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订版】文字稿 录音:温尼科特眼中的母亲、孩子、二胎

 李玮李永辉最棒 2015-12-02


上个版本错误较多,此次修订力争给大家一个比较好的版本


修订项目主要包括:


1、错别字修订及专业术语校订

2、大幅减少加粗及着色文字,只突出真正重要的关键词

3、文尾比较混乱的现场问答部分也再次做了仔细校对

4、根据文章逻辑进行了重新分段


在公众号后台回复“录音6”获取录音



好的,大家晚上好!欢迎来到这里。我是张沛超,你们可能有些是对我比较熟悉了,有些可能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今天我们要在一起谈一谈温尼科特,温尼科特有很多贡献,但他最重要的是对于母婴关系的观察这个贡献。


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你们是因为我的名字,所以才来听的呢?还是因为温尼科特的名字才来听的呢?还是纯粹因为“二胎”这个字眼来听的。对于第一种情形而言呢,估计也不会听到太多的新鲜内容,因为温尼科特,我事实上也讲过蛮多次,所以这一次并没有什么新意。

对于第二种情形的话呢,对温尼科特知道,但是不知道哪些是他最重要的部分,哪些是他最独特的贡献,最重要的发现,也可以借着这个机会看一看我对于这个人、这个人的贡献的一个评价。第三呢,由于“二胎”这个字眼来也很好,我随喜你们能来听这样一个公开讲座,因为如果能够听到温尼科特对于母婴关系的一些理解的话呢,可能对于各位在心理层面上准备二胎更加的有帮助。


其实从某个层面上来讲,我们所有人都是二胎,不管你是独生子女还是有很多兄弟姐妹,我们在本质上都是二胎。为什么这样讲呢?我们的父母在打算生我们之前,其实他们内心对于这个即将到来的孩子有一个期望,包括这个孩子以后是当医生呢?还是当律师呢?还是成为政治家呢?宇航员呢?所以好像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关于自己完美孩子的一个期望。在生出我们之前呢,他们在内心的层面已经生出了他们这个一胎,所以呢,伴随着我们的降生,通常情况下我们没有他们想象中那般完美,所以呢,相比较那个完美的一胎而言呢,我们已经是二胎了。


当我第一次在B超中看见自己的女儿的侧面的时候,我在想,天哪,她长得可真丑,她长得为什么不像一个小公主呢?结果生出来之后其实越长越漂亮。按照刚刚同样的逻辑,所有已经有了孩子的,哪怕你们已经有了很多个孩子,但是呢,可能你们都觉得这个孩子距离自己想象中的那个样子、那个完美的孩子,都有距离。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呢,所有人其实都又想要二胎。


把我这两个“二胎”理论放进去的话呢,其实它包含了所有的人,包含了所有的孩子,所有的父母。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呢,我们来听这样的一场讲座都会受益。谈论母婴关系,温尼科特是精神分析领域的一个先驱,也是迄今为止最为重要的一个人。因为很多人关于母婴关系的理解呢,是沿着温尼科特的足迹前进的。


有人做过一个调查了,说世界上所有干精神分析这一行的,关注他们的藏书,结果就发现弗洛伊德的全集每个人都有,当然这一点毫无疑问。


那么普及量第二的是谁的全集呢?普及量第二的就是《温尼科特全集》,温尼科特的全集不光是在英国被广泛阅读,在法国、在北美、在南美,现在是在中国也被广泛地阅读。现在温尼科特已经有几本书被台湾或者被大陆的译者已经翻译出来了,比方说很早就翻译出来的《游戏与现实》,台湾翻译出的《二度崩溃的男人》,现在大陆翻译出的《皮皮的故事》。在不远的未来呢,各位将会看到有关四本温尼科特本人写的书,其中有一本叫做《人之天性》,它是由我主译的。


我们中国人素来对于母婴关系没有太多的研究,也没有太多的重视,这里有一个文化的因素,比方说孔子说:“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这个“小人”就是小孩的意思,这句话里蛮多的一种鄙视女人和孩子的意思。既然他们不是重要的客体,对他们进行研究算不算圣贤的学问呢?就不算很重要的学问了,所以有关母婴关系呢,在中国没有太多的文献。温尼科特他本人是一个儿科医生,而且哪怕他已经成为一名精神分析师之后呢,他也没有中断作为儿科医生的工作,作为一个儿科医生非常得天独厚的是,他每天能够对大量的母亲和孩子进行观察,因为这些孩子都不是一个人带来的,肯定是被父母,通常是母亲带来的,所以他就可以很方便地观察母亲和孩子之间的互动。


