⊙张旭 邹挺毅
规划设计




夫妻同场竞赛



在开发五斗楼山时,发生一场“夫妻竞赛”的故事,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据见证人傅崇毅介绍,五斗楼山的坡度大、石头多、杂草丛生,开条路都很困难,更何况要把它开垦成梯田,可想而知任务的艰巨性。
  当时开山突击队里唯一的一对新婚夫妇沈章球和沈赛花劲头无人能比,被大伙分别选为男女突击队队长,由他两口子分别带领男子队和女子队搞了一场“竞赛”。第一天,女子队经验不足落了后,沈章球晚上收工就偷偷告诉妻子干活的窍门(先筑田睦,后掘土);第二天,掌握了窍门的女子队赶超了对方。男人们又不服气,在休息的时候砍松柴准备开夜车。女子队发现了秘密,也上山砍了两担柴。就这样,两个队比拼奋战到晚上11点多才收工,一连坚持就是三天。队员们凭着这股劲,硬是用了七天就把这乱石山变成了靓梯田。


太平之风是可贵之风



“那可以称得上是一呼万应的场面,全民总动员,干劲冲天!”年近80岁的傅崇毅老先生,谈及当年刮起的那股“太平之风”,记忆犹新。用这位亲历者的话来说,那场轰轰烈烈的开山垦荒战役就是“一场大兵团、高速度的发展之风,也是一场可贵之风。”

  1959年,傅崇毅在中共诏安县委办公室工作,当时为了总结、宣扬太平公社开发万宝山的事迹和经验,县委领导派他和几位同志到太平调查了解和整理材料。当年12月,几个人共同前往太平。“我们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白天‘溜山’,晚上采访。”傅老先生回忆,当时新营大片的竹林,白叶满山的柿树、竹林、柑桔,走马塘层层叠叠的柑园,金溪基点满山的油茶深深感染了他们。

  “后来经过研究,推选我执笔撰写两篇材料,分别是《一年治山超百年——记太平公社开发万宝山的英雄事迹》和《穷山沟变成聚宝盆——记新营大队苦战一年赶上富队的经过》,上报地委和省委,受到省委和地委的重视。”

  在采访中,傅老多次动情地对记者说到,“当时的人们没有私心杂念,不计时间,雷厉风行,这种精神至今仍为可贵。”

冒雨护林




开发万宝山 荒山换新颜


张东全,是原太平公社的社长,1960年至1969年间在太平工作,见证并亲历了“太平之风”兴起的过程。据了解,当时太平公社的书记被上级派出搞社教工作,张东全直接在基层参与推动“太平之风”指挥工作。近日,记者经过寻访找到张老先生。

  虽然半个世纪过去了,老人谈起过往岁月脸上依旧掩盖不住兴奋的表情。据张东全回忆道,万宝山原名川凹山,放眼望去全是光秃秃的山脉,是属于穷山僻壤的地方。为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太平公社组织干部到广东省潮阳县参观学习大地园林化经验,回来后大家干劲十足,决定向山进发。

  “太平之风”的发源地主要是新营、白叶等村。这些村原来就搞过荒山开发,有一定基础。到广东学习之后,干部们深受启发,决定响应党中央号召,大力开发荒山,让荒山变成“万宝山”。公社干部与群众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使原来光秃的山脉长满了粮食、林木以及各种经济作物,所有的荒山全部绿化,万宝山彻底改变了容貌,实现当初太平人民公社“万亩果、万亩林、万亩竹、万亩油茶”的目标。

  提到开山英雄沈其曾,沈老先生抑制不住激动的神情。他告诉记者,沈其曾是原新营大队的党支部书记,曾领导他们征服荒山秃岭,首创“万亩竹”,推动全县群众大规模开发万宝山。老人特别提到,为了完成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下雨时,沈其曾立即发动群众冒雨抢种花竹,他和群众一起挖穴栽苗,一天湿了好几件衣服,就算病了,他也照样坚持不休息,仍冒雨冲在第一线。在沈其曾的带领下,新营大队1959年的粮食总产量同比1958年增长23%,农业总产值增长32%。这样不仅实现了“万亩竹”的愿望,同时也使新营村由缺粮变余粮,让新营大队由穷队变成了富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