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武双全的东莱义士:太史慈

 宏图藏经阁 2015-12-25

三国时期,群雄纷争,也是历史上将星云集的时期之一。但是真正堪称智勇双全的名将又有几人?在我看来,太史慈自然算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名将。相比较与《三国演义》中的太史慈而言,虽然罗贯中大神已经为太史慈加重笔墨,并为其延寿数年,但是史书上的太史慈才是真正“尤为可称”的人物,虽然史料不多,但是太史慈所展现的武艺、性格、特质,让无数熟悉其生平的人为之叹服。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人也(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猿臂善射,弦不虚发”是《三国志》中对其的评价,然而太史慈在史书中却是作为一个文官出场的。

  三国演义北海救孔融一段把太史慈的英勇善战突出的很厉害,给读者的印象就是太史慈是个万夫不挡的猛将,可以说是高出不止一个级别。不仅正史里提到的弓箭射术厉害,而且单骑冲阵也很勇猛。给人一种美化的印象。其实,这段故事在正史《三国志》吴书四[太史慈传]的记述,更合乎常理。当时,孔融出屯都昌被管亥所为,恰好在辽东避祸的太史慈回家探母。他母亲要他去帮助孔融,以报平日关照之恩。他呢,“留三日,单步径至都昌”。慈母之义,孝子之心昭然纸上。他到都昌以后,因为“时围尚未密”,所以他只有“夜伺间隙,得入见融”。这个描写应该比演义里真实的多。见到孔融后“因求兵出斫贼”,可是“融不听”,因为孔融“欲待外救”,可是“未有至者,而围日逼”,于是“融欲告急平原相刘备”,但苦于“城中人无由得出”。这个时候又是“慈自请求行”,而且名言自己所做一切仅仅是尽孝,孔融听了心里应该很复杂吧。

  关于太史慈,想必很多人都记得他那句“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汉末建安年间,虽然时局混乱,生灵涂炭,可是无数英雄豪杰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慷慨赴难,前仆后继,太史慈正是诸多豪杰中的一位。相比太史慈,关羽、张飞很幸运,从一开始就跟对了领导,成为刘备最早也最倚仗的心腹,而太史慈则和汉末无数贤才一样,在混浊世间辗转飘离,苦苦寻找自己的真命天子。太史慈先后遇上了孔融、刘繇,从21岁正式登上政治舞台,28岁遇孔融,30岁投刘繇,31岁时归降孙策,成为公认的江东第一虎将,其间有将近四年的时间在孔融和刘繇门下。

  孔融是当世名士,声名显赫,而刘繇更是汉室宗亲,扬州刺史,为何太史慈最终会投靠到孙策门下,成为孙家爪牙呢?


  〈太史慈传〉写一写,最後居然连曹操都冒出来了,真是有趣。从这边也可以看到曹操不凡之处。太史慈如此英雄人物,以曹操爱才之心理当亲慕不已。而「挖人墙角」这种不高明的事交由曹操来做,却是这麼的精采。如果曹操送太史慈金银珠宝,或是佐之以文情并茂的挖角信函,那就是下乘中的下乘。妙就妙在曹操一个字都不讲,只在信封里放了一味当归,告诉太史慈「当归」故乡。动情喻理,曹操真不愧是三国雄主。不过感觉曹操似乎蛮爱玩这种手段。常有人问为什麼荀彧接到空盒子就知道曹操要他死,这一切真的是尽在不言中。短短的一篇〈太史慈传〉,就可以看到三国雄主的行事风格,真是精彩至极。另外太史慈之死裴注引《吴书》道:「慈临亡叹息曰:『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权甚悼惜之。」这一句话虽然也非常精采,但陈寿并没有选,我个人是以为「升天子之阶」那种拜将封侯的功名味太强,与〈太史慈传〉所要表现的「义」恰恰有所不同,所以陈寿不取。可见陈寿在取材时所蕴含的历史判断与人物褒贬。

  首先科普下,现在通行的120回的《三国演义》,不管是哪个出版社的,哪个时代出般的,通通都是毛本。毛本是清朝由毛纶和毛宗岗父子在罗贯中原本三国演义的基础上修改润色和点评过的。当然,尊刘贬曹也更严重了,为了美化皇叔,各种神化和抬高蜀国将领(罗本三国可是没有关羽约三事哦),同时也删去非蜀人物身上的亮点不少。而不拥护皇叔一伙的情节也被大量删去,“爱国思想”甚是浓厚。

  不仅如此,毛氏父子的删改较罗贯中原本显示出不浅的幼稚——二毛把三国人物分出了个好人党和坏人党,所有的好人无缺点,坏人无优点,人物的个性的一面完全被涂抹掉了,成为了一张张脸谱式的角色。在二毛的眼里,好人一定会这样做,坏人一定会那样做。但是二毛忘了一件事,好人与坏人中间还夹着悲剧的一伙人,比如魏延神马的。原来罗贯中还同情同情他,但是在毛本的书里,我们看不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