除了温尼科特之外呢,还有一位精神分析师,他叫多尔多,他也是一名儿科医生,他对于母婴的关系也有非常有意思的观察和理解。


当我决定要讲温尼科特对于母婴的重要知识的时候呢,我在想,我应该从哪里讲起呢?温尼科特的词汇现在已经被编成了一部辞典,尽管它不是很厚,但是也有几百个词条,哪怕是用来讲课,没有必要把所有的词条讲一下,也应该挑选其中的二十多个词条,我们今天显然没有这么多的时间,我打算从我认为温尼科特的最重要的术语开始讲起,这个重要的术语叫做“原初母性贯注”


“原初母性贯注”是我的译法,我不知道其他人是怎么翻译的,我是从一开始当我译《人之天性》这本书的时候就把它译成“原初母性贯注”。“原初母性贯注”是指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其实它完全不神秘,你们所有做过母亲的人,理论上都有过类似的体验。当你们怀胎怀到七八个月那个时候开始会察觉到腹中婴儿的运动,也能够跟孩子进行一些交流,当然不是语言层面的交流。在这个时候呢,他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胎儿了,他在你内心已经变成了你的孩子,你向其他人开始介绍自己的孩子,比方说跟人正吃饭的时候他踢了你一脚,你就会对有人解释说:“天哪,他在动,他踢了我一脚。”


随着预产期的临近,同孩子之间的这样一种情感上的互动和连接变得越来越紧密。这伴随着这种连接越来越紧密呢,母亲进入到了一个非常特殊的状态,这种特殊的状态呢,它有点像精神病的状态。为什么说它像精神病的状态呢?这个时候母亲感觉越来越没有了她自己,而且她越来越变得对外界敏感,尤其是外界的一些有危险的那些信号,这个阶段的母亲呢,如果听到电视上讲某某的孩子生了重病,某某的孩子被撞死了,听到这些消息的时候会变得非常的惊恐。她会逐渐地感觉到这个世界充满了对她的孩子不利的因素,这个世界蛮危险的。


如果这些现象发生在一个人身上,那它有可能是精神症状之一,叫做超价观念,如果这个超价观念继续发展下去的话,可能会发展成妄想。所以在这个阶段呢,这个母亲事实上进入了一种类似于精神病的状态,之所以说类似精神病,是在这里要强调,她本质上是一种无比正常的状态,甚至对于健康的母婴连接而言,是一种必不可缺的状态。为什么会发生这个状态呢?伴随着这个孩子的出生的临近,这个母亲越来越多的放弃了自己的自我,她为什么要放弃自己的自我呢?是因为她要与腹中孩子的自我相连接,她要与TA发生几乎一致的心理层面的等同性,所以她就像腹中的孩子一样体会外在世界,所以她会体验到这个世界有很多的威胁性,生命很脆弱,她不得不好好地保护自己。


所以在这个阶段呢,这个母亲她分分钟都在感知着这个孩子的感知,她在替TA进行感知,她在为TA进行感知。这个如果发生在临床情境的话,我们说这个母亲发生了退行现象,母亲自身变成像一个孩子一样。当这个出生临近,接下来开始分娩,一直到分娩之后的前几个月,这种状态都会持续地保留着,母亲仍然没有她自己的自我,她平时所喜欢的东西呢,现在对她而言无足轻重,平时非常看重的东西呢,现在完全不能够跟她怀抱中这个孩子相比,她满心满意地看着自己的孩子,守护着自己的孩子,孩子的一举一动她都感觉到像对自己在表达着什么,传递着什么,她都会对此进行解读,咦,他又笑了,咦,他是在对我笑吗?这种把孩子的一举一动哪怕是睡觉、打呼噜、放屁、吐奶所有的这些东西都跟自己联系上,她也蛮像一种精神症状的,叫做牵连观念,这个牵连观念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变成了妄想,当然对母亲而言发展成这种牵连观念是很正常的、很自然的。


