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语文“读启练阅读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雨佳西贝 2015-12-15

小学语文“读启练阅读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霍克林(天津) 

 

[关键词]  阅激教学模式;实验研究。

[摘要]    针对小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屉,辖者提出了以“读、启、练阅读教学模式”为题的实验方案。这一阅读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在教学中尽量给学生多读的机会,通过学生自己阅读来理解和欣赏课文内容。精读课,由教师引导学生读;启读课,由教师扶助学生读;自读课,放手让学生自己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是在学生读的实践中形成的。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l002—5308(1999)—00lO—04

[中国分类号] G623.23

1994年以来,我们针对小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读、启、练阅读教学模式为题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方案。几年来的探索性实验研究表明,这种模式有益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益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为语文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探索了一条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与课题的表述

1.问题的提出

语文教学效率低是个老大难问题。已故著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在1978年的《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题为《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两个迫切问题》的文章中指出:“十多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习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十几年来,这种“少慢差费”(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上册中央教科所编)现象虽有所改变,但收效甚微。原因是阅读教学中的三重三轻:(1)重讲问,轻读练。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满堂讲和问,学生被动听和答,剥夺了学生自己读书,独立思考和练习的时间;  (2)重识记,轻智能。为了应付考试,使学生能在考试时获得高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只重视知以的传授和让学生死记硬背,忽视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和培养。学生脑中尽管装填了许多知识,却不会运用这些知识和创造出更多的知识;(3)重分数,轻素质。由于评价学生的标准主要是看分数,因此,教师和学生家长只看重分数,忽视了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的培养。从语文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就是忽视了对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的培养。也可以说是忽视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所以,只有放弃三重三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认识,自觉地接受和吸收,勇敢地探索和追求,才能提高阅读教学质量,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为此,我们提出了这一课题。

 

2课题的表述

“读、启、练阅读教学模式”中的“读”,指在教学中尽量给学生多读的机会。通过学生自己阅读来理解课文和欣赏课文内容。在精读课,由教师引导学生读;在启读课,由教师扶助学生读;在自读课,放手让学生根据教学要求(或自学提纲)自己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是在学生读的实践中形成的。

“启”,指教师的点拨和启迪。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表现于此。启有两个指向,一是内容指向;二是方法指向。也就是说,在阅读教学中,不但要启发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也要启发学生理解写作方法。在精读课。教师通过对关键词、句、段的讲解、分析,启发学生精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作者写法。在讲解分析的同时,教师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掌握阅读方法、技巧,达到单一反三的目的;在启读课,教师扶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阅读方法试着半独立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在自读课,教师的启表现在必要的提示和点拨。

“练”,指练习,指运用学过的知识与方法解决新问题。精读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朗读、默读和思考问题。启读课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扶助下运用已有的知识和学习方法自己阅读课文,解决问题;  自读课就是让学生练习独立阅读。

总之,读、启、练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动力的培养与激发。

 

二、实验研究目标

1.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与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会学、善学。

2.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等良好的学习品质,使学生愿学,乐学。

 

三、实验内容与措施

1.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有赖于阅读能力的增强。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以下几种能力: ①认读能力,指对字词的迅速而准确的感知、辨别能丸要求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词的意义。培养方法有三条:(1)借助上下文来理解字词的意义;(2)通过查字典,读准字音,了解字词意见(3)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积累的知识理解字词。

②理解能力,指在感知材料的基础上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联想与想象、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判断与推理等思维活动,了解阅读材料的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具体要求:领会词语的含义和感情色彩;了解各种句式的表达作用;分析文章结构,理解层次,概括要点;领会文章的主题和社会意义;评价文章的表现方法、特点。理解是阅读的核心,具备理解能力是具有阅读能力的最高标准(祝新华着《语文能力发展心理学》杭州大学出版社)。学生自学能力提高的关键在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可从6个方面培养:  (1)阅读课文时要做到三抓,句子抓关键词,段落抓中心句,篇章抓重点段。三抓是一种理解方法,这是从整体上考虑的;(2)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分层、分段的能力。段中分层,篇中分段是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段的层次有顺承、并列,因果、转折、总分等关系,学生掌握了这些关系,就容易给段落划分层次了。训练时要注意举一反三,形成能力(3)培养学生概括段意和中心思想的能力。学生学会了分层、分段,概括段意和中心思想就容易了。概括段落大意可以让学生学会自然段落归并法,借用段落中的概括性语句等方法;(4)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了解作者思路和写作特点的能力。作者思路也是有规律的,反映在文章中就是线索,例如,空间顺序线索,时间顺序线索,情节发展顺序线索等。学生了解了这些线索,就能把握作者的思路了;(5)思维能力,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包括形象思维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突出两点:第一点,是想象力的培养;第二点,足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标新立异,敢于提出不同见解,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出富有创造性的人才;  (6)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由于考试不考朗读,很多教师不重视朗读能力的培养。朗读能力是语文素质的重要构成因素,要在语文教学领域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①培养学生利用工具书和搜集、分析、利用各种文献资料的习惯。

