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带着好心情上课

 江山携手 2015-12-26
     教学实践中,在课堂上,往往会有这样的感觉,本节课如果老师精神饱满,情绪积极、思路活跃,学生也会注意力集中、思维活泼、反应积极,下课的时候就会感觉自然、流畅,反之,课后就会给自己留下不好的心理感受。学生对老师的精神状态似乎有一种自然的“敏感度”,授课老师对学生有较强的精神感染力,而这种非智力的感染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度,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暗示,甚至影响教师知识传授的信度,换句话说,与有效教学关系密切。

     造成教师不良课堂心理状态的因素有哪些呢?

    (1)从短期来看:老师的健康状况,休息状况,当下的情绪状态(影响因素非常多),仪表,备课的充分度等,虽然这些因素会造成一些“灰色”的效果,但毕竟是短期的,并且容易得到调整。

    (2)从长期来看:第一、与老师的健康状况有关,老师如果长期处于较严重的亚健康状态,必将影响到“课堂的生态”,因此。老师的健康(尤其心理健康),从这个角度看,比其他很多行业更应引起社会与领导的重视。我们会看到年轻的帅哥美女老师往往更容易受学生欢迎,学生对老师的眼神与肤色似乎有天然的“是否认同感”。

    第二、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关,包括领导与老师的关系、老师与老师的关系、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如果老师领导有抵触、对班主任有抵触、特别对学生有反感情绪,这种情绪不可能有积极的课堂表现。一个在校园里有成功感的老师可能会有更积极的情绪指向,会有更好的教学状态,为什么哲学更多的是唯心的,因为精神实在是太重要了(呵呵)。从这个角度看,教师的情绪管理不是伪科学。

    第三、与老师的教育观念有观。对教育工作的热爱与认同度,是否有一种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学生观等密切相关。记得一位小有成就的还奋战在教育一线的大学同学说:”只要一站上讲台,看到学生,就有兴奋、投入、忘我、甚至陶醉感。”这话可能有稍许修辞,但对课堂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是会产生积极的精神状态的。“一旦在课堂上的你荣光焕发、思路清晰、语言富有感染......",怎么能让学生不受感染呢?朱永新说;“过一种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与教育观点是分不开的。

    此外,教师的语言、知识广度等很多因素也会引起长期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