我不知道在座做母亲的有多少位经历过这样的过程,俗话说一孕傻三年,我觉得这个傻可能就是从“原初母性贯注”开始傻的吧。这对于母亲和孩子的关系而言,以及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而言,是一个无比无比重要的阶段。它就像一个重要的窗口期一样,一旦错过,不会再有机会。


我们临床中发现有一些有产后抑郁现象的母亲,甚至是产前就已经有抑郁的母亲,她们是不会发这种“病”的,当然是这个加引号的病,她们是没有办法进入到这种全身心地贯注于婴儿,以至于几乎失去了自我这种病态。她们没有办法进入到一种对孩子高度的回应、全神贯注、身心合一的状态,因为那个时候她们甚至都不能够跟自己连接,她们也失去了自我,但是失去的这一部分并不是投注到孩子身上。


所以呢,这种“原初母性贯注”这种精神病,它对于生命的开始而言非常的重要。我才把它当成第一个重要的概念来讲。


温尼科特有一个“原初母性贯注”的概念,那我在这个基础之上又提出了一个“原初父性贯注”的概念。母亲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能够自然地进入“原初母性贯注”的状态呢?为什么会有女性不能够进入到这种产前或者围产期精神病的状态呢?如果她没有被很好地支持、很好地保护、很好地陪伴的条件下,她可能就没有办法让自己进入这种很自然的状态。所以呢,我才要提出一个“原初父性贯注”的状态,尤其是对于我们国家而言,很多父亲不在场,或者在场跟没在场一样,完全不知道体会生产对于女性的危险,生产对于女性的疼痛,生产对于女性的意义。


那如果一个父亲没有办法全神贯注于他的妻子以及妻子腹中的孩子的话,也是我刚刚所说的“原初父性贯注”,如果没有“原初父性贯注”的话,可能就会阻碍“原初母性贯注”的发生。所以我在这里格外要提出这一点。为什么我们国家、我们的文化中会有一个坐月子的习惯呢?这个坐月子其实并不仅仅是生理上的需求,坐月子对于女性而言,她拥有前所未有的权利,她也拥有前所未有的尊贵,在她的身和心两方面都被很好地照顾。这样的照顾呢,充足的保护,稳定的支持,其实也是有助于让这位新生儿的母亲能够稳定地处于“原初母性贯注”的状态。所以不仅仅是身体的需要,在心理上坐月子这个习惯也适应于母亲退行的心理。


这个阶段经历之后母亲的功能是不是到此结束了呢?不是,尽管这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像是树形成了它的新材一样,形成新材之后,如果没有持续的营养,它也不会长成参天大树。在随后的阶段呢,母亲还有两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功能,第一个功能叫做抱持,第二个功能叫做镜映。母亲并不仅仅是用她的臂膀抱住孩子,她也用她的心、用她的语言抱住孩子,所以哪怕是一个母乳喂养的母亲她只是把孩子机械地放在自己的乳头那里,而另外一只手在看微信,在这个时候她的心并没有抱着这个孩子,或者她在微信里跟别人讲着一些无关紧要的话,她的话语也没有抱住这个孩子,所以这些情形都不能叫做真正的抱持。真正的抱持包含了身体的层面,包含了语言的层面,也包含了意识的层面。她是在身语意方面都紧紧地稳稳地抱住自己的孩子。


“原初母性贯注”和这种抱持它们本质上都是为了让孩子的体验得到一种连续性,就像是没有经过分娩这件事情一样,提供了一个像是在子宫内的环境一样,所有的体验都是连续的。这种连续的外在的抱持状态呢,使得孩子的内心也形成一种连续感,这种连续感变成了她自身”我存在“这样一种感觉的基础。刚刚所说的抱持是从母亲的角度单方面的,那如果孩子对于母亲有一些表达,这个时候母亲就需要镜映孩子,回应孩子。母亲像一面镜子一样,映照孩子的情感,映照孩子的需求,映照孩子身心所生起的一切紧张和不舒服的感觉,当然也包括正面的体验。