在阅读教学中利用工具书已为广大教师所重视,但却忽视了于学生终生受用的搜集,分析,利用各种文献资料能力与习惯的训练与培养。自己搜集、分析、利用各种文献资料是学生自学能力重要的构成因素,阅读教学必须重视此种能力与习惯的培养。文献资料种类很多,有文字的、声像的、绘画的等等。文献资料搜集得越多,越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拓展视野,获取更多的知识。这种习惯的培养,要做到讲方法,严要求、常训练。讲方法,指要让学生了解工具书和各种文献资料的种类,以及获取的方法、逾径、注意事项等。良好习惯的形成,必须严格要求,强化训练,才能形成行为的自动化。因此,要严要求、常训练。

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

学生常犯的毛病是只看课文,不求甚解,看看故事情节就完了,不去深入地理解课文。而看书时动笔墨,也就是边看书,边在书上批批划划,或在笔记本上记些什么,就会使学生在看书时动眼、动脑、动手,这样通过阅读课文,既发展子学生的语言,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可有些教师怕学生把书划脏了,禁止学生在书上批批划划,这是不对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为了在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这种习惯,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统一划批符号,如,……表示重点词句,  一?一?一?表示不懂的词句,一一一表示生字词,一!一I一!表示精采的句段,△△△△表示有不同看法的句段等。

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这种习惯的形成,对人一生的发展都将起到有益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介绍一些有益于学生发展的好书,鼓励学生去读。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还可以讲一些作家的趣闻,或介绍一些作品的情节,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不同于他人的观点。

3.设精读课、启读课,自读课三种课型

精读课是范例课,一是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二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具体要求:(1)进行字、词、句、篇的教学;(2)培养学生朗读、默读、复述、背诵能力(3)进行分层、分段、概括层意、段意和中心思想的训练;(4)学习和运用写作方法等。精读课要通过抓三点:①难丸②重点;⑧特点,来启发指导学生读懂课文。

启读课是模仿课,是在教师启发、指导、扶助下自己半独立读懂课文。具体要求:  (1)借助已有知识、经验和阅读方法读懂课文(2)根据课后问题和教师要求初步读懂课文;(3)掌握课文写作方法;(4)进一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自读课是练习课。要求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己读懂课文。具体要求:(1)借助工具书和关文献资料学会字词(2)通过朗读、默读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大意;(3)独立完成课后作业。教师最好给学生设计一个自读提纲,学生借助自读提纲就可以自己读懂课文了:

设三种课型的目的是克服满堂灌的问题,能力与习惯。

4.改革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强化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事与性和自主性

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师台上讲,学生下面听,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读、启、练阅读教学模式的课堂组织形式为三种:(1)班级教学活动(与传统的不同,它强调师生互动);(2)小组教学活动(强调生与生的互动);(3)个体学习活动(强调自己独立学习)。在教学中强化个体学习活动和小组互学活动,这样,就强化了学生的参与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鼓励学生积极向上,增强信心意志,勇于创新。

四、实验的几点体会

这项实验在我区的津门小学、丰年小学等学校的探索性实验研究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很多实验教师都认为这项实验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学生阅读测验成绩就证明了这一点。因此,这项研究申报了天津市基础教育科研“九五”期间重点研究课题。

在探索性实验研究中,我们的体会是:(一)转变教师的语文教育教学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关系到实验教师是否按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关系到实验的成败。如果还是“应试教育”观念,就很难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树立大语文教育观,也就是语文素质教育观。从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出发改革语文教学,把语文教学与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与未来社会所需的人才素质结合起来;(二)改变师道尊严观念,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多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成功欲。教师不但不能体罚学生,也不能心理施暴于学生。一句话,教师要爱学生;(三)相信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训练出来的,是学生自己学出来的,而不是教师讲出来的。因此,要强化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四)要把学习能力与学习动力的培养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既不能重能力,轻动力;也不能重动力,轻能力。能力与动力是相辅相成,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此,二者都要重视,都要成为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 《学科教学》1999年12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