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字演变述略

 三姑书斋 2015-12-02

文字演变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要想厘清这一过程,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追根溯源,找到其最初的字形和字义,因为这是文字演变的起点,后来所出现的字形变化及字义的引申扩大,往往都源于其最初的形体和意义。


就中字这一具体的文字而言,现有资料表明,其演变历程至少经历了三千余年。对其字形及本义的认识,自东汉许慎以来,直至宋代,期间臆说颇多。如许慎《说文解字》卷一中字条:“,内也,从口丨,上下通。”显然,许慎将“”解为中字的篆文写法,认为是从口丨,上下通,义为“内也”(俗本《说文解字》或作“和也”)。


此后,学者多据许慎说解,或认为该字形象矢贯的,或作其他臆说。



事实上,许慎对中字字形的说解是不对的,清代段玉裁、王筠等学者均已指出其误。如段玉裁认为,中字字形应为,“必当从囗,音围……俗皆从口,失之”(段玉裁《说文解字注》2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月)。王筠则指出,许慎对中字的说解“形义皆误”(王筠《说文释例》14页,中华书局,1998年11月),其篆文“当作”,其义应为“和也”而非“内也”(王筠《说文系传校录》卷一,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藏本)。但是,他们并没有准确地揭示出中字的本义。另外,虽然早在宋代,薛尚功、王俅等人在其著作中已将金文中常见的释读为“中”,释读为“仲”,清人吴大澂也明确认识到此两字形用法有别,“,正也,两旗之中,立必正也”,“伯仲之仲,古作中”,但是关于中字本义的认识,他们并没有进行更加详细的论说。


可以说,宋、清两代学者是虽识其初形,但却未解其本义。直到清末民初,河南安阳发现了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甲骨文,增加了关于中字的可靠材料,学界对其本义的讨论得以继续前进,认识也更加合理。


目前学界关于中字本义的讨论,影响比较大的有旗帜说(立旗说)、建鼓说、侧天仪说(或为测风仪,或为测日影工具)、射中的之中说等等。其中当以旗帜说或建鼓说为宜(建鼓说实为对立旗说的补充)。


商代甲骨文中,中字字形主要有两大类四小类,为方便讨论,下面择取其有代表性者,罗列于下:



商代甲骨文常左右无别,故上述字形中所见之斿或向左,或向右,无别,但却从不见同一字形中之斿既有向左者又有向右者,因为旗帜上的斿不可能向左飘的同时又向右飘。斿,是古代旌旗上的装饰物,《周礼·春官》:“建大常,十有二斿……王建大常,诸侯建旂,孤卿建旃,大夫、士建物,师都建旗,州里建旟,县鄙建旐。”可见,不同等级者所建之旗帜是有不同礼制规定的。


唐兰先生在其《殷墟文字记》中就指出“中本旂旗之类”,从字形上分析,尤其是A类字形,表明唐说不谬。在上述A、B类字形中,均有飘斿装饰,其旗帜之形是非常明确的,只是旗上的斿数不同而已,或一斿,或二斿,或三斿,或四斿,或六斿等,金文中还有九斿者,见下文。C类字形当是B类字形省略旗斿而形成的省体。至于B、C两类字形中的
等为何物,唐兰先生没有论及。1991年,有学者提出建鼓说,实是对唐说作了进一步补充,提出分别是鼓的侧形和正面形,并以考古资料进行了佐证(
田树生《释中》,《殷都学刊》1991年2期;胡念耕《唐兰释“中”补苴》,《安徽师大学报》1991年2期),或应可信。


从甲骨文中的中字形体看,A类字形像旌旗,B类字形则或像建鼓并饰以旗斿者,其基本意义应与旗或旗鼓相关,都是早期社会用以指挥和号令的基本工具。据《礼记·明堂位》:“夏后氏之鼓足,殷楹鼓,周悬鼓。”注曰:“足谓四足也,楹谓之柱,贯中上出也……”。可见,商代已有将鼓置于木柱之上的情况。


