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门才女俞明诗(续)

 湖南森原 2015-12-14

应博友的要求,将这篇文章再写详细一点,因此有了这个续篇。

俞明诗,字麟洲,清同治四年生1865—1923她的父亲叫俞文葆(1932?—1898?),是浙江绍兴斗门镇历史上的望族,过去这个家族的人官不是做得很大,真正的崛起是从俞文葆这一代开始,成为名副其实的名门望族了。俞文葆为咸丰辛亥年(1851)的恩科举人。历任湖南省兴宁县(今资兴县)、东安县(今衡阳市属)知县,后任知府,他们也属于宦游一族,在那里做官就在那里安家。中举人以后,长期在湖南做官,因此在善化(今长沙市)安家。娶妻梁氏,(1840?—1899?)育有三子一女,都在长沙出生成长。长子俞明震,字恪士,清咸丰十年生(18601918)次子俞明观,又名明鼎,字用宾,清同治元年生1862—1897);三子俞明颐,字寿丞,一作寿臣,清同治七年生18681938);女即俞明诗。 

俞文葆大概在1882年左右因经常生病而废职。在长沙赋闲养病,其间俞明诗和她母亲梁夫人两人朝夕侍奉病人汤药,三个兄弟尚还弱小,每谈到父病,几兄妹徘徊无主,常常相对饮泣,实在令人同情和怜惜。

俞明诗有个堂姐叫俞镜秋18581899),嫁给江西萍乡人李有棻 18411907),字芗垣,同治十二年(1873)拔贡,1877年分发湖南候补知府,1882年任沅州知府,也在长沙安了家,两家常有走动,相互照顾。李有棻有个故人陈三立1853——1937,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修水人,乃晚清著名维新派后任湖南巡抚陈宝箴(18311900)之子。陈宝箴与俞文葆同为咸丰辛亥年(1851)的恩科举人。1869起就在湖南做官,1875署理湖南辰永源靖道事,治凤凰厅(今湘西凤凰县)1880年(光绪六年),改官河南省之河北道。在长沙城、凤凰县都安过家,因此陈宝箴与俞文葆其实早就认识。当时陈三立一直陪侍在其父任所。

1882年陈三立取道长沙回江西参加乡试,李有棻作为湖南的一个现任知府,理所当然地在长沙接待了陈三立这位官场上的故人。
陈三立的原配罗氏(18551880),是四川雅州府知府罗亨奎的女,原籍江西武宁,大家闺秀,能诗有才,1873年方19岁随父在重庆酉阳知县任上赘婿陈三立,花烛夜答陈三立诗有深宵瞥见无多语,各自低头看烛花之句,亦隽永。1876随父陈宝箴官湖南湘西凤凰县署中,生陈衡恪。今凤凰县城有陈衡恪纪念馆。1880一家人随陈宝箴到河南去做官,途经安徽颖上溜牍湾,中道病卒,年二十六。葬湖南省平江县《罗孺人墓志铭》是湖南省双峰县人杜俞18541916)字元穆,撰写的。
陈三立有《再哭罗孺人绝句十六首》(其四、五、六、七、八):
四、苦忆千春斗酒卮,洞房香暖笑花枝。珠帘银烛浑如梦,惆怅深宵却扇词。
(癸酉春,余迎亲酉阳州。定情之夕,卿答余诗有深宵瞥见无多语,各自低头看烛花之句。)
五、小雨蛮江放别船,垂杨到处碧于烟。夜深携手殷勤说,世世生生似月圆。
六、宜家窈窕共相怜,香茗才华敢自贤。最是小姑同不寐,满窗风雨剖衡莲。
(衡山之莲名衡莲,为湖湘之冠。)
七、洞口桃源着病身,淡妆温雅出天真。有时索笑低头语,夫婿秦嘉是可人。
(湘中所居室曰小桃源。)
八、卿还怜我我怜卿,美满恩情过一生。绣罢帘钩鹦鹉睡,半弯凉月诵诗声。

伊人亦是才女,看来陈三立先生对亡妻还是很有感情的。

古时候礼教,父母死了有三年丧期,妻子死了有一年丧期,居丧期间是很多事情都有禁忌的,例如,赶考、做官、婚嫁、娱乐、华服、会客一律停止,只能在家居丧。[陈三立妻死居丧一年,现在已两年,早免过了。

李有棻非常同情陈三立青年丧妻,向陈三立传达他妻子俞镜秋的话:“公子诚续图娶者,无如吾妹贤。”陈、俞既是世家;父辈又都是官场中的同僚;二人亦是才子配佳人;且有堂堂知府作大媒;禀告双方父母斟酌,也是急于促成女嫁男婚,早完秦晋。于是纳彩订婚,有了一个由李太守当大媒的婚约。当陈三立从江西乡试返回长沙,已是秋闱摘桂,中了举人,自然是锦上添花。1982年秋末就在长沙办了喜酒,陈三立的父母因路途遥远不能来参加婚礼,陈三立便入赘俞家,在长沙住了下来,一则可以照顾久病的岳父俞文葆,二则能专心攻读准备参加会试。

