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外专家来支招:4项活动建积极学校氛围

 童童虎虎 2015-12-05

点击标题下「OKAY教育」可快速关注


学校是反映人文精神的一个缩影:每个人都既把自己善良美好的天性,又把挑战世俗底线的那些奇思妙想带进教室。创建一个安全且具有鼓励性的学校文化是校长面临的最难任务之一,尤其是那些立志于成为无所畏惧的学校领导的校长。


考虑到这项非凡任务的复杂性,给校长一把“尚方宝剑”,使其能建立起人人受益,天天向上的学习环境,岂不是很好?


但……唉!这世上哪有什么“尚方宝剑”。


对于那些深感无从入手的校长来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至善科学中心(Greater Good Science Center)的新网站“至善行动”(Greater Good in Action)上提供了很多以研究为基础的实践经验,这些经验都能很容易地被用于员工会议和专业发展研讨会上,提高校长与学生,与教职员沟通交流时的社交能力和情感能力。


举些例子来说明:


如果你想帮助每个人都慢下来,可以尝试……


练习正念呼吸。


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如果校长能给予帮助和支持,将会使教师更能调节好自我情绪,激发出更高的工作满意度和个人成就感。因此,如果校长能在员工会议正式开始前,先集体进行正念呼吸练习,会让老师们感觉到来自校领导的关心,认为学校领导者很看重自己的幸福。


还有很多研究表明,一些正念深呼吸练习也可以帮助人们释放学校中无处不在的各种焦虑、压力等负面情绪。放慢呼吸能让每个人都停下来,从忙忙碌碌中找回自己,同时也能很好地提醒他们意识到,学校其实是一个致力于让人类获得更好发展的地方。


如果你想建立起教师之间的信任感和亲密交流,可以尝试……


积极地倾听。


科学家们发现,牢固密切的关系是影响健康学校环境的关键因素,而且范围不仅仅局限于那些觉得自己需要获得理解和支持的老师。例如,研究发现,相比那些和老师进行有限交流互动的学校领导者来说,与老师进行最深层面互动的校长会获得更高的工作满意度和情感认同。


就我个人而言,只有对方能全心全意地注视着我,聆听我的声音,才能算是与我建立牢固人际关系最有利的方法。但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我们需要练习如何倾听。因此,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以积极的态度倾听同事的声音可以产生彼此间的共鸣,建立情感纽带,并有助于填补老师常因教学情感需求被耗尽的情感空缺。


学校教职员很可能会对“积极倾听彼此,袒露自我心声”的做法产生局促不安的情绪,那么,选择一个温和点的提示,如“说说你完美的一天”或“聊聊你这周发生的最好的事”可能会缓解大家的这种紧张情绪,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其中。


如果你想帮助老师和自己避免倦怠,可以尝试……


情感支持。


值得庆幸的是,研究人员已经开始关注教学情感诉求,以及由此产生的职业倦怠。同样值得庆幸的是,现在已经得出了一些方案,能够帮助教师以健康的方式处理这些需求。


同理,校长也无可避免地会出现倦怠情绪。事实上,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就发现,不断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建立关爱模型的校长,其实也正经历着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疲劳。


矛盾的是,尽管我们彼此间已经存在了这种不堪重负的关系,但其相应的解决办法很可能仍得从彼此之间的关系中才能找到。研究人员发现,当我们在彼此重要的关系中感到安全时,才更有可能去帮助别人(诸如我们的学生和同事)。


从今年开始,给每人一份名单,上面最多有六个需要获得支持和帮助的人,这将有助于提醒教师和校长,他们在这个看似孤立的行业中并非孤军奋战。我希望在每个人手上的名单中,至少有一个名字是自己的同事。但如果没有也没关系,有时这也能帮助那些对有着“疯狂”滑稽举止的学生(或同事)束手无策的老师反思现实。


作为一种惩罚性教师评估程序的替代品,你可以尝试……


有可能变成的最好样子。


激励学生参与学习是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研究人员也发现,教师的动机同样也很重要,设定个人目标(尤其是关系目标)要比进行惩罚性的评估产生更加有效的效果。


举例来说,一项研究发现,在学生遇到了以建立温暖、关怀的师生关系为主要目标的老师时,这些老师能获得更多的社会和情感支持,开展更好的教学实践,能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再接再厉。


尽管积极校园文化的建立似乎需要一个极为繁琐的过程,但其实也真没必要发愁。采用上述方法,并参考在Greater Good in Action网站上呈现的方法,就足以鼓励人们相互交流并发掘彼此的内在价值,无论是学生还是成年人,都能实现双赢。



本文为“OKAY教育”编译的原发文章,英文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本译文署名权归本公众号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附上链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