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东坡养生之道浅析

 江山携手 2015-12-03
    我们知道,人是万物之首。因此,提倡人的自然寿限尽可能地延长有着重要意义。生命是每个人的,每个人都有珍惜自己生命,延长自己寿命的本能要求。所以,懂得养生,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古代养生家中的苏东坡是一个典型的、有独特养生之道的人物。
    宋代文坛巨星苏东坡,他十分注意养生,极富创造性。他一生坎坷,动荡不安,自西蜀到东海钱塘江畔,自河北定州到海南的儋耳,东西南北,路途遥远,疲于奔命,身心颇受摧残;他一生大起大落,做过八个州的太守,历尽迫害,在乌台诗案中,一度两次自杀未遂;他自幼体弱多病,体质虚弱,39岁前,已经两鬓斑白,牙齿脱落,已呈老态龙钟之状。然而,在平均寿命只有30多岁的宋朝,他却享寿66岁,几乎高于一般人寿命的一倍。更令人感叹的是:他在常人难以忍受的巨大精神压力下,仍然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怀,在生死关头都敢于为民请命;做官则施仁政于民;被贬则行仁义于民。在万分艰难的岁月里,他依靠道家内丹功及其养生术,越过重重生死难关,创造了延年益寿的奇迹,是值得我们加以研究和推崇的。
    苏东坡的养生之道有三大特色,对我们有什么启迪呢?
    首先,苏东坡的养生是奋发向上的养生之道。苏东坡的一生不是为养生而养生的纯养生之道,而是积极参与历史,推动社会文明,追求艺术创造,奋发向上的一生。他性格活泼真诚,多才多艺,不仅是一位大诗人,也是大散文家、大书法家和画家。他还知音律,精于鉴赏金石,懂得园林艺术。他既追求享受,追求长寿,追求优化的生活;又追求创造,追求对人类历史作出贡献。而在古代,隐居在深山老林,脱离社会,脱离人群的养生者不乏其人,他们的养生试验对芸芸众生,千百万善通人是没有价值可言的。两者相比,苏东坡一生度过六十六个春秋,比之在顺境下生活而获得高寿者更有意义。
    苏东坡有首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只是他的那轮明月似乎一直没有出来。作为政治家的苏东坡,一生抑郁不得志,夹在两派政治斗争中,左右不逢源;在佛家的出世和儒家的入世之间,左突右围,一会儿洒脱,一会儿消沉。因而感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东坡步入花甲之年,发现自己昔日的满头乌发悄悄地染上白霜,额头上、眼角边的皱纹肆无忌惮地纵横延伸。苏东坡没有沮丧,也不埋怨。因为他明白:老年皱纹是生命苦旅的丰碑;白发是沧桑岁月的记录,无可悲喜。只有心平气和,宁静致远,才能活得怡然,活得淡然。
    且说苏东坡在岭南七年,坚持修炼内功,心有天游,大体上遵守清净无为的准则,保持了精神的平衡。而离开了岭南,他因终年累月的行役奔走,每过一地,都有大量应酬,为人题诗写字,忙个不停。当他乘船经九江、南京到仪征后,拜望了忘年之交的大书法家、大诗人米芾。苏东坡的坐船停泊在仪征的一条长江支流的河浜中,空气不新鲜,水中腐败之物有很多。以船为家的苏东坡终于中暑病倒了。待了十天,尚未痊愈,苏东坡急匆匆沿着长江顺流东下,过了五天,到达常州。这时,运河两岸成千上万的人迎接他,人群中不停地有人高喊:“苏学士,苏学士!”淳朴的江南人民热烈欢迎他们尊敬的苏学士,苏东坡觉得盛情难却,他坐在船头,时而向两岸欢呼的民众招手致礼,时而向人群微笑。他十分感激地说:“江南民众,如此热情,真要看煞苏东坡也!”他不意一句感叹话却成了籖语,很快就残酷地应验了。
    在常州的朋友钱济明的帮助下,苏东坡一家近30人住进了“藤花旧馆”孙宅,一个月后,苏东坡的热毒转甚,发起高烧,导致出血。这时,苏东坡冷静而顽强地留下遗嘱。他对于死亡并不可怕,因为死亡是每个人都要经过的历程,就如春天开的花朵,秋天就要凋谢一般,一切皆为自然。苏东坡深深地感受到:人生犹如自然界的一年四季,同样有热烈的骄阳,盛开的百花,萧杀的寒秋,冰封的万里。人活着就要对时间抗争,对命运挑战。挺过去了,腊梅才能傲雪迎春,小苗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当风霜刀剑相逼,当酷暑严寒摧残,生灵万物要么忍耐承受,要么抗争自救。
    等待死亡那一刻,苏东坡的心境是圣洁的,坦然的,因为他的一生,用严肃谨慎的态度面对社会,用善良宽容的心态对待人民,用全部的爱意对待子嗣。只有心里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子孙,无愧于天地的人,才不会惧怕死亡。
苏东坡的浩然正气,积极参与历史进程,仿佛是海边的礁石,迎接了日夜不断袭击他的海浪,虽然浑身伤痕累累,犹如九死不悔,傲然屹立在海边。他一生的巨大精力,都化成了他的诗、词、画、文,以及他的政绩。这些文化创造,是宋朝任何一个隐居山林的道家望尘莫及的。
    苏东坡奋发向上的养生之道给我们的启迪是: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会有各种各样的坎坷,走得太累了,应该放慢匆匆的脚步,平心静气地欣赏一下胜景美色,体悟一下人生百味,梳理一下散乱的思绪。这样,就能在自己的思想深处筑就一道牢固的防线:不要纵情山水而忘乎所以,不要迷恋五色而失魂落魄,不要心猿意马而失去方向。一定要牢牢地守住人生的底线:要看准前进的方向,要纠正走偏的脚步,要时时处处恪守做人行事的道德准则。
    这就是苏东坡养生之道的一大特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