这种镜映也是从身语意三个层面都是镜映的。当孩子向母亲伸出小手,母亲就可以伸出自己的指头抚摸他的小手,这就是一个从身体层面的镜映。当孩子发出呀呀、呜呜的声音呢,母亲就附和这种呀呀、呜呜的声音,这就是一种语言层面的镜映。当孩子什么也不说,深情地望着母亲,母亲也无比深情地望着怀中的孩子,这些就属于一种意层面的镜映。所以和刚才的抱持一样,身、语、意三个层面都需要镜映孩子发出的所有信号。如果孩子没有主动的信号,那么母亲就抱持好孩子,如果孩子对母亲有任何一种信号的传递呢,母亲就镜映孩子。这就是在“原初母性贯注”之后,母亲又行使的两个重要的功能。


在这个阶段的呢,母亲和孩子还是浑然一体的,在外人看来孩子总是跟母亲在一起,母亲也总是跟孩子在一起,他们两个像是一个联合体一样,没有一个孤立的孩子,也没有一个孤立的母亲。


比方说这个阶段的女性她们可能就会在微信上把自己的孩子的头像放在那里,或者把自己抱着孩子的相片作为微信的头像,而她们的名字又变成了宝妈或者是谁谁妈。


大家有没有留意过这种现象,我今天没有去看群的成员,我估计在群的成员里应该就有,某某妈,某某妈,某某妈。但是比较不常见的是某个新生儿的父亲把自己的微信改成“某某爸”哦。如果前边两个阶段“原初母性贯注”的阶段和理想的母亲这个阶段都顺利发生的话,接下来进入到一个相对不是那么连成一体的阶段,这个时候的母亲不再是理想的母亲,她变成了或者应该变成一个足够好的母亲什么叫做足够好的母亲呢?也就是好到一定程度就够了,不需要完美,不需要100%的抱持,也不需要镜映回应孩子发出的所有信息。


在这个阶段呢,母亲通常可能又开始自己的工作,这个孩子就会经历与母亲的一些分离,母亲不再像是前几个月一样,总是跟TA在一起,白天晚上都在一起。这个时候呢,这个孩子TA可能会使用一些东西,比方说玩具熊,比方说小毛毯,比方说某一个特定的玩具,或者甚至是母亲的内衣,这些可能在母亲不在的时候,这个孩子就会抱着这些东西睡觉。这些东西呢,它们不是母亲,但是它们具有同母亲类似的特征,柔软的、温暖的、轻柔的,它具有这样的一些特征,因为这样的特征呢,所以这个孩子就把这些东西当作是母亲,作为母亲不在的时候的替代物,我们把这些东西叫做过渡性客体


重要的是过渡性客体使孩子感觉是他自己创造的,而不是由父母强加提供的,比方说我要上班了,我给你买只玩具熊,它就当作你的过渡性客体,陪你睡觉好了,不是强加的,是孩子自己发现的,孩子把它当作是自己母亲不在时候的替代物。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孩子的一种抚慰的需求。我自己的孩子,他一直对于那些毛绒绒的玩具不是特别感兴趣,他自己的一个过渡性客体是我们很早在他出生之后就买的一个玩具,这个玩具上有蛮多键盘,按一下就会有唐诗,有音乐,还有一些动物的叫声,一些简短的故事,我们的孩子是比较喜欢使用这个陪他睡觉的。当他自己会使用其中的键之后,我们发现他逐渐锁定了其中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宝宝不怕》。大概的内容是刮风了、下雨了,宝宝感觉到非常的害怕,他跑到爸爸妈妈那里,然后妈妈听了听之后呢,说是雨在唱歌,爸爸听了之后呢,是雷电在拍手,经过这一番解释之后呢,宝宝就不怕了。我发现我们的孩子他对这个特别的感兴趣,经常要在焦虑的时候去听听这个故事。而这个是我们一开始完全没有想到的,因为我们也要按照常规给他准备了一只熊,这个熊还是我的老师从美国买来,到中国来带给我的,但是这个熊呢,我们研究之后发现它是东莞生产的,离我现在住的地方只有20多公里。


