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十八)

 百了无恨 2015-12-25

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十八)



红衣罗汉 立轴 设色纸本 1923年作

老僧 纸本设色 1923年作

吴昌硕绘画题材以花卉为主,很少涉及人物。但其人物画却有很高的水平,如《老僧》。画中老僧精神矍铄而形容清澹,用笔很是老到。

寿而康图 镜心 绢本 1918年作

钟馗 立轴 水墨纸本 1920年作

临金农醉钟馗图

寿者相 1917年作

作于1917年3月的《寿者相》是应邀所作。而从吴昌硕所作长题看,这位来客显然是极为尊贵且平日极为熟稔之人。因此,吴昌硕似乎也刻意别具一格,创作此幅。画仅绘一老者,居于画幅下三分之一处,而上部大幅留白;老者须眉如雪,方巾披肩、宽袍大袖,右手扶一长杖,杖头悬一酒葫芦,似在雪地踽踽而行。其画法则综合宋梁楷、明吴小仙等人之法,细笔粗笔并用,如方巾下发髻即以细笔略为勾勒,而衣纹则粗笔带过,寥寥数笔而已,而形神特具。有意思的是,这位吴昌硕长题中称为古仙的老者,其形象却与以挂冠归隐而闻名并成为历代人物画经常主角的五柳先生陶渊明极为仿佛。这显然也是吴昌硕有意为之的。

人物 立轴 设色纸本 1920年作

盼子得子 立轴 设色纸本 1915年作

灯下观书

吴昌硕一生所作多为大写意花卉,人物画甚少,史家认为其真笔传世不足10件。此画据友人沈石友诗意而作,画面人物倚卷观书,膝前置一竹架油灯,不重形的描绘,只重意境的表达。人物面部扬眉睁目读书的神采仅用寥寥数笔点画出来,衣衫的泼墨用得非常活脱,把文人冬季里披衣而坐,挑灯夜读的情状表现得淋漓尽致。此画笔墨变化微妙,浓淡枯湿交融,显示出作者用墨的奇巧。人物仅占画面下半部,右上部几行题记,左上、右下大片空白,极具构成之妙,更显夜的寒冷和文人的凄苦景象。

  款识曰:“日短夜更长,灯残影相吊。独坐忧时艰,突突心自跳。微吟有谁知,网两(魍魉)暗中笑。黄叶挂蛛丝,风吹作鬼叫。石友先生示此诗,戏为写图。惜拙笔不能称雅韵也。戊申孟冬,苦铁吴俊卿。”知此图恰作于初冬季节,作者对冬夜观书当有深切体会,且从题诗映照出他和友人关心人生、不与鬼魅为伍的高洁心态。

观音菩萨

白衣观音 设色绫本 1913年作

达摩面壁 (125万元,2011年12月匡时)

九美图 立轴 设色绢本 1880年作

三老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16年作

十八罗汉图 绫本设色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此画用笔娴熟而凝重,气势飞动而骨力老到,设色简净,笔到而神采毕现。十八罗汉各有风采,睿智大度的,清矍消瘦的,丰满肥胖的等,画家用凝练而富有表现力的线条将之描绘得活灵活现而神情各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