唐兰先生曾进一步推测,“盖古者有大事,聚众于旷地,先建中焉,群众望见中而趋附,群众来自四方,则建中之地为中央矣(若为三军,则中军也)。然则中本徽识,而其所立之地,恒为中央,遂引申为中央之义,因更引申为一切之中(如上下之中,前后之中,大小之中等)”(唐兰《殷墟文字记》48~54页,中华书局,1981年)。这段话应比较可观地反映了中字的最初意义,及其词义由初义而不断被扩大、被引申为一切之中的缘由,只是初始时期,或经历了一个先旗后鼓、旗鼓分置或旗鼓相当、旗鼓合一等二者并用的一个阶段。


上述中字诸形在商代甲骨文里的用法有个比较明显的区别,就是凡指中正之中者,基本上都用带斿的A、B类字形,如左中右之中、中室之中、中日之中等,而指白中(伯仲)之中(仲)者,则基本上都用不带斿的C类字形,如中宗之中、中子之中、中妇之中等,仅有个别例外者。可见,中字诸形的用法在商代已经出现了分化。


对此,于省吾先生指出,商代金文和甲骨文一样,字形和
类字形用法是有别的。但唐兰先生认为殷时中仲不分,殷以后才出现专属中正字,专属称谓字,唐说是不合卜辞实际的。


中字在甲骨文中的用法,主要有六,下面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一是立中。殷墟甲骨文多有言“立中”者,立中即立旂,可以以此聚众。如“辛亥贞:生月(夕?)乙亥酒立中”,该辞于辛亥日贞卜乙亥日立中之事。


二是用为称谓字伯仲之仲。如“己卯卜:翌庚辰于大庚至于中丁一。”该辞在己卯日贞卜庚辰日对大庚到中丁(即仲丁)的先王进行祭祀之事。


三是用为中间义,相对于左、右而言。如“丁酉贞:王作三师左中右。”该辞是贞卜建立左中右三师之事。


四是用为中日,即日中,约相当于后世所说的午时。如“中日至”。至,到的意思。


五是用为中室,宫室名。如“丁巳卜:惠小臣剌……以匄于中室。”

六是用作人名。如“癸囗[],中贞:[]亡祸。”该辞中的“中”为贞人名。


商代以后,中仲有别便成为古文字里的通例,专属中正字,则专属称谓字伯仲,两类字形的用法在商周金文与商代甲骨文中几无差别,仍可作人名、地名等,如西周金文中的中友父为人名,春秋金文中有中都,为地名。另外,后世中字字义不断被引申扩大,除扩展为一切之中义外,还有了内、里、半、平、均、忠、衷等义,还可作姓氏字。这在西周、春秋、战国以及秦汉时期的金文、简帛、玺印、钱币、石刻等文字中均有其例。如齐玺中的中字有为姓氏字者,仰天湖楚简中有“皆藏于一匣之中”,其中字作内义,战国侯马盟书中的中行寅为人名,战国时期的钱币文字中阳为地名等等。



关于商代以后中字字形的演变。西周时期的中字字形与商代相比,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其基本字形仍作等类,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原因,文字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如类形体逐渐消失,而类形体则在承袭商周文字的基础上,或其旗上的斿形由自然的漂浮状变为直线形,像春秋时期的石鼓文上中字就作形,战国时期曾侯乙钟上的中字作形,中山王鼎上的中字作
形等,或省其下部旗斿作形,或弯曲其竖笔作形,有些则将变为三角形,如春秋时期中都戈上的中字作形等,有些则表现了不同的地域特征,像就是楚系文字中中字的特有写法。



综上所述,中字的文字演变虽然经历了三千多年,期间也出现过一段比较混乱的时期,如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写法非常不一,但总体上看,中字文字演变的主干脉络是清晰的,大致可用下图表示:




可以看出,类字形可能出现得最早,到西周时期尚存,但到春秋以后就逐渐消失了。类字形存在时间较长,且不断被简化,最终于秦后并入中字形中,并继续承担中正字之中义。而类形体存在时间最长,是现在中字写法的直接来源,其专属之白中(伯仲)义,后由“仲”字承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