过渡性客体它代表了一系列的东西,一系列的既属于孩子的内心世界,又属于外在世界,它既是一个外在的物体,可是它在孩子内心里能够被它赋予心理的意义,所以才有这样一个名字叫做过渡性。孩子使用过渡性客体这个阶段也被称为过渡性现象,在这个时候,这个世界在孩子的心里,它还不是一个完全客观存在的,它被赋予孩子的意义,孩子会觉得他对这个世界是有参与、有创造、有发现的,这是他创造性的或者说能够游戏的一个很重要的源泉。同时呢,也是孩子能够逐渐地使用象征的能力,抽象的能力的一个源头。成年之后的很多东西,本质上都属于过渡性客体,比方说我本人几乎没有哪天不读书的。无论是在机场、在高铁上、在去某地讲课的路上,或者甚至治疗的间隙,我都会翻上两页书,它对我而言也像是保持了一种连续性,所以它对我而言也是过渡性客体。


刚刚所说的这一系列都是一个正常现象,如果一个母亲她不能够很好地抱持或者镜映自己的孩子,相反她在身、语、意三个层面疏离孩子的情感和需求,对孩子的这些表达或者要求都不能够给予准确的回应,相反呢,她会以自己的意愿、自己的好恶或者自己的情绪来回应孩子,这种情况叫做”侵入“。“原初母性贯注”和”侵入“这两个词都是我首先把它译成相对应的汉语的。比方说一个孩子他事实上是想要跟妈妈离得近一点,想要被妈妈回应,所以他会哭,在这个时候母亲就把他抱起来使劲摇一摇,看看能不能把他摇睡,结果发现不能摇睡之后只好把他又放回去,放回去之后这个小孩孩子哭,母亲就觉得他肯定是饿了,于是冲了一大瓶奶放到他嘴里,这个时候小孩还是哭,这个时候母亲又想这个小孩是不是冷了,要不要把他裹得更紧一点,于是取了一床毛毯把孩子盖住了,这个孩子哭得更厉害了,这个母亲又在想,是不是孩子尿了,该换尿片了?所以七手八脚地又把孩子的毛毯拿开,把孩子的衣服解开,退下尿片,却发现里面什么也没有。


刚刚这一系列行为呢其实就叫做”侵入“,由于她并不是设身处地地沉浸在这个孩子的感受里,按照孩子的需求进行回应,而是在焦虑对未知的恐惧的情况下推着母亲这样做。如果持续地这样做,最终孩子肯定会投降,为什么会投降呢?他需要依赖母亲生存,他不得不投降,所以他对于母亲这些行为就会有一种病理性的依从,投降了。


当这种病理性的依从反复地发生的时候,在这个孩子的内在世界就会制造出一种疏离感,他就会形成一部分人格结构用来回应外界的侵入,这一部分人格结构叫做假自体。如果一个人发展出非常多的虚假自体,这个人他或许能够比较好地适应外界,他可以工作得也不错,特别成功,看起来非常得意的样子,可是呢,由于这些都是对于外界回应形成的虚假性的结构,这个人的内心可能就会感觉到疏离、空虚、不真实,感觉没有意义,他会在什么都成功之后,可能会陷入抑郁。这样的人呢,他指不定哪天就找到我们来了。


他们可能也没有特别像样的症状,可能有一些很微小的症状,比方说睡不着,有时候会有一些没有原因的焦虑,但是更重要的是他们感觉到自己并不是真正的活着,他不能很好地参与这个世界,尤其是发展亲密的关系,亲密的坦诚的真实的关系,在所有与人发展的关系里他都担心对方某一天就会控制他、操控他,而他不得不又要虚假地回应。而且这样的人通常也比较刻板,当然他可能有一些比较正面的特质,比如非常的严谨,非常的讲原则,做事情非常的有条理,可是呢,他们也缺少那些过渡的能力,缺少那些游戏的能力。


游戏在温尼科特看起来非常非常的重要,它比学习重要得多,一个孩子如果一开始没有玩好,以后他可能就不会玩了,他可能也会随大流地玩一点搓麻将之类的,但是他没有办法从中得到那种创造感。


我刚刚讲的这些呢,它既是对母亲、父亲们讲的,同时也是对临床工作者讲的,如果父母们做得蛮好的话呢,我们临床工作者可能就没有什么饭吃了,所以呢,天晴的时候呢,我就卖运动鞋,下雨的时候呢,我就卖胶鞋。


尽管是这样,今天讲这个话题,我还是蛮有顾虑的,因为什么呢?我的老师告诉我,你不要轻易地讲温尼科特,为什么不要轻易地讲温尼科特呢?因为据他观察,只要讲温尼科特就容易使听众感觉到内疚,尤其是做妈妈的,她们会觉得相比较温尼科特所讲的正常的发展,自己做得太不足了。