俞家赘入的这位姑爷,可以说是高梧引凤。此人真不是一般的人,乃是人中之杰,誉满三湘的饱学之士,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他的学识、治学、教养给俞家三兄弟乃至俞明诗的人品、学业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就是这个道理。1886年陈三立会试中式;1888年俞明震乡试中举人;1889年陈三立参加殿试,中三甲四十五名进士,授吏部主事1890年俞明震参加庚寅恩科会试,中进士三甲六十二名,入翰林院为庶吉士。连续两年,丈夫和哥哥都中了进士,授予官职。这样的喜事,这样的恩荣,这样的高贵,对一个女人来说是多么的荣耀,在中国的历史上可能也不多见。然而俞明诗非但没有常人的骄宠奢逸,反而“居处温温,终其身无疾言剧色,不解樗博嬉弄事,垂为戒,子弟仆妪无敢犯者”。

1983年陈宝箴罢浙江按察使职,回长沙居住,新媳妇才第一次见到公婆。俞明诗作为陈家媳妇,深得翁姑喜爱,陈三立的父亲后来任湖南巡撫的陈宝箴认为她通文字,习礼仪,明大谊;陈三立的母亲黄夫人也喜欢她那淡雅朴素、摈弃浮饰的性格。

且不论俞明诗婚后照顾婆婆, “迭育子女,提携劬瘁;量其少长,曲施教督”。最难能可贵的是一个十八岁的新媳妇,新婚过门就成了陈三立前妻所生的一个七岁小孩陈衡恪的继母,对前妻所生的孩子视同己出,抚爱有加。并且她“屡举其行谊为诸弟率,所最笃爱者也。”后来陈衡恪也将俞夫人视同自己的亲生母亲。

这样的女性,其品行贤淑,冰雪聪明,当然有她先天的禀赋,也与两个伟大的家族的良好教育和优雅的家庭氛围分不开。

俞明诗除了撫育陈三立前妻所生的衡恪(18761923以外。

她自己又生4子:

隆恪(18881956)、

寅恪(18901969)、

方恪(18911966)、

登恪1897~1974),

3女:

康晦  (18931962)    (嫁张宗义)

新午(18941981   (嫁俞大维)

安醴(18961937  (嫁薛琛锡).

俞夫人一共生了七个子女,不要说抚我畜我,长我育我的艰辛,就是十月怀胎,生我劬劳,也是一个伟大的母亲。何况她撫育的八个子女,个个都出类拔萃,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新编《辞海》,陈宝箴、陈三立、陈衡恪、陈寅恪四人分立条目,其中就有她的丈夫和两个儿子,一家三代祖孙四人享有如此殊荣者,恐怕翻遍《辞海》也难再见。这陈家也真是名门了!

再看俞家,俞明诗的父亲俞文葆在湖南的官虽只做到知府,于1882年就因病弃职,但有政绩,多美声。

长兄俞明震,无论是当官和办学,都是一流的,他的学生鲁迅多次在文章中怀念这位恩师。子孙繁衍,不乏有益社会的人材,子孙辈做官的也做得越来越大了。

二兄俞明观,字用宾。光绪二十一年(1895)署湖南洪江县(属今怀化市)知县,寻以病卒,正当盛年。生有二子:俞大绪,俞大经。

弟弟俞明颐当官办学,很有政声。妻子曾广珊曾国藩的孙女,生有五子五女,人才济济,长子俞大维更是弹道学专家,被认为是“中国兵工之父”,也是陈新午的夫婿。他们的儿子俞扬和是蒋经国的女婿。这俞家也真是望族了

 

俞明诗有咏絮才,自号神雪馆主,旧说神雪者,列仙琴名,夫人好琴,因取此名。著《神雪馆诗》若干卷,可惜未刋印。近年陈小从,陈隆恪女,亦即俞明诗的孙女。公布一首俞明震故后,俞明诗作《过大兄园林感赋》诗云:

前岁梅开约举樽,来探犹忆笑迎门。而今凄绝音容渺,惟有空房杖榻存。

旧事万端随日逝,新愁千叠向谁论。忍寒花下通宵坐,欲待魂归落月昏。

据我所知,此诗应该是作于1919年正月十七日。

 

民国时著名文人王蕴章所撰《燃脂余韵》,其中有一章记录了俞夫人的几首诗,以下是原文:

近时闺秀能诗者颇少。偶见《纟隽秋华室诗话》载陈伯严先生之夫人俞麟洲诗,伉俪能诗,每多相似。今观俞夫人所作,澹秀清婉,与伯严先生绝不相类,可贵也。

《和次云女士山居杂咏》云:

钟声摇落万山巅,残醉模糊欲曙天。怪杀小鬟呼不醒,竹篱门外雨如烟。

登楼携得一枝箫,曙色含山浅欲描。几点疏星数枝柳,行人扶梦过平桥。

松杉蓊郁小窗幽,午梦初回懒下楼。检点茶铛无个事,一双新燕落帘钩。

隔帘烟雨望中迷,然竹人家住水西。闲倚小栏数残菊,晓云如阋一聲鸡。

一声清磐掩柴扉,若有人兮住翠微。惆怅西风去年事,满庭梧叶雁初飞。

《晓起》云:

卷帘看燕子,池水腻如罗。草色花朝雨,箫声《子夜歌》。晓寒因雾重,春恨为谁多。抛绣依亭石,微吟带薜萝。

《庚戌寒食病中作》云:

病中忘却是春时,开过辛夷了不知。强起如烟疑化柳,未眠有梦欲成丝。

年年药碗违寒食,夜夜残灯隔酒卮。雪外园林花满眼,纵能临赏已空枝。

《庚戌寒食病中作》是1910年寓居南京时所作。《纟隽秋华室诗话》是民国文人黄侃所作,这几首诗应该都是从《神雪馆诗》摘抄来的。

俞明诗1923年逝于南京,享年59岁,1925年葬于杭州牌坊山之原。后来陈三立先生逝后与夫人合葬。长子衡恪也葬于此山之原。

现将陈三立先生亲自撰写的俞明诗墓志铭附录于后,是文白夹杂的,有点佶屈聱牙,慢慢读吧,令人击节叹息。

《继妻俞淑人墓志铭》

癸亥之岁六月二十九日,继妻俞淑人卒於金陵散原别墅,享年五十有九。呜呼!淑人之生死,系余一身一家者,至重且巨,天持以谴余,俾忽忽不复有生之可乐者,盖自兹始也。淑人讳明诗,字麟洲,籍山阴,以父文葆公举京兆,复为宛平人。文葆公用知县官湖南,有声绩,寻病痹废,母梁夫人朝夕营护甚惫,淑人弱小耳,番出代母,母为减其劳。两兄明震、明观,一弟明颐,依依互怜爱,诉父病踯躅相对泣。初,余侍余父分巡河北,已免前妻罗淑人之丧,归应乡试,道长沙,故人李太守有棻之妻淑人之从姐也,李传其妻之言曰:公子诚续图娶者,无如吾妹贤。力媒合,於是试后就赘焉,淑人年十八也。明岁,余父罢浙江按察使,亦还居长沙,淑人始朝舅姑。久之,余父奖其解文字,习礼晓大谊,余母悦其澹素黜华饰类我。其后余父复起官湖北,移直隶,擢湖南巡抚,尽瘁国事,余颇侍侧,预挍捡。余母闭阁中,老多病,定省或微忤,则倚淑人缝其阙而赎吾过。时淑人迭育子女,提携劬瘁,量其少长,曲施教督。未几,海内屡更祸乱,既失余父母,复遭国变,偕淑人转徙江海间,几无宁居。余素不问治生,淑人综烦碎,禦艰穷,敛幽忧危苦於寤寐,不以少溷余,余亦相忘与淑人之所历矣。淑人居处温温,终其身无疾言剧色,不解樗博嬉弄事,垂为戒,子弟仆妪无敢犯者。余性卞急喜绳人过,且纵酒,淑人辄婉讽切谏,颇用资捡摄,其得不召祸伤生,由淑人也。壮岁患晕眩,遂成痼疾,然非甚剧,必起治事,模书鼓琴,悠然自遣。凡余所撰著,皆淑人力疾为细楷录副,至数十万言。故余丁扰攘污浊之世,往往杜门偃仰,累月不复出,为得淑人相师友,养德性永天趣,犹有以坚其志而自适其适也。著《神雪馆诗》若干卷,旧说神雪者,列仙琴名,淑人好琴,因取此。子五人:衡恪,罗淑人出,已后淑人一月殁,淑人屡举其行谊为诸弟率,所最笃爱者也;馀隆恪、寅恪、方恪、登恪。女三人:长适张宗义,次待字,三适薛琛锡。孙五人,女孙一人。淑人死,余遯而寄湖上,越三岁,乙丑十月十八日,始卜葬杭州牌坊山之原,於穴左留余生圹,并祔衡恪茔次。葬期迫,无从丐当世儒学锡埋幽之文,乃易顷所撰事状为志,加之铭,含哀自写,气尽肠绝。铭曰:儽然出湖曲之孱影兮,若有人兮寄命而祈死。嘘劫灰而哀窈窕兮,缅孤琴而魂起。矧杀机郁而荡摩兮,蜚血液而洒寰宇。睨相斫而世安托兮,涕泗盈而索予。美有之江环迴而照穴藏兮,伫合万化通氤氲而复保聚於此。

据《散原精舍诗文集》卷下102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6月第1

 

陈三立先生撰写此墓志铭时,已年过古稀,读此文,令人感慨良多,其先人,为国捐躯;夫妻海内飘蓬;家国之痛,后半生使其自谓“凭栏一片风云气,来做神州袖手人”,令人扼腕叹息。幸得子孙繁衍,人才辈出。先生之才学,人品,可为百世师。名门才女,嫁得谦谦君子,得其所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