既然那么多的母亲都感觉到内疚,所以在这里感觉到内疚也没有什么不正常了,就我自己而言,我也经常感觉到内疚。即使是内疚,它也有建设性的、发展性的,也有病理性的,所以有时候可能适度的内疚可能会让我们更加愿意敞开自己,更加愿意学一些新的东西,然后更好地履行我们自己做父母的职责。


按理来说一个打赏的课应该使所有的听众都感觉到很兴奋、很开心,感觉到每个人都很有价值,这样的话大家愿意掏钱,可是我觉得如果那样的话,岂不是我也在发展假自体?所以我觉得无论怎样,我要把我该讲的讲了,就像当年温尼科特在BBC对于英国的普通听众那样。


我们已经讲了原初母性贯注、抱持、镜映、过渡性客体、侵入、假自体、游戏六个温尼科特核心的概念,接下来呢,我们进入问答环节,大家有问题的话可以问,然后我会在接下来的15分钟之内给大家作答。




如何判断产后抑郁?


我收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判断产后抑郁,产后抑郁是涉及到精神科诊断的过程,通常而言它是由精神科医生来做出诊断,当然也会有一些量表,这些量表大家可以在网上找得到,根据量表可以自评,看看是不是分值高到一定程度,如果有怀疑的话,就可以请专业人士的帮助。


我在这里着重要指出的是,女性在生产过后情绪都会经历比较大的起伏,这个起伏本身是正常的,并不一定都与产后抑郁相关,可能甚至只是“原初母性贯注”的一种体现,所以大家也不必要草木皆兵。


老师能否把六个核心概念打出来,有的比较了解,有的第一次听说。


好的,好的,没问题,那几个核心概念对于干我们这一行的而言可能比较熟悉,对于对这一行比较不太了解的人,的确是不知道哪几个字,我现在把它打出来,稍等片刻。


原初母性贯注、抱持、镜映、过渡性客体、侵入、假自体、游戏。就是刚刚这六个概念。


老师,“原初母性贯注”大概持续多久?您刚刚说6个月吗?


通常而言“原初母性贯注”这种精神病状态会在产后大约两到三个月之后就慢慢缓解了。


说到侵入,感觉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因为母亲很难完全获知孩子的内心想法,是这样吗?


你说得没错,侵入的确是一个完全没有办法避免的过程,因为我们都不是完人,我们都不像观世音菩萨或者绿度母这么完善的神。我们都是人,有些时候我们并不能做到完美,我们会有自己的情绪、自己的意愿,不可避免地以这样的东西回应孩子。但是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对此保持觉察,我们可以觉察之后不断地校正,这样的话,孩子能够体验感觉到我们不断地修改,不断地校正,这样一个过程本身也是修复性的。


什么时候做理想妈妈,什么时候做足够好的妈妈?


什么时候做理想妈妈,什么时候就可以过渡到足够好的妈妈,尽管有一个时间,但是这个时间表并不是说一个普遍性的,所以有时候只要你能够遵从自己的直觉和敏感,这个阶段就可以自然过渡过去,并不是说我查到书上说断奶应该16个月,所以16个月最后那一天0点开始断奶,我觉得不要这样学得太僵化。重点的还是母亲的态度,母亲是不是对自己的经验敞开呢?母亲是不是愿意从经验中学习呢?


这里所说的游戏具体是怎样的含义?


这里所说的游戏不是指具体的玩橡皮泥玩什么的,它是指一种态度,一种能够使用象征,同他人互动,使用象征来满足自己的能力。


曾经我一直觉得当初我是以孩子的想法而想,我与她合二为一,今天一听课,我就不知道是灌注还是无自我?


“原初母性贯注”和母亲在孩子成年之后完全没有自己的自我,扑到孩子身上,同孩子黏在一起,肯定不是同一种状态。所以才说“原初母性贯注”有一个窗口期,如果在那个时候没做好,不是说你后来拿10年时间放弃自己的自我完全黏在孩子身上,这个时候孩子需要分离的时候,母亲却不能做到分离,这时候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假自体的障碍。


面对母婴阶段未得到很好照顾的成年人,在临床上如何来处理呢?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同自己的母亲的关系,我们被照料,没有一个是完美的,有些不完美也就不完美了,重要的是我们能够接纳这些不完美,并且努力做到真实,因为真实的力量远大于完美的力量,这是我的第一任分析师讲的,我在上一次微课程讲过,我今天再说一遍,分享给各位。


孩子不会说话,当他哭的时候母亲确实只能尝试各种方法(喂奶、换尿布等)让孩子停止哭泣,如果这样是侵入的话,那孩子哭泣时母亲该怎么做呢?


重要的不是让孩子迅速停止哭泣,为什么要停止哭泣呢?哭泣是一种情绪的表达,母亲在这个时候需要去体会、去体验孩子在哭声中传递的信息,而不是尽可能地让他及早地闭嘴,母亲需要克服她不知道带来的这种焦虑,或许当她能够静静地呆一下,她就能够听懂孩子传递的信息了,你要相信每一个母亲她本身都具有这种能力哦。


对于假自体怎么治疗?


对于假自体怎么治疗?这个事说来的确是话长了,假自体障碍治疗的时间是以年计算的,从不太恰当的比喻的话,跟重新养一遍没有区别,所以也蛮复杂的哦。


在现代社会,会有婆婆来共同照顾孩子,有时,孩子对老人的依恋超过母亲,这种状况会如何影响孩子的成长?对母亲又会怎么影响?


现代社会,也包括古代社会,婆婆来照顾孩子,这个没有问题,但重要的是无论谁来帮忙,他们必须或者始终要处于帮忙者的位置,首要客体理想情况下必须是母亲,因为什么呢?只有母亲能够在孩子的一开始是以“原初母性贯注”的状态跟孩子接触的,这一点即使是自己的母亲也无法做到,因为这一点是心理和生理双重的。所以重要的是母亲可以从很多的渠道获得帮助,尤其是从父亲,父亲有一个“原初父性贯注”,但重要的是她需要明白她是最重要的那个人。她在今天省的每一分工夫,在未来一不小心可能需要用十分的工夫来补偿哦,甚至也不见得是补偿得了。


总体而言,温尼科特是一个积极的、乐观的人,温尼科特认为无论怎样,我们的生活是值得一过的。不论发生什么样的创伤,都是可以修复的。我本人也持有同样的见解。如果修复不能够发生的话,我为什么要做这一行呢?不论发生什么,我们都能够从中学习。我们从真实中学习,我们从真实的感受、真实的愿望、真实的需求。我们从这些所有的真实中学习,哪怕是我们真实所犯下的过错。


刚刚那个问题,当孩子哭得不可理解的时候,重要的是不是让他赶紧闭嘴,重要的是母亲要能够去听,我们从来文化中要求孩子要听话,其实父母更需要听话,父母需要听孩子的表达,当然孩子还不会讲话的时候,很多时候他的哭声就是在表达,我们需要去听。一个很有经验的母亲能够辨别不同的哭声所代表的意义哦。你要相信作为母亲,你本身是已经具有这样的上帝所给予的天分,只是你还不够信任它,或者是你还没有发现它,或者是你使用得还不够熟悉。你可能会体验到遗憾,体验到羞愧,体验到内疚,甚至体验到失望乃至绝望,但是无论如何,请你要坚信自己本身具有这样的能力。重要的是你需要在你内心里发现它、熟悉它,开始学习使用它。


看到大家有很多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我相信大家都是从内心里真实的想要弄个明白的,可是呢,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在自身的生活当中去在自己的体验里去寻找答案,请大家带着自己的问题走回自己的生活里。


今天时间关系,我本人的回应阶段也该告一段落了,很高兴今天我跟据说是2500个人,将近2500个人去分享这些,我想这是一个蛮好的缘起,你们可能从此之后跟心理学再也没有关系了,但是我想这次埋了一颗种子进去。


在最后恳请大家,尤其是0-3岁孩子的父母,你们去填一下我和我的研究团队所开发的那个问卷,我们进行这个研究呢,不是为了要发多好的论文,而是我们真的想好好地摸一摸底,我们不能以西方的数据来代替我们中国的现实,我们想摸一摸底,能够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也更好地指导育儿的工作,谢谢各位的参与。







一个有点儿温柔的心理学公众号

我们在这里守护你的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